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作者 | 枫火

本文为学院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1)

《档案》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纪实栏目,于2009年2月4日开播,现已成为北京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节目由一个讲述者(主持人)现场讲述和展示为基本形态,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首次披露国内大案要案、社会传奇、情感故事。节目融合了国外最新传奇探索节目和国内栏目形式,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新奇特"角度探索世界,找寻那曾经的真实所在和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

在2013传媒中国年度盛典中,《档案》荣获传媒中国年度影响力电视栏目称号,节目制片人吕军获得传媒中国年度十大电视节目金牌制片人称号;在2013两岸四地创意电视节目高峰论坛暨最佳创意电视栏目表彰活动中,《档案》获得“2013两岸四地原创电视社教栏目四小龙”的称号;在第四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颁奖盛典中,《档案》获得年度节目奖。

2007年上半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一个电视节目创意选拔活动《爱上电视》,吕军的节目创意在两千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在最后的评审答辩中取得第一。接着,方案变成样片,2009年初开播,从那个时候开始,《档案》节目开始它长达6年多的生命。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2)

《档案》制片人吕军

《档案》团队现在有80多人,吕军说,他们有着家一般的工作氛围。工作结束后,团队的成员常常一起活动,增加感情的同时,增加工作的默契。采访中,有他的伙伴路过,都喊一声“老大”,虽然称呼有一些江湖气息,但从中能听出他的团队有着不一般的默契与信任。他说“工作很重要,快乐的工作更重要。”这是他的左右铭,也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

《档案》节目不按事件发生的时间线性讲述历史,而是将事件按照故事的逻辑性进行编辑。他的团队做的就是将冰冷的数字/数据,或者是一片纸、一封信、一段录音/视频编辑成故事,再把这个有逻辑的故事呈现给观众。用讲述人 道具 场景的讲故事方式,比单纯的罗列资料等更有立体感,他们用这种方法,将这段真实的历史立体的呈现给了看的人或听的人。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3)

节目组工作照

《档案》从一个创意,被拍成节目,到现在成为品牌纪录片节目。节目的播放周期一直在变、专题一直在变,但是不变的是节目最初的坚持。他们坚持着最初的诉求“尊重历史、尊重人物、尊重事实,在讲故事的同时传递人性的真善美。”

当他们面对具争议的人物时,他们抱着包容的心态,客观地呈现真实。在世界级音乐大师迈克尔·杰克逊逝世之后,节目组做了《档案--迈克尔杰克逊终极揭秘》专题。他们在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身上,找到了被很多媒体忽略的真、善、美,让人们对这位音乐大师的关注,不只在那些争议或贬义的话题上,而把他的音乐才华、慈善举动等闪光点突显出来。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4)

《档案--迈克尔杰克逊终极揭秘》专题

2013年,节目调至每周三晚21:26播出。面对各大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的压力,节目组开始谋求改变与妥协,加入一些大众感兴趣的元素,如:秦汉和林青霞,张国荣、邓丽君……在像拍摄张国荣的专题时,张国荣的粉丝们知道《档案》要拍摄关于他的纪录片后,纷纷从各地将资料寄到节目组。在节目播放后,张国荣的全国粉丝会还曾包场放映这一期节目。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5)

节目录制现场

6年多的时间,让《档案》成为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成为众多节目模仿的范本。吕军认为节目被模仿,说明他做了一个能被大家学习的节目,“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创新,那将是死路一条。”他表示,现在的中国电视节目同质化非常严重,很多比较火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模式,少有创新的东西。他希望未来的节目类型能更加丰富。谈到是否会做新节目时,吕军提到曾经被邀请制作新节目,但是,他对那些并不感兴趣,因为自己“更擅长做纪录片”。

现在的他,正在思考《档案》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在的日常的《档案》节目,已经失去了‘活力’,用电视台的话来说,已经低于原来的水准”吕军说。他们现在也正在寻求新的改变和创新。

今年《档案》节目拍摄了《西藏》和《伟大的贡献》两个特辑。制作完成《西藏》历时8个月、《伟大的贡献》历时4个月。这两个特辑将作为系列节目播出,分别是6集和8集。和以往的每集一个专题不同,特辑将一个专题拍摄得更细腻,时间战线更长,历史呈现得更为丰满。在这两个特辑中,《西藏》历时55天,到西藏进行实景拍摄;《伟大的贡献》也同样走出了摄影棚,并运用历史场景在现等手法,重新演绎真实的历史。在《西藏》和《伟大的贡献》的尝试后,栏目组明年将启动《长征》和《解放战争》两个新节目。如果运作成功,这将是《档案》今后的常态化播放模式,也是节目新的生机。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6)

《西藏》特辑拍摄现场

档案传承历史精神(我们这样讲历史)(7)

《伟大的贡献》拍摄现场

对于节目未来的发展,吕军表示“过去《档案》一直忽略新媒体的推广效果,节目的观众更多的是历史爱好者,有一大部分人是中年观众群体”。他希望在今后能够让节目加强与新媒体或者视频网站的合作,开始重视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加大年轻观众的比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