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为何入秦(古人的权谋智慧)

范雎这个人你恐怕不太熟悉。

但睚眦必报这个成语你肯定听说过。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怒必报——说的就是范雎。

还有一句改变中国历史的话——远交近攻——是范雎说的。

范雎为何入秦(古人的权谋智慧)(1)

范雎是战国时代魏国中大夫须贾的侍从。

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

齐襄王闻听范雎有才,也许是出于真爱才,也许是为了拉拢,也许是为了离间,派人送了一些财物给他。

不管是为啥,范雎都很清醒,坚辞不受。并将此事告知须贾。

或者是须贾头脑不太清醒,或者是故意想弄范雎,回国后,须贾向丞相魏齐状告范雎私通齐国。

不管齐襄王是怎么想的,他的这个做法,后人用得很多,离间的效果也非常好。

现在也有很多人当着对方老板的面表扬其下属的。

如果遇到一个像须贾这样的老板,那就是好心帮倒忙了。

范雎随即被捕,吃尽了苦头,肋骨都被打折了好几根。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也就认命了,最常见的应对方式也就是喊冤或哀求。

喊冤或哀求多数情况下也没什么用。

范雎被打成这样还很清醒,他知道常规方式没用,他的办法是装死。

能装是范雎的第一个本事。

“装”也是上位者一个基本素质。

权谋家哪个不是戏精呢?

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本色出演,很多时候是需要扮演的。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当时很著名的公司做总裁的行政助理。

在一次商务谈判中,我把自己弄得很生气。

总裁见了,就对我说,你是个商人,在商场上,你的生气、高兴都是为做成生意服务的。

生意需要你生气你就生气,需要你高兴你就高兴,把情绪带到商场上,就不是合格的商人了。

回到正题。

影帝范雎装死成功。

魏齐大概吃过叛徒、奸细苦头,特恨吃里扒外的。

死了也不行,扔茅厕里,还不算完,往上呲尿,好好解解气。

一般人哪受得了这个,恐怕早露馅了。

范雎挺住了,忍是他的第二大本事。

龟能忍,活万年;

人能忍,成圣贤。

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忍辱也是上位者的基本素质。

装死不是目的,脱身才是目的。

这时候范雎的第三个本领派上了用场。

那就是忽悠。

他竟然忽悠看守把自己弄了出去。

具体怎么忽悠的就不知道了,晓之以大义?动之以财帛?还是打感情牌?

范雎逃了出去,化名张禄躲了起来。

躲着也不安全,得想办法逃出国去。

还得忽悠啊,这次忽悠的对象是秦国特使王稽,再次成功。

王稽把他带到了秦国。

快到都城时,对面来了一队人马。

范雎就问王稽:来者何人啊,排场这么大?

王稽也没看清,就说,好像是我们的穰侯魏冉。

范雎马上说,不行,我得躲起来。我听说,穰侯非常反感外国来的游士政客,他发现我非把我赶回去。

范雎刚藏好,穰侯就到了,简单寒暄两句,就问王稽,没有什么游士政客和你一起来吧?

没有就好,这种人最讨厌,只会出歪主意。

穰侯走后,范雎立即对王稽说,我得藏远点。

王稽有些纳闷,穰侯都走了,你还藏什么?

范雎答道,我听说穰侯足智多谋,就是反应都点慢,他一会儿寻思过味来,肯定会回来搜查。

果不出范雎所料,一会儿穰侯确实回来搜查了。

所谓的料事如神,不过是掌握了较全的信息而已。

范雎是个有心人,所以才会主动去收集有用的信息。

逃到秦国也不是目的,他还要施展抱负。

还得忽悠啊,这次忽悠的是秦王,当然是成功了,得到了重用。

并帮着秦王废掉了太后,罢免了穰侯,把权力收了回来。

范雎也成了丞相,被封为应侯。

大权在手,自然要快意恩仇。

还没等范雎动手呢,冤家对头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须贾来出使秦国了。

又给范雎带来了忽悠的机会。

他穿了一身破衣服去见须贾。

须贾很是意外,老范你没死啊,实在对不起,让你受苦了,你怎么样啊?

你看我这样像好的样子吗?给人家当佣人呢。

弄得须贾一脸不好意思,留下范雎喝酒,还送给他一件奢侈品——皮大衣。

喝酒闲聊的时候,须贾提到,要是有人给我引荐一下应侯张禄就好了,现在大事都是他说的算,我出使成功与否,就看他的态度。

范雎忽悠到,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虽然低贱,但我家主人和应侯关系好,我陪你去,帮你引荐。

两人到了丞相府,范雎对须贾说,你先等等,我去通报一声。

须贾等了很久也不见范雎出来,心里想这小子不会骗我吧,他可能根本够不上应侯。

就去问门童,刚才进去的那位范雎先生怎么还不出来啊?

谁?范雎?不认识,刚才和你一起来的那个人是我家丞相张禄。

额滴神,须贾当场吓傻了。

站不住了,跪着爬进去请罪。

此时的范雎早已一身丞相官服,高高在上,你这孙子,你之所以还活着,是刚才你还有点故人之情。

有这么点香火情在,范雎没杀须贾,但是仇不能不报。

把须贾像拴牲口一样拴起来,在马槽前吃饲料,并请各国使者来观摩。

羞辱够了后,对须贾说,回去跟魏王说,把魏齐的脑袋给我送来,不来我要屠了魏国。

送来了没有?

没有。

是魏王很仗义吗?

当然不是。

是魏齐听到信跑了。

这一跑就是七年。

范雎估计这期间没少打听魏齐的去向。

终于知道了魏齐躲在赵国平原君家里,平原君赵胜是战国四君子之一,赵王的叔叔,是那个时期的大佬。

范雎可不管你是不是大佬,该弄就弄。

他邀请平原君来秦国访问,来了就扣下了。

通知赵王拿魏齐的脑袋来换你叔。

你别说,魏齐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又跑了。

他找到另一个战国四君子信陵君,求他帮忙逃往楚国。

君子也要讲利害,为了你个下野的魏国丞相,得罪如日中天的范雎,明显划不来。

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我Over,死了也不行,赵王还是派人割下了他的脑袋,送往秦国。

快意恩仇,大丈夫本色,与度量无关。

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该出手时就出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