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

关点击注书法颜二(公众号shuzhai1833)

1.基本概念

执笔有一些基本概念,先要搞清楚。比如:单钩还是双钩?五个指头怎样分组?笔杆是倾斜好还是竖直好?什么是执笔的“深浅长短”?什么是虚掌?

1.1单钩还是双钩

第一个问题,这牵涉到两个术语:单钩和双钩。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1)

单钩和双钩

手指弯曲就成了一个钩。单用一个食指钩,称为单钩。如果用食指、中指一起钩,就称为双钩。

1.2五个指头怎样分组

要把毛笔抓住,不能只是钩,钩是拉过来,还要有一个推出去的力量来抵住,这么一拉一抵,两个一起,就是一组。人有五个手指,拇指和食指是一组,就是蓝箭头所指的地方,中指和无名指是第二组,就是红箭头所指的。小指通常就贴在无名指后面。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2)

执笔要领

1.3笔杆是倾斜好,还是竖直好

我们来看看毛笔的形状。笔头是一个圆锥形,笔心就是它的中轴,笔管是一个圆柱形,圆柱形也有一根中轴,当笔头装入笔管,本质上就是两个中轴连在一起了。所以,抓住了笔管,也就是抓住了笔心。当笔管运动,其实就是运动笔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唐代欧阳询《付善奴(善奴一个人)传授诀》这篇文章中说:“每秉笔(秉笔就是执笔)必在圆正。……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具备”。一个字要好看,就要顾及它的四面八边的安排。既然有四面八边,那就必然有一个中心。所以执笔准备姿势,就是把笔锋放在这中心地位上。

另一篇传为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以前给大家说过,张长史就是张旭,他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刚才欧阳询说圆正,张旭说圆畅,两人都强调一个圆字。

圆就是执笔的要求。

什么是圆呢?圆的特性,就是从任何方向看过去,都是一样的。

当我们执住笔管,要使前后左右,任何方向看过来都一样,这就是圆了,从数学上讲,也就是中轴线(或者说笔心)四面对称。相对于纸张来说,就是要垂直于纸面。这样一来,笔心向四面八边任何方向运动,就都是一样了。这个中心位置,就是正。

这是第一个定义:正锋。

简言之 正锋就是毛笔中轴垂直于纸面。 正锋时,笔心四面对称。

请各位注意,正锋是笔锋的中心位置,或者说是根本位置。执笔是用笔的准备姿势,执笔就是要把笔心处于这一位置上。不管你纸张处于什么位置,譬如纸张斜过来,那执笔也要跟着斜过来,以保持垂直。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3)

你看这张新疆七个星石窟壁画《修行图》,很多信徒在抄经,他们一手执笔,一手执纸(这个纸看起来有点像抄经用的贝叶),笔和纸还是垂直的。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4)

这是1958年长沙出土的西晋青瓷俑。反映古代校雠,就是校对书本。右边这一个拿书册在读,左边这一个拿笔写,汉代刘向《别录》说:“雠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你可以看到他的执笔姿势,还是垂直于纸面的。

要注意,很多人习惯了拿钢笔、铅笔的姿势,往往把笔尖向前伸出,造成四面不对称,改正的方法,你可以请别人来看看。你的笔管是否垂直于纸面,做到四面对称。

1.4什么是执笔“深浅长短”

深浅愿意指下水的幅度,是垂直方向的分寸,蓝色箭头下水较浅,红色箭头下水较深。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5)

长短是指横向伸出的长度。蓝色箭头伸得短,红箭头伸出长。如果我们把手放在圆点的位置上,就懂得深浅长短的意思了。或者通俗地说,执笔深浅就是高低,长短就是远近。这句话是唐朝大书法家孙过庭讲的。《书谱》中他说:“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就是说,执笔要讲深浅长短。

先说说深浅,执笔的深浅,就是抓住笔杆位置的高低。古代有一篇托名为卫夫人的著作,叫《笔阵图》,这么说:“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就是毛笔的总长是六寸。“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

唐代虞世南也说过:“笔长不过六寸,捉管(执笔)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真书一寸,行书两寸,草书三寸,但虞世南没有说从哪里开始,究竟从笔头开始算,还是从笔管下端开始计?这就引起了后人解释不同,其实相差并不很大。照虞世南的原文文章来看,他是从笔头开始计的。

简言之 写真书,执笔要低一点,容易控制笔锋。 写行草书,执笔要高一点,运动幅度较大。 执笔最高不超过毛笔长度的一半。 这是虞世南所说的。

还有一个长短问题,这是指横向的幅度,也就是远近。有些人执笔,不指弯曲,全部伸直,毛笔离掌心远。另外有些人执笔,手指都是弯曲的,毛笔离掌心近。这就是执笔的长短问题。其实太远太近都不好,适当,舒服就可以。

1.5什么是虚掌

就是掌心必须是空的,掌心空才能伸缩,如果你掌心是实的,那就抓死了,不能动了。以上五个问题,都是执笔的基本概念。

2.理论根据

历史上讨论执笔的文章,非常之多,究竟哪一篇最重要呢?第在第四、第五、第六课中讲到,王羲之的笔法,传授给智永、虞世南、张旭、崔邈,最后由韩方明记录下来了。这就是韩方明《授笔要说》中的五执笔。毫无疑问,《授笔要说》是最重要的理论文献。韩方明说:“夫把笔有五种,大凡管长,不过五六寸,贵用易便也。”执笔最重要就是方便实用。违反这一原则的方法,都是错的。

好,第一种。“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双指苞管,就是用两个手指包住笔管,也就是前面讲的双钩。五指共执,那就是要用两组手指。“其要,实指虚掌,钩擫yè讦jié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这句是讲口诀,实指就是手指有力,虚掌刚才讲过了,钩擫yè讦jié送这个将来再说。

照韩方明所言,执管法应该是这样的。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6)

双钩,五个手指分成两组,包住笔管。掌心是空的,是虚掌,手指要有力。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7)

这是执管从正面看

书法执笔的正确方法图(书法学习第一步骤)(8)

这是执管从背面看

韩方明又说:“世欲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这是批评单钩法,力量不足,“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单钩法虽然有解救的方法,但你不能老是去解救,所以说“使用不成”。他又说:“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批’妙无所加也”。还是双钩法好。

第二种叫“扌族”管,韩方明说:“第二扌族管,亦名拙管。谓五指共扌族其管末,吊笔急疾,无体之书,或起稿草用之。”就是说,这只是找草稿用的方法。没有什么体,当然不是书法家所用。既不是双钩,也不是单钩,五个手指又不分组,执笔的位置显然太高。这是缺点很多的执笔法。韩方明又说:“今世俗多用三指扌族管书,则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现在有些人还省事,只用三个手指吊笔,全无筋骨,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学。

“第三撮管。谓以五指撮其管末,惟大草书或书图幛用之,亦与拙管同也”。这和前面差不多,但不是吊管,而是抓住管末。

第四个,韩方明说“第四握管。谓撚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这个方法是一把抓,捏个拳头,用那个手臂的力量,帮助写字。“或云自诸葛诞,倚柱书时,雷霹柱裂,书亦不辍。”他说握管法,是从诸葛诞开始,他是靠在一个柱子上写字,这个时候一个雷打下来,那个柱子裂掉了,但是他书写没有停止。“当用壮气,率以此握管书之,”假如你胸中气势很盛、很壮,你就可以用这方法来写字。但韩方明给他一个评语:“非书家流所用也。”这不是书法家所用的方法,一句话就判了死刑。这握管法后来也有人用,韩方明说:“后王僧虔用此法,盖以异于人故,非本为也”。王僧虔是王羲之的族孙,大书法家,当时孝武帝也喜欢书法,自认第一,老是想谋害王僧虔,王僧虔只好用握管法来写字。这一来当然写不好了。以此避祸。韩方明说:“近有张从申郎中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

如果你到韩国参观乐安邑城民族村,可以看到这个场面,一个当官的口授,一个书记跪在地上记录,他用的就是握管法。

最后一个,第五个。“第五搦管。谓从头指至小指,以管于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有好异之辈,窃为流俗书图幛用之,或以示凡浅,时提转,甚为怪异,此又非书家之事也。”这一段讲得比较长,这方法也不好。首先你要注意,唐朝人对手指的称法和现代人不同。我们现在叫拇指,当时叫大指,食指当时叫头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现在相同。但中指也可以称拇指、将指。韩方明说这个搦管,和握管差不多,只是没有握成拳头,把毛笔放在后面四个手指的第一二节的中间,用拇指按住,所谓搦,《说文解字》说就是按。

本节要点:

执管,是最好的执笔方法。 要点:双钩、五指两组、实指虚掌。 垂直纸面叫正锋,是毛笔的中心位置。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把韩方明所说的五种执笔方法,都试验一次,以作比较。 试做深浅长短不同执法,看看对正锋有什么影响。找出自己最舒适的位置。

文章整理自视频黄简讲书法初级教程,用作学习交流,感谢黄简先生的无私奉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