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

和硕庄亲王系

在大清的功封八大铁帽子首王之中,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最为特殊,作为清太宗五子,与豪格同样代表皇太极一脉成为和硕世袭罔替亲王,但他的亲王爵位介于功封和恩封之间,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位没有被配享大清太庙的功封铁帽子亲王之一,并且也是是和硕世袭罔替王爵里去世最早的一位,还是唯一一位非嫡出的而被授予如此高爵位的人。

正如清史学家,清史演义作者,清末民初武进人孟森(著名雍正篡位说学者)所说庄亲王功绩,才德,声望皆在诸王之下,是为了凑数才封被为铁帽子王爵位的。此话的确不虚,在清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里,论战功首代和硕庄亲王硕塞远远低于其他世袭罔替的和硕亲王,甚至不如克勤和承泽两位多罗郡王。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

那凑数说是怎么来的呢?和前几篇清朝功封诸王系列文章里面介绍的大清开国均为战功卓著,身份高贵的铁帽子王,他们为大清的成立及入关后统一华夏建立了不世之功。首先咱们来回顾一下之前说过的七位铁帽子亲王的身份和所立的功勋:

和硕礼亲王代善跟随太祖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几十年披坚执锐,奋战疆场,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家政治活动中成为国家柱石,中流砥柱,授掌两红旗,为诸王贝勒之首,有对爱新觉罗诸子弟训诫之权,还一度曾经被立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清太祖去世后拥立太宗皇太极,皇太极逝世后,他用德高望重的身份力压多尔衮和豪格因争位引起的内斗,共同拥立爱新觉罗福临登基成为顺治皇帝,为大清的内部稳定和顺利传承立有不世之功,成为八大铁帽子王里太祖大宗和正红旗的代表,入盛京贤王祠,并配享太庙。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二,功拥两帝,国之柱石。清.和硕礼(康)亲王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大清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清立之初掌管吏部,为清朝入关及之后定鼎中原居功至伟,皇太极去世后一度成为继位人选,但因实力不济被迫放弃转而支持顺治帝继位,辅佐顺治皇帝,统摄诸王贝勒,文武百官,代天子征伐并统御天下,被顺治帝尊为皇父摄政王,死后被追谥为“成宗義皇帝”,大清立国之初诸王功劳无出其右者,多尔衮为清初太宗换旗前镶白旗(与阿济格是大小旗主)的代表,也是太祖一脉仅次于礼王系的世袭亲王。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七 掘坟鞭尸,昭雪还爵 清.硕睿亲王系下篇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3)

和硕肃亲王豪格,为太宗长子(虽是嫡出,但母被休),也是为大清定鼎中原建立了极高的功勋,清朝立国之初兼管户部,他率军西伐蒙古,东征朝鲜,南攻松锦,平定四川,同时也是太宗皇太极去世后最有实力继承皇位的人选,但命运性格使然,让他失去时机,最终妥协拥立福临为顺治皇帝。肃王系承挑太宗大宗一脉,后金天聪九年皇太极未换旗之前统领正蓝旗,后世归为镶白旗,入盛京贤王祠,配享太庙。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九,英明半世,复辟梦空--肃(显)亲王系下篇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4)

和硕豫亲王多铎,在太祖诸子中年龄排在倒是第二,和阿济格,多尔衮同为大妃阿巴亥所生,多铎战功仅次于多尔衮。征松锦擒洪承畴,战潼关败李自成,征南明擒朱由菘,讨蒙古驱漠北诸部,可以说他为大清攻下了江南半壁,但杀戮过甚。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功劳之最”。他同多尔衮一同代表太祖小宗一脉,皇太极继位后换旗成为正白旗大旗主。(豫王系后世归为正蓝旗),入盛京贤王祠,配享太庙。 大清十二铁帽子王之十,杀神转世,凌河建功,和硕豫亲王系上篇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5)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是努尔哈赤同亲侄子。年轻时即随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从建州打到山海关外,从漠北草原打到平壤城下,从天命十年打到顺治七年,为清朝社稷呕心沥血,功勋卓著。顺治即位后被封为“”信义辅政叔王”,和多尔衮共同辅佐新君顺治皇帝。济尔哈朗代表显祖宣皇帝一脉,是宗室诸王和铁帽子王中血统最遥远的。其父舒尔哈齐作为太祖同母亲弟,是当时的“二把手”,其掌握的旗份也和太祖相当,号称“半国之主”。其兄阿敏去世后,济尔哈朗继承镶蓝旗的旗主,郑王济尔哈朗作为显祖的后裔代表,辈分极高,故而排在礼王和睿王之后,位列诸王第三。入盛京贤王祠,配享太庙。 大清十二铁帽子王之一,兴于辅政,衰于垂帘--清.郑(简)亲王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6)

多罗克勤郡王萨哈廉,自幼随祖父努尔哈赤及父亲代善征战,后率军平蒙古,征朝鲜,征战松锦。清立国之初被皇太极委以掌管兵部,与多尔衮分帅八旗左右翼兵马。唯一敢怒斥皇太极还敢在阅兵上放皇太极“鸽子”的王爷,其民族怀柔的政策和率军一路攻占济南的军功使他成为爱新觉罗第三代子弟中的佼佼者,但因其去世过早,否则他的前途不可限量,清太宗皇太极召封岳託为多罗克勤郡王,清代郡王朝班,除特殊情况外,均以克王居首。由于是礼亲王长子,克王拥有“太祖长孙”的地位,成为镶红旗代表,岳託后入盛京贤王祠,配享太庙。 清十二铁帽王子之三,威震关山,马踏朝鲜-多罗克勤(平)郡王系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7)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顺王铁帽子王是由父子两代建立的,其父萨哈廉为礼亲王代善三子,战功卓著,是清朝爱新觉罗子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通晓汉满蒙语言,多次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征蒙古重建其秩序,伐明朝迎降尚可喜,掌管清初礼部之权,对皇太极忠心耿耿,与其父兄拥戴皇太极继位立有大功,但崇德元年年仅三十三岁英年早逝,被封为颖亲王,其子勒克德浑继承父志,率军攻伐湖广,建立大功,但随后也是英年去世,被封为多罗顺承郡王,世袭罔替,因岳託分家为镶红旗旗主,所以顺王一脉成为正红旗头族,领有正红旗三分之一旗份,郡王级爵位仅次于克勤郡王系,俸禄福利远高于一般郡王,甚至高于普通亲王。其父萨哈廉入盛京贤王祠,但未配享太庙。 大清十二铁帽子王之四,横扫湖广,正红首族--清.多罗顺承郡王系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8)

回顾总结了前七位功封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咱们来看一看和硕庄亲王硕塞的情况。硕塞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个儿子,出生于天聪二年(162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八大铁帽子王里唯一生于天聪年间的王爵(包括努尔哈赤的重孙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也是功封世袭罔替八王里唯一一位没有见过太祖努尔哈赤的人。

清太宗皇太极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皇二子洛格,皇三子洛博会,皇八子(还未命名)均未活到十岁。皇十一子博木博果尔只活了十五岁,曾被顺治封襄亲王(野史言其福晋董鄂氏被顺治所夺)。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十子韬塞年纪过小,只比皇九子顺治皇帝或大或小不过一岁,几乎毫无政绩战功可言。

所以除了皇长子肃王豪格外,皇太极所生诸子能在清初带兵征战就剩下皇四子叶布舒和皇五子硕塞了。而皇四子叶布舒在清史稿里只有区区数语一带而过,生母庶妃(连侧妃都不是,生了孩子叫小福晋,无子女连名分都没有)颜扎氏身份极低,叶布舒最高爵位只到了辅国公,他也没有率兵攻伐的记载,也许正是因为空气一般都存在,他反而在太宗的儿子中寿数是最长的一位(六十三岁去世)。

硕塞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地位也不是很高,为皇太极侧妃(嫔妾),她是叶赫贝勒阿纳布的女儿,与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属于同一家族。据说她之前便嫁过一次人,这个人便是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弟弟喀尔喀玛,努尔哈赤后来灭了乌拉、叶赫,皇太极斩杀了战俘喀尔喀玛,阿纳布之女叶赫那拉氏便改嫁了皇太极。她之前生有一子名叫乌努春,改嫁给皇太极后在天聪二年生了皇五子硕塞。但据大量相关历史记载,叶赫那拉氏随后又被皇太极“赏送”给内臣占土谢图为妻,但占土谢图随驾射猎时被猛虎所伤,不治身亡。之后叶赫那拉氏再次改嫁给哈达部的达尔琥,后死于叶赫部,但并不是正史所载。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9)

所谓子凭母贵,硕塞的出生并为给皇太极带来过多的惊喜,又由于年纪太小他没能随父亲征战四方。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去世时硕塞年仅十五岁,而他则被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大清帝位经过他十四叔多尔衮和他大哥豪格一番龙争虎斗后,最终他眼睁睁的看着比自己小十岁但出身比自己高贵许多的九弟福临登上了皇位,成为大清的顺治皇帝(福临之母布木布泰为太宗正妃--永福宫庄妃)。

顺治元年(1644),已经成为大清圣母皇太后的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为硕塞做主,与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费扬古的之女纳喇氏成亲,随着盛京诸王公贝勒前往北京。顺治恩封硕塞为多罗承泽郡王,随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南下攻击南明政权,中途接到多尔衮之命前往河南解沁阳之围,并于潼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他率部斩杀顺将马世尧。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0)

硕塞之后的战功主要是都是跟随多铎所立。五月十六日,硕塞跟从多铎率领清军进入南京,剿灭明弘光政权。据统计自从硕塞随多铎率军出北京后连续击败农民军和明朝军队水陆马步敌兵一百五十多次,江南、浙江等地都被平定。招抚了明朝官员二百四十四名,马步兵三十一万七千七百名。十月,硕塞随大军凯旋回京,顺治帝赏赐给硕塞黄金二千两,白银二万两,还有马具等物。

顺治三年(1646年),蒙古腾机思与其弟腾机特带领部众联合喀尔喀车臣汗部叛清,朝廷下令将外藩蒙古的兵马聚集在克鲁伦河,派豫亲王多铎为扬威大将军前去征讨,硕塞随征,并参赞军机,清军大败腾机思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在扎即喇布格地方迎战清军,硕塞亲自率领大军列阵大破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第二天,硕塞再次亲率大军击破了敌军支援的硕罗汗的军队。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1)

清军进入喀尔喀左翼境内杀掠人畜,并继续深入,喀尔喀蒙古出兵阻拦。同年十一月,丹津喇嘛属下额尔克楚虎尔(将军)与另一楚虎尔台吉抢掠了漠南(清直辖)巴林旗人畜,他们应当是清军追剿时受害部众的首领,因此报复清朝。追剿未成功之后,清廷以出征和断绝通使贸易相要挟,向喀尔喀索要腾机思。顺治三年九月,清世祖传谕土谢图汗等,擒送腾机思则遣使来朝,否则断商贸,行征伐,形势很紧张,朝廷则命硕塞奉命统兵驻防大同,以防变故。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2)

塞硕抵达大同后不久,原大明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姜瓖,占据大同叛清。说起姜瓖其人,也是如吴三桂一般都人物。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大军强攻代州宁武关(今代县),大明总兵周遇吉凭坚城固守,全城将士奋勇拒敌,顺军死伤惨重。城破之后又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城内妇女百姓也参加到与闯军的战斗之中,最终宁武关失守,周遇吉遇害,但这一战让李自成的军事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就在他对下一步犹豫不决之际,大同总兵姜瓖献来一纸降书,使李自成兵不血刃占领了重镇大同。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3)

闯军进入大同后,李自成反而把姜瓖绑到了城门前的柱子上,因为李自成怎么也无法相信一座宁武关小小城池打如此困难,而大同这座巍巍铁城怎能轻而易举的拿下?为什么姜瓖会轻易投降?他决定要杀了姜瓖以绝后患,但是闯将“过天星”张天琳劝阻道:“闯王,如杀姜瓖,难道以后的阳和,宣化,居庸都要向宁武一样去血战吗?”李自成才打消了斩姜的想法,随后他率兵继续东征,依然任命姜瓖为大同总兵官,但姜瓖已被架空兵权。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大败,清军入关的消息传到大同,姜瓖率亲信扑向帅府将农民军将领柯天相和张黑脸杀死,并把当年为他求情免死的恩人“过天星”张天琳寸剐。(张天琳不知受过什么刺激,极度毁仇佛,以败毁佛寺为乐,云冈十寺皆被其毁)转而投降了大清恭顺侯吴惟华,把大同朔州拱手献给了大清,五月十日阿济格率清军入城,姜瓖又被清廷任命为毫无军权的大同总兵。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4)

英亲王阿济格和多铎一样好色,在大同城里经常任意奸淫妇女。在意大利马丁诺《 鞑靼征记》中记载:“大同女人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女人,八王(阿济格)及其随人任意奸淫妇女。一个有身份的新娘(姜瓖的亲属)被他们从轿中抢走,姜瓖亲自找他们要人,被撵打了出来。姜瓖不能再忍,勃然大怒,誓用鞑靼的血来洗刷耻辱,立即率亲兵到他府上见人就杀。吓的阿济格从城墙逃走了”。姜瓖招兵数万,自称大将军,举起反清大旗。此年(1649年)是戊子年,故称"戊子之变"。这件事只能是一个导火索,而真正的原因是清廷对姜瓖申诉确立地位始终不予理会,姜瓖虽为总兵但毫无实权而引起的反叛之心。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5)

姜瓖“起义”后迅速占领晋西北、晋南广大地区,直接威胁满清朝廷。清廷调取华北地区绝大部分可以调派的军队进剿,多尔衮命英王阿济格,承泽郡王硕塞,率军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平定叛乱,姜瓖兵败被部下所杀,大同城破,全城及周边城市官吏兵民被屠杀,史称“大同之屠”。吴三桂是叛明复又叛清,而姜瓖却是“三叛”,叛明,叛顺,叛清。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山西的贼党刘迁攻打代州,占据了代州的外城,情形十分严峻。清章京爱松古、游击高国胜一共三百蒙古兵也都被围困。硕塞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用竖梯攻城大破敌军,斩杀贼将郭芳迁,并为代州解围。又在德胜路与刘迁的七千援兵相遇,刘迁的援军距离清军三里地,硕塞扎营拒敌,并且亲自指挥作战击败了敌军的援军。 因此“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于顺治六年三月十二日晋升硕塞为承泽亲王。

但大家注意,此“亲王” 爵位绝非和硕亲王爵位,满语和硕(满语hošo)指一方之意,为清朝皇帝之下最高等宗室爵位,至尊至贵,为王爵中的第一等。明清以来亲王封号多为单字(一字王),第二等郡王或之下爵位为双字(二子王)。比如明代齐楚燕赵秦汉代周等王,清初礼豫睿恭庆肃怡雍等王全部是亲王,而靖江,克勤,承泽两字的多为郡王,但之后随着清代对爵位的标准化,一字两字王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仅标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即可。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6)

朝廷封硕塞的承泽亲王,包括被封为敬谨亲王的尼堪,端重亲王的博洛,爵位是十分尴尬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清朝立国之初对爵位还没有完全系统明确化有关,第二是和朝中的“贵宠”有所区分,个人认为,就像现在我国委员和常委的区别。虽为亲王但低于贵胄和硕亲王,不在议政王范围之内,但又高于郡王之列,有点类似“名誉亲王”或者是现在外军中的“准将”一职。从硕塞授封的诏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谕曰:“博洛、尼堪、硕塞皆不当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

从此段上谕中看出硕塞加封亲王是因为其是太祖之孙的缘故,在朝中诸臣列班站位和朝廷俸禄上都要低于和硕亲王,或者低于大宗诸王。不久后的顺治七年,清朝逐步取消这一模糊的王爵,规定了后世王爵的等级,和硕亲王之下、多罗郡王之上并不在有称亲王之例,而改封为多罗郡王。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7)

顺治七年由于受到豪格事件的牵连,他又被多尔衮降为郡王。顺治八年,福临亲政后,闰二月初八日,硕塞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之后陆续掌管兵部和宗人府,备受重用,这年的十月初五日,与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同为议政王。

顺治九年底,西藏宗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喜措应顺治帝的邀请来京晋见,硕塞奉命统八旗兵五千前往代噶(今 内蒙古凉城县)迎接。在代噶,硕塞不但会见了西藏活佛,而且还与前来朝见活佛的喀尔喀蒙古的使者及漠南蒙古的上层贵族会盟。随后,他陪同达赖抵京。在北京,硕塞同顺治帝、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一道,盛情款待了来自西藏的客人。通过这一事件以及后来的册封达赖和 顾实汗的事情,清朝实现了对西藏的间接统治。在这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硕塞也是发挥了作用的。此外,硕塞作为议政王,在维护清朝的政治的稳定方面,也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8)

承泽亲王硕塞是清初亲王里少有文武全才,能做诗善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清人李放在他的《 八旗画录》中说他的画“秀润天成,无尘世气”。他的画作《奇峰飞瀑图》曾得到过著名画家高士奇和宋小濂等人的很高评价。他的另一画作《 夏山图》被收录在《故宫书画集》1931年第14期上,也是一幅非常值得一赏的艺术佳作。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1655年1月)寅刻,硕塞病逝死于北京太平仓胡同他的王府中,享年二十七岁。康熙十年六月十五日,追加谥号“裕”字,曰“和硕承泽裕亲王”。(为避免爵位混乱也被称为裕亲王)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19)

硕塞的一生及其短暂,成为八大铁帽子王里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硕塞一脉封旗较晚,因为地位不高,直到顺治元年才封入镶红旗。旗内大旗主为克勤郡王(礼王长子后裔),小旗主还有尼堪(褚英后裔),均是入关前的军功王。故而庄王领有的镶红旗旗份并不算很多。

承泽亲王硕塞有四个儿子,嫡福晋生育二子,长子爱新觉罗博果铎继承了大宗,改王号为庄,次子博翁果诺在康熙四年封惠郡王,成为小宗。庶福晋生育的第三子辅国将军鞥额布在孙辈绝嗣,第四子随哈早夭。但由于继承王位的长子博果铎无嗣,庄王的大宗被康熙帝的第十六子允禄继承,而小宗的惠郡王,被反复革职降爵,后裔爵位只有一个奉恩将军。

正因为裕亲王硕塞长子博果铎后嗣无子,他七十四岁去世后,宗人府题请以圣祖康熙之子承袭,清世宗雍正帝请于皇太后,以圣祖第十六子允禄为袭庄王爵位,数日后,雍正帝下旨曰:“外间妄议朕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爵。朕封诸弟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藉承袭庄亲王爵加厚于十六阿哥乎?”如此一来,圣祖康熙的第十六子允禄过继给了庄亲王一脉。而庄亲王系也成为八大功封铁帽子王里与后世大清皇帝血脉最近的一家,成为唯一后代诸王名字可以排皇家“字谱”(尾字部首不排)的世袭罔替亲王。但庄亲王系的小宗惠郡王依然偏远,与开国诸王一样没有排皇家字谱。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0)

可以看出,庄王一系战功远逊于另外七家铁帽子王,而且不入盛京贤王祠,也不配享太庙,地位为功封八王最末,所以有凑数之嫌,乾隆帝在确定八家铁帽子王的时候,认为太宗脉下至少占据两席,而太宗脉下除了肃王外,只剩下了庄王一家,这样庄王才进入了世袭罔替的行列。但是庄王一门和其他恩封诸王比,实力还是高出一等的,特别是八家铁帽子王离皇室血脉日渐疏远,只有庄王一系是“由远及近”,在关系上与皇室更加接近,在八家铁帽子王中是最特殊的。

庄亲王一系共传袭十二王:

1 承泽 裕亲王 爱新觉罗•硕塞,2 庄靖亲王 爱新觉罗• 博果铎,3 庄恪亲王 爱新觉罗•允禄,4 庄慎亲王 爱新觉罗•永瓛,5 庄襄亲王 爱新觉罗• 绵课,6庄亲王爱新觉罗•奕镈,7 庄勤亲王 爱新觉罗•绵护!8 庄质亲王 爱新觉罗•绵深,9 庄厚亲王 爱新觉罗•奕仁,10 庄亲王 爱新觉罗•载勋,11 庄亲王 爱新觉罗•载功,12.庄亲王溥绪。另有永瑺之父弘普被追封为庄亲王。

最著名的后世庄王中首先要说的就是第三代庄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禄(胤禄)。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日(1695年7月28日),允禄出生在紫禁城中,生母是康熙顺懿密太妃王氏妃,和后来被雍正派去看守景陵的皇十五子允禑是同母兄弟。

康熙帝的子女实在是太多了,五十五个孩子,儿子三十五位,活到成年的就有二十四个,而允禄的母亲只是康熙后宫非常不起眼的一位,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才册封为密嫔(王姓,汉族,苏州人),她为康熙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皇十五子愉恪郡王胤禑,皇十六子庄恪亲王胤禄和皇十八子胤祄。

由于自己母亲的身份并不高,加上自己出生的比较晚,在康熙末年因争储而引发的政治风暴中,他对于他的哥哥们而言没有任何竞争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允禄几乎没有争权夺势之心。加之允禄生性较为安静,热衷于学业技艺,所以他把心思放在了“学问”上,领域选择了研究数学和音乐上。在数学方面,允禄在康熙的指点下完成了数学著作《数理精蕴 》的编纂。同时受命担任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 音乐方面,允禄因曾掌管过礼部,在此期间,允禄革新朝廷礼乐,提出藉田礼毕所奏《雨旸时若 》、《五谷丰登》、《家给人足 》三章,与礼不符,要进行改革,不应施于燕乐,当别撰;《中和韶乐》应增笙为八,箫笛为四。按照《乐志》,应铸镈钟俱为特悬。这些建议,均被采纳。二十九年,乾隆赐诗褒奖。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1)

正因为允禄的与世无争和韬光养晦,潜移默化中保护了自己,康熙帝对这个不关注皇位的儿子比较信任,把宗人府及宗室内的一些事物都交给允禄处理。但私下里他和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走的还是比较近一些,胤禛对这个小弟弟也是比较亲近的。在夺嫡之争因康熙皇帝病情迅速恶化而进入白热化之时,胤禛为了安全起见甚至在允禄的府里住了几天。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康熙皇帝去世之时,无力大声说出让四阿哥继位的明诏,八爷九爷十爷在一旁开始混淆视听,这时二十多岁的允禄站起来大声说到:“我听清了,皇阿玛说的是让四阿哥继位!”为此还和十阿哥扭打了起来。当然这是艺术加工,但允禄对于四哥胤禛的支持确实不假。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2)

公元1736年,雍亲王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对之前皇位争夺战中的兄弟进行处理,几乎把当年参与了九王夺嫡的政敌扫除殆尽,而胤祥和允禄,允礼,允禧这些支持四爷胤禛继位和没有参与争位的皇子得到了雍正的赏赐和重用。其中以胤祥和允禄得到的恩赏最高。胤祥大家都知道成为大清第一位恩封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甚至名字也不用避讳当朝的雍正皇帝。而雍正让皇太后做主,把允禄承继给无嗣的庄亲王博果铎,成为了第三代和硕庄亲王,除了得到了皇帝四哥给的荣华富贵外,还捎带手帮助雍正削弱了清初军功王的势力。 随后,雍正还把允禄的长女收入宫中,认作养女,封为和硕端柔公主。

那硕塞之子除了博果铎外,不是还有小宗惠郡王博翁果诺一脉后人吗?而且还有四人在世,分别为明赫(博翁果诺次子伊泰子)、福苍(博翁果诺第五子)、球琳(福苍长子)、塔扎普(福苍次子),按照法理,这四位均可以承继庄王大宗,怎么就选择允禄承挑了庄亲王的爵位呢?首先是因为互相争位,“因其子孙争立,致触圣祖之怒”,其次有野史言康熙晚年,康熙帝驾临太平仓庄亲王府探望患病的堂兄博果铎,老王爷榻前一时无人侍侯,康熙帝怒说:“庄亲王身边怎么能无人侍侯?!过继十六阿哥为嗣吧!庄亲王博果铎薨逝,十六阿哥就承袭了庄亲王。如果按这样说的话,允禄承袭庄王一脉康熙皇帝应该是留了话的,另外世宗雍正让允禄承袭,这种不符合法理的承继,也体现了世宗朝对军功王势力的削弱。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3)

雍正帝让允禄承挑庄亲王应该还是出于对他的爱护和表彰,前文说过,在宗人府题请以圣祖子承袭,清世宗雍正帝请命于皇太后,以圣祖第十六子允禄为袭庄王爵位,数日后,雍正帝下旨曰:“外间妄议朕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爵。朕封诸弟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藉承袭庄亲王爵加厚于十六阿哥乎?”虽然把允禄过继于硕塞一脉,但确实是实打实的和硕亲王爵位,而且近支宗室身份不变,反而把庄王系与皇室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进了,另外雍正帝一朝已经有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胤祥,再明正言顺的封一位铁帽子王也确实有些高抬允禄了,所以加封世袭罔替的事情还是留给后人吧。

雍正末年,自知身体不好的胤禛,遗命允禄和果郡王允礼,张廷玉,鄂尔泰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朝政。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清廷颁布的雍正遗诏中说:“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有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允禄在乾隆朝之前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始终受到信任。乾隆元年(1736),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摄理藩院尚书,赏亲王双俸。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允礼去世后,允禄在皇叔辈中的地位,已然首屈一指。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4)

乾隆四年(1739年)的弘晳事件让允禄遭受了打击,弘皙事件可以说是当年雍正九王夺嫡之争的延续。弘皙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之嫡子(二子,长子夭折),是康熙真正的“嫡子嫡孙” 。他自小受到祖父康熙的宠爱养育宫中,在其父被废黜太子后,当时甚至有传言因“皇长孙颇贤”,康熙甚至有三立胤礽为太子的可能。如果允礽不被废黜,弘晳则将承继大统。据朝鲜《李朝实录》即使是乾隆帝本人,在其晚年也仍然承认这一点,他说:“且理密亲王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晳,纵欲败度,不克干蛊,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断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

康熙帝去世第二天,28岁的弘皙被雍正封为郡王,累加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晋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爵位最高者。雍正帝十分关心弘晳,弘晳也十分感谢雍正帝,他于奏折中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为“皇父”,但他并未被委派一些重要任务,其间多参与一些礼仪性的活动,譬如雍正孝敬皇后去世,弘晳即出任使节齐册宝。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5)

弘皙自小养尊处优,自视极高。由于在康熙帝去世前被人们以“太孙”看待,因而产生很强的优越感以及对皇位的希冀,并对雍正乾隆父子深怀嫉恨。雍正帝在位期间,对宗室反对派成员无不予以严厉制裁,在这种政治氛围下,为保全性命,弘晳不敢流露其不满情绪。乾隆帝继位后乾隆为重获满洲贵族上层的支持和拥护,针对雍正帝施政中的失误,采取了一系列改正措施,对受到惩处的宗室成员予以宽大处理,以期彻底扭转雍正帝所造成的孤立被动局面,乾隆大力改善与宗室成员关系的高速方针与举措,客观上为弘晳等人以隐晦或间接的方式,宣泄压抑多年的不满情绪,创造了有利氛围。弘晳“仿照国制”,于府中私设内务府下属司衙,制造臣工所禁用的鹅黄肩舆作为向乾隆帝生日进献的礼物,他在乾隆帝面前“毫无敬谨之意”,被拘禁在宗人府听审后,“仍不知畏惧,抗不实供”等等表现,都是他希图获得皇位,对雍乾二帝怀有嫉恨、不服心理的不自觉流露。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6)

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因爱子永琏病故,乾隆帝令从正大光明匾额后撤出立其为皇储的密旨,并将此事告知允禄、弘昼及军机大臣等。这等于宣告储位已空。弘晳得知后,居然产生了以旧东宫嫡子自居的思想和“大逆不道”言行,另外弘晳是康熙帝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过程中既得利益的获得者,这使其内心对于“不唯嫡子是选,含有择贤而立宗旨”的秘密建储,抱有很大成见,同时也对重获皇位,存有幻想。

而允禄在此期间经常与弘皙叔侄对饮,宣泄心中的“壮志难酬”,双方来往甚密,允禄也多次表达了对弘皙的同情和理解。所以深陷弘皙“谋逆”一案,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乾隆帝指出,允禄、弘晳等人“私相交结、往来诡秘”一事,“朕上年即已闻知”。并下旨允禄坐罪与胤礽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停双俸,罢都统之职。

但乾隆帝还是本着宽大处理的原则,除去对弘晳本人终身禁锢外,对其他人没有做过深的追究,并很快予以复用,缩小案件的影响。再有允禄和弘历的私人叔侄关系也比较亲近,允禄年轻时经常带着侄儿小弘历射箭和研究火器,玩耍的十分开心,这让弘历一直记忆在心。所以乾隆对允禄也是存有情面的。允禄在被贬黜后不久很快又担任过玉牒馆总裁。乾隆七年又被任命掌理宗人府等职。

允禄承继庄亲王爵位后,与硕塞后人,就就是“堂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很好,多次资助小宗惠郡王博翁果诺一脉,在博翁果诺后人明赫被夺爵后,允禄仍分与其丰厚的田宅,受到当时舆论的一致称赞。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廿一,73岁的允禄去世,谥号恪,子有十人。胤禄一生精数学,通乐律,掌乐部期间,革新礼乐,参与修《数理精蕴》,受乾隆褒奖,薨逝后葬于磁家务。随后埋葬在位于北京房山的庄亲王家族园寝内。

清代的十二个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27)

那和硕庄亲王系后世如何,庄亲王府又有那些传奇的故事让我们来阅读呢,请看和硕庄亲王系下篇。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

和硕庄亲王上篇完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实录》

《满文老档》

《橘玄雅清宗室系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