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齐天大圣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这五百年是痛苦的五百年,也是难熬的五百年。孙猴子,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吃铁丸子!口渴了怎么办呢?喝铜汁水。经此一劫,孙悟空洗筋伐髓,铜筋铁骨加身。

可以说,一座五行山,压住孙悟空的心,也改变了孙悟空的命。然而,当唐僧受唐王李世民之托,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时,五行山却变成了刘伯钦口中,因大唐与鞑靼交界而得名的两界山。

如来佛祖翻手一掌的五行山,为何在五百年要更名,其中缘由绝非因国交界如此简单。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2)

五行山

五行山是如来佛祖一掌将孙悟空压下后形成的,为什么不叫“手掌山”,而非叫与手无关的五行山呢?因为五行山,实质上是如来佛祖五根手指幻化成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于镇压孙悟空的心。

其实最初佛祖的五行山并未将孙悟空压住,孙悟空本有机会破山而出。然而,如来佛祖将一道帖子,置于山顶后,便将孙悟空牢牢控在五行山中,这帖子上赫然写着观世音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础,是世界构成的基本元素,五行间相生相克。孙悟空为金(火),置身山中,便成了五行山中的一部分,想要从中挣脱难,想求死亦难。在五行初形成之时,孙悟空确实有机会逃出生天,然而“六字真言”却是真厉害,有关闭六道生死之门。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3)

“六字真言”中“唵”为诸天之门,“嘛”为修罗之门,“呢”为人间之门,“叭”为畜生之门,“咪”为饿鬼之门,“吽”为地狱之门。五行皆困,六门皆关,孙悟空被治得服服帖帖,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山中?

其实,孙悟空不能从五行山中出来,还因为心性未定,他只知道如来佛祖骗他,用山石将他压住,却不知突破五行山的奥妙却在“六字真言”。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何尝不是,很多时候身在其中,不明就里。

如果孙悟空能静下心来,想方设法将写有“六字真言”的帖子摘去,兴许能逃出来,不过作者绝不会让心猿定得如此容易,非得唐僧不可。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4)

两界山是李世民的人生分界点

唐僧在路过两界山时,幸好遇到猎户刘伯钦,不然就成了老虎口中美餐。当战战兢兢的唐僧,痛哭流涕着请求刘伯钦再送自己一程,却被刘伯钦拒绝了,理由便是国界不能跨越。看看,什么叫传统,哪里像现在的印度,全无半点领土意识,非要挑起是非!

其实文中对五行山改名两界山也作了交代,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5)

猎户刘伯钦说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服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

由此看来,唐王李世民经过征西、定国、称帝之后,便在唐朝边境定界,而这靠近西边的国界则正好处于孙悟空被压之五行山。与此同时,唐王李世民也曾到冥界一游,可谓起死回生,还魂而归,经历了人的生与死,也由此开始了信佛之路。

两界山,不仅仅是大唐与鞑靼的国界,也是唐王李世民的起死回生、贬佛到信佛的分界点。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6)

两界山是唐僧的佛道分界点

唐僧,原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后为状元陈光蕊之子。早年,父亲陈光蕊在赴洪州上任时为水贼所劫,并与母亲殷温娇分离,母亲为了留下血脉,将唐僧置于盆中,顺江而流,故又得名“江流儿”。

“江流儿”被金山寺和尚救起后,便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后得法号玄奘,玄奘法师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很快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迁移到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寺院中修行。后让外公殷开山出兵剿匪,为父报仇,陈光蕊也得以在十八年后,还魂担任了文渊殿大学士。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7)

唐王李世民得知玄奘为得到高僧后,便请他主持“水陆大会”。恰逢观世音菩萨奉如来佛祖旨意,选定为南赡部洲去西天取经的最佳人选,并赐袈裟、九环锡杖等宝物,后又与唐王李世民结拜为异姓兄弟,贵为御弟,一时风光无限。

当唐僧途径两界山时,遇到了最为重要的大徒弟孙悟空,三叩九拜之后,替孙悟空取下“六字真言”的帖子,救出美猴王。至此,便正式开启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之路,同时唐僧也开启了由凡僧向圣僧转变之路。

所以,两界山对于唐僧来说,就是佛道的分界点。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8)

两界山是孙悟空的定心分界点

无论五行山也好,两界山也罢,对于孙悟空来说,刻骨铭心实不为过。孙悟空无时无刻不想逃脱五行山,毕竟镇压自己五百年,什么日久生情是不存在的,囚犯会对监狱产生好感吗?

在被镇压之前,孙悟空可谓个性张扬,唯吾独尊,闹天宫、毁蟠桃、偷仙丹、斗众仙,哪一样都不是小儿科,站在仙界角度来看,任何一条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后来在西天如来佛祖的帮助下,才将奉行强者为尊的齐天大圣压于五行山下,镇以“六字真言”。

在五行山中,孙悟空原本的个人主义渐渐被磨灭掉,长期的吃铁喝铜,也让自己心渐渐定了下来。在被唐僧救出五行山后,孙悟空即使对肉眼凡胎的唐僧心怀不满,却也没有恩将仇报。后在,紧箍咒的约束下,更是明白一个道理:想要生存,想要自由,必须学会妥协,以退为进,硬闯是要讨苦吃的。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9)

孙悟空追随唐僧后,对待妖魔鬼怪也不再是常用的一棍打死,而是能找到帮手找帮手,能找源头找源头,不再一个人干到底,所以后来的西天路上,孙悟空并没有显示出先前大闹天空,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

孙悟空在两界山之后,借金翅大鹏灭如来威风,利用金池长老烧观世音禅院,用金角银角下凡让太上老君难堪,也通过各下界妖怪的秘密“团结”了各路神仙,甚至还与镇元子大仙结拜兄弟的“美事”。

五行山改名两界山,对孙悟空来说是好事,不仅助其脱困,还走上了一条成佛的“康庄大道”。

明朝时期的长白山(五行山变两界山)(10)

所以,两界山是孙悟空定下猿心,获得新生的分界点。

由此看来,两界山,不仅是大唐与鞑靼、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的地界划分点,李世民由贬佛到信佛,唐僧从凡僧到圣僧,更是生与死的分界点,人心两重境界的分界点!

年轻时,以为与相爱的人分手,便是生离死别,可爱情终究死不了人的;工作时,以为没有讨好领导,而会被排挤,殊不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年长时,以为父母需要的金钱,只要父母衣食无忧即可,殊不知父母更需要陪伴。

其实,人人都需要会经历两界山。人人也都需要翻越两界山,凡事不强求,淡定应对,只有翻过两界山,我们才能成为真正自我。

文/轩羲十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