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不能碰的海洋生物(再不保护就见不到了)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的海岸线约有1.8万千米之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物种,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十大最不能碰的海洋生物?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十大最不能碰的海洋生物(再不保护就见不到了)

十大最不能碰的海洋生物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的海岸线约有1.8万千米之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物种。

随着人类活动和其他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逐渐面临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这些海洋生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在我国的海域里,有以下这5种濒危的海洋生物,若不采取及时的保护,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无法在蔚蓝的大海中见到他们遨游的身影了。

中国海域内5种濒危海洋生物

1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沿岸浅水区的一类小型海洋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唯一一种以“中华”命名的海豚,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据估计,目前全球数量不足20000只,甚至可能仅余约6000只,我国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大约在4000-5000头,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珠江口水域等。

目前中华白海豚的主要威胁有:误捕、船只碰撞、栖息地退化、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导致其食物短缺。

2 斑海豹

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海域,偶见于东海和南海。目前我国斑海豹的数量约为2000只。其中,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世界上斑海豹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并且辽东湾的斑海豹与世界其他斑海豹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世界范围内斑海豹独立进化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因此在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斑海豹的主要威胁有:栖息地被侵占和破坏、过度捕捞导致食物减少、水质污染、盗猎。

3 海龟

著名的“活化石”——海龟,是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古老物种。世界现存的7个海龟物种中,中国海域内分布着5个物种,分别是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许你会问了,这5种濒危海洋生物中,我们最熟悉的海龟怎么也面临濒危的境况了?根据近年来的海龟调查显示,许多历史上曾有海龟记录的地点已很难发现海龟。

目前海龟的主要威胁有:人类活动导致的产卵地萎缩、非法捕获、塑料等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繁殖后代性别比例失调和食物减少等。

4 中国鲎

鲎同样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已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4.5亿年之久,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早2亿多年,经历多次物种大灭绝而幸存至今。中国海域内有中国鲎和圆尾鲎两种,大多分布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因为所谓的食补作用,鲎遭到人们的过度捕杀,数量急剧下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中国鲎被列为“濒危(EN)级别”。

目前中国鲎的主要威胁为:过度捕捞和利用、栖息地破坏、人为干扰等。

5 儒艮

寿命可长达70年以上的儒艮,是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多出入于离岸不远的海草床或者河口区域,每天要消耗45千克以上的水生植物。儒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目前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目前儒艮的主要威胁有:船舶撞击、渔网缠绕、海草床严重退化导致栖息地萎缩。

我们能为保护海洋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灵做些什么?

1 选择食用可持续海鲜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度捕渔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危害,一些机构会发布“可持续海鲜消费”名单,列明哪些鱼可以食用,哪些鱼的产量较低最好不要购买食用。包装上带有“MSC”标签的就是可持续海鲜产品,表明这个海产品是遵循可持续的原则进行野生捕获或养殖的,并有一套可追溯的标准体系。

2 节能减排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海水升温,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还会导致海水酸化,许多海洋生物因此面临灭绝风险。平时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随手关灯等,都可以减少碳排放。

3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每年全球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对海洋造成污染。塑料不仅在海洋中难以降解,还会被海洋生物误食,或缠绕海洋生物使其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最终塑料会分解成微塑料,通过食物链最终回到我们的餐盘中。

如果你发现海洋保护动物被非法食用、购买及违法猎捕等情况,

请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举报。

保护海洋,刻不容缓!

编辑:文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