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校主要领导(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寄语新生)

小锦今日获悉,在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用五个问题来开启新生们大学旅程的第一课,以帮助新生们更好诠释大学的本质和上大学的意义,明白未来四年应该如何去砥砺志气、淬炼骨气、固牢底气。

四川师范大学学校主要领导(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寄语新生)(1)

他同时表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明年6月在成都举办,这是属于全世界大学生的一场盛大聚会。希望同学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积极参与这场属于世界大学生的青春盛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收获友谊、不断成长,为人生新阶段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川师范大学学校主要领导(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寄语新生)(2)

第一个问题,何为大学?

大学是创新的活水。这不仅是因为大学每年都有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更是因为在大学里由于学者们创造性的劳动,时常都有新思想的萌芽、新理论的诞生、新技术的推广、新产品的孵化。所有这些都源于大学有着孕育创新最肥沃的土壤和追求真理的自由环境;所有这些构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资源;所有这些使得大学能向社会输送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品质的新人。“创新”是一个有“底气”的大学的核心要素。

大学是良心的堡垒。有大学对社会的良知,才有了“五四运动”。关心政治进步、法制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公正,是大学的基本良知。大学是蕴藏社会良知的地方:回顾历史,当社会无德时,大学还有德;当社会因物欲横流、世风日下致使人们心灵堕落的时候,大学还应以其独立、自由、公正的品格加以抗争。只有这样的大学才能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骨气青年。“良心”是一个有骨气的大学的基本要求。

大学是社会的灯塔。大学要传播知识,更要传播价值观。当社会失去公正时,大学力求匡扶正义;当社会趋于平庸时,大学倡导卓越文化;当社会陷入混沌时,大学要为其秩序重建提供方案。点亮灯塔的只能是思想,没有思想的大学,不可能肩负起引领社会的重任。

第二个问题,川师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川师大底气十足,在扎根巴蜀文化沃土中厚植教育情怀。她创建于1946年,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她聚天籁之音铸狮山担当坚守之精神,她化地籁之灵育龙湖开放创新之智慧。她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校训;以“励志笃行、止于至善”为校风;以“求真循理、慎思知明”为学风。办学75年来,先后培养30余万名优秀校友。

川师大骨气强硬,在传承师大精神血脉中凝聚振兴力量。学校无数前辈先贤、大师学者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荟萃斯文,延续文脉,传承文明,弦歌不辍。学校原书记校长、地下党成员黄明,一面坚定教育救国理想,一面守护革命崇高信仰,将红色基因注入川师大血脉,并代代相传。还有八十岁高龄仍坚持主编《楚辞文化丛书》的我国楚辞学专家汤炳正,在艰苦条件下深耕凝聚态物理并成为我国学术界领军人物的物理学专家赵敏光,专注基础学科研究50年,多次获得SCI收录论文数在数学类获个人全国第一名并成为青年学子精神领袖的丁协平以及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刘绍禹等,他们都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大精神的形成和弘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源泉,这些便挺起了当今川师人的精神脊梁!

川师大志气高昂,在彰显大学责任担当中续写奋进篇章。她把“建设成为在校师生和校友心中的精神家园、建设成为在中国教育界有重要影响在全球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作为自己的愿景;把“引领区域教师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传承创新中华文明”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她致力于把自己发展成为“人民教育家诞生的摇篮、优秀校长成长的基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的平台、国家和四川省教育的高端智库”。当前,她正在全面践行“24356”办学治校体系,奋力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九大工程”,为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三个问题,我们为何要上大学?

大学这一角色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性,远胜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因为,当今时代对知识型和智慧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急需、更迫切。知识和智慧被看作人类社会存亡以及人类能否继续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

上大学,你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领略学术的神奇魅力,增强实现自我和超越平凡的厚实底气。

上大学,你会重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摒弃欲望诱惑,锤炼艰苦朴素精神,增强亮剑困难和不怕挫折的高洁骨气。

上大学,你将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镌刻时代华章,催生前行力量,增强肩负责任与担当使命的豪迈志气。

当你拥有了厚实底气、高洁骨气、豪迈志气,就能将自己筑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和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第四个问题,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

一是要有诚挚的理想。理想是炽热的追求,是永恒的信念,是奋进的动力,也是生命的执着。能堪当大任的青年一定是有理想的青年。

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如一艘无舵之船,漂流不定,永远到不了自己希望的目的地,实现人生价值和取得成功也无从谈起。

三是要有可行的计划。可行的计划是跨越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的跳板,也是连结思想与行动的桥梁。没有可行的计划,实现目标往往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是要有踏实的行动。行动是你实现理想、完成目标和实施计划的钥匙。没有行动的理想只是好高骛远,没有行动的目标终成海市蜃楼,没有行动的计划将是一纸空谈。

五是要有坚韧的毅力。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和生理持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忍受挫折的分水岭。

第五个问题:在四川师大毕业后,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希望同学们不负时光、奋力前行,用四年时间,锻造一个志气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自己;锻造一个骨气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自己;锻造一个底气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己。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用不懈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热血激情书写青春答卷,用真才实学彰显青春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白洋 图据四川师范大学 编辑 田莉 校对 蔺虹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