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现状研究(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探讨)
2019-04-09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秦冉
在科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需要积极探索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体系,为文旅振兴乡村提供新的思路。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是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标准。在标准中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等八大项分类,以及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两大评价标准,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考虑到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开展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攻方向的提出,乡村的产业、人、文化、组织等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梳理相关资料,结合相关学者研究和规划工作实践,认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三个字,即“乡村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和分类。
浙江省湖州市乡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乡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乡”与“城”对应,乡村与城市是不同特质的聚落形态,典型的乡村代表相对小型的村镇尺度、较低的人口密度、自然的环境和绿色的田野以及清新的空气等。
第二,土。“土”是地缘,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生活事项,以及相应的文化特质,代表着质朴、保守、勤俭、传统和古老。具体体现在民居、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表现为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一定的仪式。
第三,“农”。是指农事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场景,以及衍生的生产文化,体现农事生产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笔者认为,依据乡村资源“乡、土、农”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可以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三类:乡——农村生态资源、土——农民生活资源、农——农业生产资源。可以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共计8个亚类,39个基本类型。具体分类如下。
农村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田园生态资源2个亚类。其中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水域风光、地文景观、天象与气候、动植物资源4个基本类型。田园生态资源包括农田、种植园、养殖园3个基本类型。
农民生活资源。包括特色人文活动、特色建筑与遗址遗迹、特色物产与工艺3个亚类。其中特色人文活动包括地名、方言、人物、历史事件、文艺团体、文学艺术作品、传说与典故、地方习俗与民间礼仪、民间演艺、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宗教与祭祀活动、庙会与民间集会、特色服饰、现代节庆14个基本类型。特色建筑与遗址遗迹包括传统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巷、特色社区、交通建筑、历史事件发生地、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废弃生产地7个基本类型。特色物产与工艺包括农林畜产品与制品、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中草药材及制品、水产品与制品、菜品饮食5个基本类型。
农业生产资源。包括特色农业资源、传统农业生产资源和现代农业生产资源3个亚类。其中特色农业资源包括特色农作物、特色养殖2个基本类型。传统农业生产资源包括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农业生产设施2个基本类型。现代农业生产资源包括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设施2个基本类型。
如此分类,突破了旅游资源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观,更注重乡村本身的特性。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同时,对细分指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强化了生产和生活类资源,进一步强调产业、文化等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适应新的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工作。
基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行业标准,结合相关学者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笔者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分别计算各因子权重。
评价体系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资源价值、资源影响力和开发条件。其中资源价值因素包括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产业价值与游憩价值;资源影响力包括规模度、组合度、知名度、珍奇度与保护力度;开发条件包括区位交通、产业融合度、生态环境、市场吸引与适游期限。共3个二级因子,16个三级因子。
这样的评价体系将“现实力、影响力和潜力”三者有机结合,增加了“开发条件”,在关注本底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和后续产品开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强调了产业融合在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重要性,不仅仅关注资源个体,也考虑到跟其他产业的融合空间,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作者单位系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