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是山画水如水(画里有话逢山开路)

画山是山画水如水(画里有话逢山开路)(1)

图①:连接云南和贵州的北盘江第一桥,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为世界第一公路高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画山是山画水如水(画里有话逢山开路)(2)

图②: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玉龙镇村民骑行在“溜索改桥”后的新桥上。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画山是山画水如水(画里有话逢山开路)(3)

图③:近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上的贵南高铁银坡河特大桥节段梁全部架设完成,工作人员在进行架梁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交通运输提出了多项任务要求。近期,湄洲湾跨海大桥、贵阳摆狮头特大桥、钱塘江新建大桥等重点桥梁项目顺利推进,“桥梁大国”的未来图景令人振奋。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桥梁建设距世界先进水平至少差50年,建一座武汉长江大桥都要“举全国之力”。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拥有超过100万座公路和铁路桥梁,在世界最大跨径的前十座悬索桥、斜拉桥、钢拱桥,以及前十座最长跨海大桥中,中国均占了一半以上。

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变天堑为通途,“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一张闪亮名片。这背后体现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我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有人会问,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桥?中国的桥梁是为人民而建,无论是几十万人的县城,还是几百人的小村子。尽管按照经济效益来计算,在崇山峻岭、深川大河间修建桥梁并不“划算”,但要想发展,就必须跨越这些山川和河流。

山区的孩子们不用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渴望致富的百姓可以将自己的农货运往各地,一个个曾经与世隔绝的村落,有了振兴的希望。如今,高山不再是阻碍,海峡不再是隔阂,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了大江南北的城市乡村。

桥梁大师茅以升曾感慨:“人生征途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历史的道路从来不会只是坦途,会有重峦叠嶂,也会有激流险滩。只要我们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就能跨过山河大海,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刷新“中国跨度”!(闻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