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

文 | 左左

《英雄本色》里,宋子豪的父亲对宋子豪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记得你们小时候,他跟你玩兵捉贼,他死也吵着要做兵,我不想你们两兄弟长大了,还玩这种游戏。

父亲不幸言中,《英雄本色》中,整个故事就是建立在这个「兵捉贼」的冲突上。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1)

《英雄本色》(1986)

香港电影几乎能够以《英雄本色》作为分界线,分为前「英雄本色」时代和后「英雄本色」时代,吴宇森在其间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他不仅以弄潮儿的身份和其他新浪潮导演一起缔造了香港电影的新生态,也以自己独特的暴力美学和英雄故事,让世人看到香港电影不仅仅只有功夫片。

从《英雄本色》到个人风格登峰造极的《喋血双雄》,从好莱坞敲门砖的《辣手神探》,到完美集合东方异质和西式叙事的《变脸》,「双雄」抑或「三雄」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吴宇森电影中浓墨重彩的一个标志。

《喋血双雄》(1989)

《英雄本色》中的「双雄」有着多重的指向,它一方面与豪哥和阿杰的「贼兵」关系严丝合缝,一面与豪哥和小马哥的主仆关系惺惺相惜。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2)

《英雄本色》(1986)

这种「双」同时还指向人物自身的矛盾感,豪哥为了弟弟阿杰想要改邪归正,小马哥在忠义和狠决时之间的反差,纯真的阿杰在最后意识到成人世界准则的变化,都是这种矛盾感的体现。在吴宇森的男性世界中,双雄的对决不仅存在在角色与角色之间,还存在于角色本身。

在此后的《喋血双雄》中,这种双雄的对决和人物自身的矛盾感更被吴宇森发挥到了极致。追捕杀手小庄的警探李鹰,最终发现小庄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种罪犯,进而和他联手,再到最后帮被杀的小庄报仇。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3)

《喋血双雄》(1989)

原本处在黑白两道的双雄,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了交集和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置换。李鹰最后一枪打死幕后黑手汪海的行为,也就是对小庄所处世界秩序的认同。

到了后来在好莱坞风生水起的《变脸》之时,吴宇森更是在这个完全西式的谍战题材影片中,借用了「变脸」这样一个颇具科幻色彩的情节,把自己熟稔的双雄模式安插在了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身上。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4)

《变脸》(1997)

这一次,双雄之间的联系,变成了共享皮囊和身份,很容易让人想到京剧中的「变脸」技法。在本质上拥有着某种共通性的双雄,这次直接拥有了一样的脸庞。

影片的另外一个译名《夺面双雄》也揭示出了两位主角间的「双雄」关系。互换面孔之后的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有一场在浴室中的对手戏,吴宇森在这个场景中使用了大量的镜子,来表现两人的镜像关系。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5)

《变脸》(1997)

双雄之间彼此拥有着彼此的内核,在吴宇森的这个「镜像场景」中达到了高潮。双雄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对「他者」认定的困惑,也有对「自我」定义的摇摆。在这个层面上,吴宇森的「双雄」模式,甚至具备了希区柯克和德·帕尔玛在大量作品中探讨的,那种「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心理学议题。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6)

《太平轮》(2014)

而今,吴宇森又拍了一个「兵捉贼」的故事,他在自己在新片《追捕》的发布会上说,「十几年没拿过枪,有点寂寞。一个导演不应该离开自己的风格太久。所以这次回来放放鸽子,开开枪,重回刺激的感觉。」

「至少,我还提得动枪。」

讲到《追捕》,很多人都会想到1976年高仓健出演的版本。

吴宇森的这部《追捕》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翻拍,因为《追捕》的电影方并不肯出售电影重拍的版权,吴宇森只好购买了原著小说、西村寿行的《涉过愤怒的河》,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东方式的改编,让这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故事,更容易被现在的观众接受。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7)

从现在的设定来看,吴宇森的确让这个故事具备了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张涵予饰演的杜丘,在原版电影中的身份是日本检察官,在这里变成了一位国际律师。本来准备隐退的他,突然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女同事,不得不一边逃亡一边寻找真相。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8)

福山雅治饰演的警探矢村,则奉上级的指令,去捉拿杜丘以结案,平缓大众的恐慌。但在追查的过程中,矢村发现杜丘确实是冤枉的。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9)

张涵予本身的硬汉气质,代表了双雄中「硬」的那一面,而福山雅治则有更多「儒」的成分,他个人气质中刚柔并济的那部分特质,很好地填补了这个警匪关系之间的裂缝,也能让矢村这个角色最后的转变,有一定的性格基础。

而两个人来自不同民族的「异国」身份,也让「追捕」这条主线中的情感交流,能够跨越语言,真正诉诸于情感与信任层面。

《追捕》的人物设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双雄模式,你甚至能在吴宇森不少的作品中找到矢村和杜丘的影子,一兵一贼,从「兵抓贼」变成「兵帮贼」,最后兵也有很大的可能,与贼同路。

从异径到同路的心态转变,既伴随着对罪案真相的挖掘,也伴随着两个英雄人物的相互了解。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10)

吴宇森在这两个人物的对决中,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道具,在影片中的大部分时刻,矢村和杜丘都是被手铐拷在一起的,他们需要共同行动,甚至是相互配合。必须特别默契才行,不然就会拧在一起。这也意味着,影片在动作戏上,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和挑战。

比如,杜丘帮矢村上弹夹,矢村来开枪。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11)

再比如两个人一起从门板上滑下,组成一个「双枪」。

周润发和吴宇森电影全集(新追捕让我想起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黄金岁月)(12)

《追捕》的预告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兵与贼的共生关系。

「警察与杀手总是同时出现」。

我想,这种同时出现,不仅意味着,警察与杀手是天生的敌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向了这群男人之间的共通性。

他们生存在自己所在的江湖规则中,有着各自的炽烈与焦灼,他们通常都受着排挤和压迫,游走在权力秩序的边缘,却都在暴力背后坚守着某种最后的道德理想。

吴宇森导演自己是位基督徒,他也曾为他不少的人物安置过基督徒的身份,这是也是他在自己作品中所坚守的,那份暴力与信仰共存的内核。

而对于《追捕》这样的故事而言,真相与正义,便是那暴力背后的信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