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

来源:康美药业订阅号 11-14 11:37

黄煌,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1)

经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介绍说,“经方”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就是中医经典的配方、经验方。经方并非高不可攀。黄煌教授解释说,经方来源于古代老百姓的厨房,炖汤的时候放几位中药进去,是典型的生活医学。经方安全有效的特性为历代医家所公认,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非常突出,方小价廉的优势也相当明显。

黄煌教授介绍说,《伤寒杂病论》中的200多张经方中,约有100张沿用至今。从这100张经方中,挑选出了20张烹制简单、效果不错的“家庭经方”。比如秋冬季节孩子容易感冒,妈妈可以在家煮一锅“小柴胡汤”。隔两三个小时给孩子喝一次,等孩子出来汗,感冒自然好了。气血不足的女性到冬天可以煮“当归生姜羊肉汤”喝。操作十分简单,只需选适量的当归、生姜和羊肉一起炖汤即可。

黄煌教授提醒说,经方虽源于厨房,但它介于食物与药物间,不能当做食物来吃。有人冬天怕冷,天天炖当归生姜羊肉汤喝?这显然不合适。黄煌教授建议,身体出现不适,显现出症状时再用经方,身体复原后要停用。使用的剂量、次数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黄煌推荐的5个家庭经方:

桂枝汤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2)

组成: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红枣10枚。

煎服法:以水12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毫升,分3次温服。药后喝一碗热稀粥,并注意避风保暖。

功效:御寒健胃、增强体质、恢复体力。

适用人群:体质虚弱,消瘦、食欲不振等。各种大病以后,如肿瘤、手术化疗以后、出血、严寒、饥饿、产后等。

解说:桂枝汤,所用药物不过五种,绝大多数都是大家熟悉的食材或烹饪用料,如桂皮、生姜、大枣等。桂枝汤加上饴糖,就变成了小建中汤。很多孩子面黄肌瘦,没有胃口,挑食严重,且大便干结不畅,服用后往往胃口开,大便畅,面色也红润起来。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3)

组成:羊肉一斤,当归10克,生姜半斤。

做法:羊肉洗净,剁成小块,砂锅中放入足量的清水,放入羊肉后大火烧开后撇掉浮沫,放入当归及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煨,肉烂后加入食盐等调料,喝汤吃肉。

功效:温胃祛寒,养血活血。

适用人群:对于体瘦肤枯,面色黄暗憔悴,毛发稀疏易脱落折断,大便干结、痛经闭经的女性尤为适合。

解说:不少青中年女性常常出现面色黄暗憔悴、皮肤干燥、头发也干燥、易脱发、易折断,精力不济,体重下降,月经量也越来越少,仿佛一朵快要枯萎了的玫瑰,这时可以用当归生姜羊肉汤。

甘麦大枣汤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4)

组成:生甘草5片,大枣15枚,小麦一把。

煎服法:先煮甘草20-30分钟,放入小麦、大枣,中小火慢慢熬30分钟左右。候温喝汤吃红枣麦仁。

功效:疏肝解郁,安神助眠。

适用人群:对体瘦、紧张、焦虑、忧郁而失眠、头痛、胸闷的女性尤为适合。

解说:经方的用药经验早期来源于日常饮食的烹调。如甘麦大枣汤,即甘草、小麦、大枣三种,煎汤饮用甘甜可口,可以疏肝解郁、令心情怡然,常用于调理气郁不舒的胸闷、头痛、失眠、健忘、抑郁、小儿夜啼、年轻女性的痛经、癫痫等等,安全无毒,男女老幼咸宜。

五苓茶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5)

组成:肉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用法:(1)煎汤代茶:将上方加水300ml煎煮,去渣后当茶水饮用。(2)请中药房将上述组方加工成袋泡剂,沸水直接冲泡饮用。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

适用人群:对于体胖肉松软、经常口渴、大便容易稀溏、舌苔白润而有齿痕,体检有脂肪肝、痛风的中年男子尤为适宜。

解说:如今的中青年人,尤其是男性,集腹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于一身者特别多见,他们大多身体易感到疲倦、汗出多、头晕、身体困重感、经常口渴、大便不成形或易腹泻,肉多而松软,五苓散具有很好的健脾、保肝、降脂、利尿、降尿酸、减肥的功效。

可以加工成袋泡剂,每天开水泡服,调理数月,转氨酶、血脂、尿酸、体重等指标指数常常能逐渐下降,头不晕、口不渴、便不溏、体不乏,精力恢复,身心俱佳。

当归芍药散

厨房63种实用小妙招(厨房也有大学问)(6)

组成:当归1份、白芍4份、川芎2份、泽泻2份、白术1份、茯苓1份。

煎服法:按以上比例粉碎,每次3-5g,每天1-2次,用酒或米汤、酸奶调服。

功效:养血调经、美白祛斑。

适用人群:中年女性为多,面色黄,或有眼袋,或有黄褐斑,缺乏光泽;体型中等或偏瘦或偏胖。皮肤干燥。经常容易腹痛,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常痛经、月经量少、周期紊乱;容易头痛头晕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