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

民国早期的军阀头目,被多被属下和同僚称为“大帅”。其实,真正被拥称大帅的只有奉系的东北王张作霖。

史料确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1)

而在此之前,张作霖虽然也被叫作“大帅”,那只是“尊称”而已。

“大帅”之名虚虚实实,但“大帅府”可不是虚的。

尤其是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的张氏帅府,国内外闻名,至今也是游人频繁光顾的热门景点。

既然张作霖是在在北京真正坐上了陆海军大元帅宝座,那他在北京的“帅府”在哪里,为何还没有沈阳的“帅府”知名度高呢?

说起来也是很悲哀,因为张作霖在北京坐上大元帅宝座还不到一年,1928年6月4日在退还东北途中,就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皇姑屯了。

但张作霖在北京确实是有一座“帅府”的,而且还挺有来头。

这座“大帅府”位于北京西城区锦什仿街东侧,旧赵登禹路三十二号,是一位清代王爷名下的顺承郡王府,也叫克勤郡王府。

在北京曾经的八十多座的王府中,清顺承郡王府是保存最完好的之一,建筑格局基本无改变。原因在于这座王府的主人传承稳定,没有经历被废黜爵位,府邸收回等家族动荡。

顺承郡王府,最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的府邸,勒克德浑则是满清第十一位“铁帽子王”,后获世袭罔替殊荣。到光绪七年(1881年),顺承郡王经10 世15代传,此地历代均为郡王府,主人们在此共居住了270余年。

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2)

到1917年,第十五代郡王纳勒赫病死,因无子嗣,家族将其6岁侄儿文葵过继给他。后经逊帝溥仪小朝廷的宗人府和内务府呈请民国总统府批准,文葵承袭了郡王爵位。

民国初年,顺承郡王文葵家道中落,生活艰难,顺承郡王府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此后,顺承郡王府的房契,先是被送入东交民巷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抵押贷款,后又在1917年不得已租给了晥系军阀头目徐树铮居住。

1920年直系和皖系爆发战争,皖系失败。奉系是直系的协助者,张作霖的奉军作为胜利者进入北京,其手下大将汤玉麟顺势占据了徐树铮居住的顺承郡王府,横蛮宣布没收。

顺承郡王府家族人见此,就找民国中央政府央告,坚持要收回王府资产。

但他们面对如狼似虎的汤玉麟(汤二虎),也不敢硬来,而是请前清贝勒载涛居中说和调解。

几经斡旋,加上张作霖对满清朝廷还怀有感恩之心,也就顺水推舟,最后同意以75000大洋买下顺承郡王府,房产从此归张作霖所有。时间定格在是1921年。

张作霖之所以能相中这个住处当“帅府”,是听了他的姻亲亲家鲍贵卿推介。

鲍贵卿时任北洋将军府霆威将军、陆军总长。他介绍,顺承郡王府无论所处位置还是面积,都很适合作为“大帅府”,建议张作霖加以考虑。

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3)

当时的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太平桥大街路西,南起今华嘉胡同、留题迹胡同稍北,北抵麻线胡同,王府建筑完好,面积大小适中,布局十分严整。

整座王府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再加上当年顺承郡王府修建时,正当清代鼎盛之时,所用的都上等材料,建筑质量堪称优良。

这座王府被张作霖买下后,前期在里面居住的时间并不多。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战败,仓惶退回关外,随即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这期间主要居住在沈阳的大帅府。

1924年9月,张作霖组建“镇威军”六个军杀进关内,展开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次,他把吴佩孚打得落花流水,吴佩孚战败南逃。

张作霖就此控制了华北,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开始操控北京政权。此期间,他和家眷入住已经成为其官邸的顺承郡王府日子居多。

1926年初,张作霖摈弃前嫌,在北京会见昔日的战场对手吴佩孚,商定共同讨赤计划。这年11月,因南方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军阀孙传芳战败后,北上归附张作霖奉系。决定联手攻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革命军。

在直奉军阀联合进攻下,冯玉祥的国民军退往绥远。11月29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安国军”,被十五省军阀推为总司令,彻底控制了北京政府。

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4)

(剧照)

此时,奉系先后控制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北自黑龙江,南至上海,几乎囊括了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富庶之地。

张作霖志得意满,认为奉系完全可以掌控天下。

1927年6月18日,他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被张宗昌、孙传芳等各路军阀拥戴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开始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末期的民国政府实际首脑。

已经飘飘然的张作霖曾傲慢地说:“三五年内我不打人,绝对没有人敢打我!”。

而顺承郡王府作为张作霖在北京的大帅府,一时成为北方政治和军事中心,进进出出的指令信息,时时搅动着民国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风雨。

只是好景不长,张作霖的帝王梦刚作上,就被惊醒了。

1928年1月,蒋介石正式恢复北伐军总司令职务。

他打出“继续北伐”的旗帜,把北伐各部队整编为四个集团军,调动70余万兵力发起二次北伐战争。1928年5月28日,北伐的各集团军开始全线进攻,张作霖的奉军很快全线崩溃。

5月30日,张作霖眼见大势已去,急令奉军撤离京津,向滦河方向退却。6月2日,他发表出关通电,宣称退返奉系大本营沈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专列返回东北,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伴随黄色烈性炸药一声巨响,生命落入永久的深渊,年仅54岁。

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张学良化装返回奉天处理善后。

他在帅府老虎厅怒杀“扬、常”,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随即宣布“东北易帜”,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

“中东路事件”后的1930年,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来北京住进顺承郡王府,赵四小姐也随张、于一同入住,一度朝夕相处。

据说,顺承郡王府成为张作霖的大帅府后,曾被重新装修过。

张学良在此住了一段时间,嫌王府建筑陈旧,遂于西单太仆寺街新建胡同寻觅了一座西式建筑居住,其设施考究且舒适。

1950年国家向张学良在大陆的亲属商购这座王府后,曾在正殿天花板上,发现了保留着用篆体“寿”和“张”字组成的图案,说明张家的确装修过顺承郡王府。

张作霖在位时的1924年,张学良曾任京榆地区卫戍区总司令,后又任蒋介石民国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等职。至1932年,他常往返于平津等地,夏季多去北戴河避暑。

在顺承郡王府内,曾设有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行营秘书处等机构。1933年3月,张学良通电下野,携家眷出国考察,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作为“帅府”的顺承郡王府。

北平和平解放后,政府从张作霖亲属中购回这座建筑,1950年成为全国政协办公地点,一直被完好保护,只在原王府大门外新建了礼堂。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座政协礼堂召开的。

1984年,顺承郡王府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全国政协修建新楼,将顺承郡王府异地迁建至北京朝阳公园东隅。

张作霖的三个大帅府(张作霖在北京也有一座帅府)(5)

这也是北京的铁帽子王府第一次整体异地复建。

岁月流淌,沧海桑田。

顺承郡王府的最后一代郡王文葵,作为满清皇族权贵的后裔,并没享受过什么清福。他一生颠沛流离,直到五十年代被安排在工厂上班才稳定下来,后期当过区政协委员。1992年84岁时病逝。

而曾经把顺承郡王府作为“大帅府”的张作霖及少帅张学良,则在这里演绎过一段历史风云。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