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

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1)

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2)

课程环境作为幼儿教师实施课程的“主战场”之一,体现出的是教师对课程理念、价值层面的判断,是教师课程领导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在盘活课程环境的实践中,我园秉承奉贤新成长教育的核心理念,注重幼儿发展优先,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探索中不断蓄力新成长的力量,为品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稿)》也指出:“能根据幼儿活动需要调整空间布局、环境材料等;有幼儿参与共同设计、布置和自主表达的空间”。由此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年来,我园教师跟随着课程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班级的环境从单一的“墙面装饰”到当下重视师生共建、关注以幼儿为主体的“活”环境,从中感受到教师们对幼儿成长的理解以及儿童立场的转变。

盘活课程环境的内容——发现、倾听孩子的声音

幼儿园的班级内一般都有主题墙面及区域环境创设,针对琳琅满目的环境内容,哪些是来源于孩子的手笔?哪些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可持续的内容?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

我经常会抛给老师们一些问题:“班级当下的主题墙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各区域的环境内容来源于哪里?”回答大多是:“我们是依据当下的主题来选择内容……”“我们想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主题的……”“我们想……”。教师能有课程意识是很好的,只是,班级环境的主人是谁?一个有生命力的环境内容是老师想?还是孩子想?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从环境中能否持续获得新的经验和发展?当再次提及课程的环境内容时,教师能否用“孩子们说、孩子们提出、孩子们在讨论……”来说一说呢?

于是,我们在研究和尝试中,引导教师从本位立场跨步走向儿童的立场,试着靠近,更靠近孩子,去观察和倾听,去发现、捕捉和思考……

在主题的开展初期,教师会试着在教室里预留很多的空间。先抛出主题内容的橄榄枝,通过捕捉幼儿个体的经验和群体间引发的热点内容为基础,选取有价值的主题环境内容。

例如: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中,教师抛出和家人一起体验和寻找“身边有用植物”的小任务。正值硕果累累的秋日,亲子一同去寻找大自然中的落叶和果实是件美好的事情。活动后教师发现:秋天农村最常见的桔子在班级里多了起来,“这些桔子是我奶奶家树上摘的”“桔子青的时候不好吃,黄了才甜”“多吃桔子嘴里会发热泡”“听说桔子皮可以做药……”。于是,在孩子与桔子的“对话”中,在教师适时地助推下,自然地产生了“橘皮的妙用” “桔子的功效与作用”“八宝茶研究所”等一系列主题环境内容。从孩子与自家桔树的合影到采摘桔子的体验,从桔皮贴画到桔子的沉浮小实验,一颦一笑,一笔一划都来自孩子的手笔,连资料库中的调查表也都是他们设计和形式多样的表征内容。

这样充满童趣和被幼儿认同的环境内容,是孩子在主题实践中共同累积的经验,也是他们在主题探究中不断推进的研究轨迹,更透射出教师对课程主题核心价值的把握。

新成长思考:课程环境“活”起来——环境内容体现课程的主题核心价值或与之有连接,源于幼儿不断累积的主题经验和需求,源于教师持续地走近幼儿,敏锐地动态观察、及时地捕捉、认同和推进有价值的信息。

盘活课程环境的呈现——理解、满足孩子的探究

班级的课程环境反映的是幼儿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学习和经验累积的“脚印”,这些脚印的轨迹也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构建主题课程的打开方式。

适宜的高度便于孩子游戏和互动

由于我园前期校舍基础设施的原因,班内的主题墙面整体是偏高的。对于孩子来说,看看是没问题,但是动手操作有难度。于是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高,思考调整适宜高度的环境空间。

例如:小班“小兔乖乖”主题中,小二班主题墙面上出现了几只可爱的“小兔子”,贴着点数的盘子以及装满了萝卜的大篮子。孩子可以在给“小兔喂萝卜”的游戏中累积相关主题经验。然而,我们发现游戏场景太高了,大人操作的时候尚需要抬起手,小班的孩子是够不到的。于是,我们依据小班孩子的身高,将这一场景内容整体下移,孩子随手就可以拿起萝卜去喂喂小兔子们,多好。

又如:在小班涂鸦区域的“小手树”,落地的涂鸦墙上有适宜孩子身高的小树,边上放颜料的小桌子也是高矮合适。小班的孩子只需小手伸一伸,颜料按一按,便可以给小树长出不同的“叶子”啦。操作简单有趣,每天都会有宝宝来帮助小树“长大”,乐此不疲。

下降的环境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玩起来,这样的环境才真的还给了孩子并且“活”起来了。

动态的呈现记录孩子经验和发展

我们不知道一个有生命力的主题环境到底能持续多久?随着课程的开展不断变化,环境也呈现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环境信息随着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内容及主题活动的发展而变化。

例如: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大二班的孩子们想在毕业前用信件的方式给老师和同伴留下祝福及心愿。他们用绘画、书写的形式给朋友留下“信件”,可是,这些“信件”如何寄到老师和朋友的手中?经过讨论,决定在教室里开辟一处“邮局”,放置一个邮筒。孩子们还在邮局内摆放了桌椅、纸笔、信封等。不久墙面上陆续出现了各种写信小提示、各种邮票、各种渠道的寄信方式等等。没过几日,有孩子提出:有时候单独读信有困难。为此,大家讨论是否可以在信件上留下语音?于是,邮局内又添上了录音笔。再后来,有些孩子在家里录了短视频,并生成了二维码贴在信上,这样平板、手机都可以参与读信。有了家长的帮忙,孩子们花样更多,劲头更足,邮局持续成为热门打卡地。

又如:中三班自然角中以“乌龟”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导图的环境创设。起先是小桐发现2只乌龟的龟纹长得不同,于是用便利贴“记录”下来贴在自然角。没承想小小的便利贴,引来了孩子们的莫大的兴致,他们陆续带来大小不同的乌龟组成“乌龟一家”。随后,自然角越来越多的便利贴记录着富有创意的龟纹及乌龟一家的日常。小桐还把家里“龟兔赛跑”的图书放在了自然角,教师悄悄挂上点读笔。随着天气转冷,乌龟冬眠又成了自然角的新话题。孩子们的观察还在持续着,教师能够敏锐地抓住幼儿探寻的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探究活动,并运用导图的形式呈现,追随幼儿的学习思路和途径。

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从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动态的环境呈现出幼儿探索的缘起、研究的过程,也记录着幼儿在主题探索中得到新的经验和发展。

新成长思考:课程环境“活”起来——师生、家长共建的动态课程环境,促使幼儿充满自信、积极愉快地介入主题活动的生成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主题核心经验、同伴间的学习过程在课程环境中得以可视化的展开。

盘活课程环境的材料——支持、成就孩子的表现

我们每个班级都有开放的材料区,投入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同时,园内外各种可动用的材料也都能成为孩子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的开放性、自主性和游戏性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从活动内容到方式都给予幼儿自由探索、表达表现的机会。

例如在“我们的城市”主题中,大班的孩子起初用班内现有建构材料搭建“我们生活的城市”。不久,他们收集来纸盒、纸箱、竹筒、易拉罐、海报等各类材料丰富班级材料区,作为“城市”建设的辅助材料。再后来,他们选用了场地上的户外器材,如:搬来少量万能工匠材料建起了“健身房”,用平衡木搭起景观桥等等。教师支持鼓励幼儿自主、拓展选择园内外各种可用的材料,每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孩子们共建的“城市”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开放的社区、家园、教室环境中,孩子们创造着他们喜欢的世界,想说的、想画的、想建构的……统统可以用各种的方式去实现。

新成长思考:课程环境“活”起来——营造宏观、开放而有序的动态学习环境,提供幼儿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材料能引发幼儿积极探索、体验,支持幼儿可触摸可操作可补充的深度学习,支持幼儿自信表现与创造力。

在“以幼儿发展优先”的当下,关注幼儿发展规律、发展需求以及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课程和环境必须“眼中有儿童”,让每个孩子能在亲身的体验和实际操作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将新成长教育的理念落在助推孩子发展的实践中,支撑起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助力教师建构起新的专业经验,获得自身新成长的持续动力,更能绽放出整个园所的内生力量以及科学的儿童观。

(姚丽萍,中共党员,奉贤区金池塘幼儿园副园长,曾参加顾春华名园长工作室。获奉贤区园丁奖,奉贤区嘉奖等奖励,入选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和优秀骨干教师。教学研究及成果多次获参加区级交流、奖励或发表。教育格言:孩子的小事是教师眼里的大事。)

链接

(一)征文对象

全区中小幼、职成校校(园)长。

(二)征文内容

校(园)长谈学校发展。

(三)征文要求

1.可选择学校发展的几个重点方面谈思路思考、举措成效等,彰显学校特质,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倡导随笔类文章,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或教科研论文。

3.字数一般控制在3500字内。随文提供作者的至少三张生动有特色的的电子工作照,电子照片为jpg格式,不小1M。文章和照片发送至fxjyhrxy@163.com,并标注为“校长来啦”。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

标题

日期

001

上海开大奉贤分校祝燕国:发挥好社区学院在“家校社合力育人”中的作用

2021.6.6

002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薛晨红:教育使命归本源 青溪流淌哺芬芳

2021.6.13

003

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金阳幼儿园原园长)张颖:寻评价之道 助成长之力

2021.7.11

004

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杨旻:青鸟翱翔

2021.7.31

005

致远高中杨文英:最美的遇见

2021.9.20

006

金海幼儿园张冬梅:孩子的事都是大事

2021.10.23

007

五四学校邱玲:担民族复兴之责,培养“四有”好老师

2021.11.20

008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生活乐体验 评价促发展

2021.12.4

009

肇文学校万建平:崇尚文化润校 构建育人生态

2021.12.12

010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何鸿斌:精准把握“双减”内涵,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2021.12.18

011

奉贤区实验小学奚安:做好在线教学的“加减乘除”

2022.4.9

012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余雪梅:“疫”路前行 汇智育贤

2022.4.10

013

思齐幼儿园周琴:心系幼儿,情暖家园——“疫”起的变与不变

2022.4.16

014

曙光中学程立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我们来观摩你的课

2022.4.17

015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何春秀:“疫”路同行 “晶”益求精

2022.4.30

016

金棕榈幼儿园徐燕燕:来自核酸检测的幼儿教学启示录

2022.5.4

017

曙光中学李龙权:浅谈“三型”新成长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2022.5.14

018

待问中学张兰萍:以教育科研推动新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思考

2022.5.15

019

区教育学院蒋东标:润质贤品显担当 融合共进促成长

2022.5.20

020

区教育保障服务中心何永军:优质服务 规范管理 品质保障

2022.5.20

021

塘外小学孙卫红:读塘小,品和善

2022.5.21

022

柘林学校王英: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2022.5.22

023

西渡小学方英:落实“双减” 主动担当 深化学校教学与管理变革

2022.5.28

024

区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宋丽梅:信息化赋能科学育儿 做有温度的“育儿陪跑者”

2022.6.3

025

金海幼儿园陶燕丹:“疫”路有爱 温暖相伴待花开——居家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思考

2022.6.11

026

西渡学校高安平:从这里渡向遥远的未来

2022.6.12

027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云端相聚齐奋进 隔空传爱护成长

2022.6.18

028

奉城二小苏丽华:小小菜园,大大收获——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校园实践探索

2022.6.19

029

肖塘幼儿园黄春花:唤醒 扶持 激励 绽放——肖塘幼儿园科研新成长之路

2022.6.25

030

思言小学施建英: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者

2022.6.26

031

四团幼儿园钱英:园本课程实施中融入“瓶玩”资源的思考

2022.7.2

032

金汇幼儿园吴秀英:润物细无声,花开好时节

2022.7.3

033

西渡幼儿园马京华:巧用“镜子原理”,浅析管理方略

2022.7.9

034

新南幼儿园王莉莉:一次走访调研带来的思考

2022.7.10

035

金阳幼儿园王将来:“四个一”助力教师队伍新成长

2022.7.16

036

奉二·头桥联合中学金爱群:新成长理念下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7.17

037

南中路幼儿园吴丹时:基于儿童立场,探究户外游戏

2022.7.23

038

奉城·兰博湾联合幼儿园汪卫华:凝心聚力 稳步启航

2022.7.24

039

泰日学校汤连华: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新成长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22.7.30

040

奉贤区绿叶幼儿园吴冬花:锚定方向 蜕变成长——市示范幼儿园创建路上的思与行

2022.7.31

041

星火学校王莉: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近

2022.8.6

042

顾建明:“互联网 教育”中职学校育人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8.7

043

四团幼儿园陈叶:新疫情背景下幼儿园常态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22.8.13

044

待问幼儿园沈花梅: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 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力

2022.8.14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3)

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4)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校长成长的课堂(校长来啦046姚丽萍)(5)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