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做法(怎样做好高校第二课堂)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做法(怎样做好高校第二课堂)(1)

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东北财经大学供图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而与逐年增长的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相对的,是依然存在的“中国式就业”顽疾——“就业难”“人才荒”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依旧严峻。

既然是顽疾,背后的原因自然错综复杂。但对如今的高校而言,却始终有一道绕不开的考题——如何让大学生的“花拳绣腿”变成走入社会的“真才实学”?

今年24岁的王重阳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研一学生,他告诉记者,他曾经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一度认为除了读书,自己没有其他的出路。但如今,不仅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多了,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更加清晰。他坦言,这一切的转变,离不开几年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经历。

“第二课堂”真的无趣、无益、形式主义盛行,如同“鸡肋”吗?“第二课堂”与学生在校“主责主业”的矛盾如何平衡与把握?它究竟能为高校人才培养纾困解难带来多大的帮助?我们试图在东北财经大学寻找答案。

“多选”效应——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年33岁的孟令峰,是互联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至今,这已是他创办的第三家公司。而让他与创业结下“不解之缘”的,正是当年校园里的“第二课堂”。

在孟令峰初入大学之时,创业还是个“新鲜词”,不像如今这般火爆。他对创业的认知也仅来源于书本上的“世界500强”案例和一些电视节目。

一次偶然的机会,孟令峰参加了一场名叫“激情创业沙河口”的讲座,虽不知创业为何物,但这次经历,却成了改变他人生的转折点。

“学校邀请了两位创业青年,给我们讲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故事。”孟令峰回忆,“当时感觉他们的故事很新鲜、很励志,能感受到自己创造一份事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有了兴趣也就有了想要继续了解的动力。此后,孟令峰时刻关注着与创业相关的各种活动,不放过一丝学习的机会。不管是论坛讲座,还是外出走访,“第二课堂”不仅打开了孟令峰对“创业”这个词的认知大门,更让他坚定了未来的创业信念。

在孟令峰看来,大学生的专业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标签,但这个标签并不一定代表未来的就业方向,他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告诉记者,在大学,第一课堂一定是与专业相关的,如果只专注于第一课堂,那就会限制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对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或对未来缺少规划的学生来说。

学化工的,不代表不能去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学文学的,不代表不能成为会计师。而“第二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兴趣,积累经验,发现更多可能的地方。

王重阳自打小学开始,就有一个很明确的任务——好好读书。对他来说,大学,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读书。至于毕业了怎么办,他没想过。“我之前就是一个‘书呆子’,除了读书、读书、接着读书,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还能干什么”。

改变他的,同样是“第二课堂”。

当王重阳作为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站上三尺讲台时,他发现,自己不仅可以完成这样一份工作,甚至还能胜任“老师”这个角色。

随着他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种未来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得多了起来。

“比如有的活动需要我来撰写一些校园文章、活动主持词,我发现我不仅擅长写作,还很喜欢。那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尝试去从事一些文化传播类的工作呢?”

对王重阳来说,“第二课堂”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他,引导他去发现以前自己未曾发现的爱好和特长,从而真正地认识自己。

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冯子雄,现就职于小米北京总部。对此,他也有同样的感受。

他向记者分享了一则身边的案例。有一年迎新,他恰与一新生父母同乘。车上,父母抱怨道:“这孩子太内向,能不能多参加一些校园活动?”他想着,那就让学弟跟着自己做海报吧,也是一门手艺。

没想到,学弟从此爱上了设计海报,一发而不可收。由于技艺高超,他的作品遍布校园,十分抢手。凭着这手“绝活儿”,他现在也获得了到小米实习的机会。

“事实证明,‘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让他们在择业期更从容。”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隋晶说,“同时,‘第二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已知兴趣领域继续深耕,为以后就业增添底气。”

平台效应——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要说“第二课堂”对孟令峰的帮助,远不止把他“领进门”这么简单。

在立志创业后,为了“恶补”创业知识,孟令峰每日奔波于专业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废寝忘食。

大二那年,他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参加了大连市最具创业潜质大学生选拔赛,并成为入选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让他有幸能够出门拜访那些“活在书本里”的商界大佬、创业精英,向他们取经求教。孟令峰回忆起来,至今仍感觉受益匪浅。

一年的时间里,他跟着师兄师姐们先后拜访了80余名企业家。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拜访模式,每拜访一位,就让这一位给他们推荐下一位,以此类推。多年后的一天,创业刚刚起步的孟令峰遇到了融资难题。他来到北京,希望得到国内一线基金的支持。但无奈人生地不熟,处处碰壁。一筹莫展之际,他回想起了当年的这段经历,那时候的拜访经验不是正好适用于现在的自己?

于是,他用当年积攒下来的人脉,辗转见到了北京第一位投资人,他相信有一个就能有十个、百个。此后一年,他往返北京、大连77次,最终成功渡过难关。

为了让自己的所见所闻影响更多的人,在大三时,孟令峰创办了东北财经大学首个“创业协会”。创办社团本是一件“麻烦事”,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的“创业协会”创造了全校有史以来社团成立的最快纪录。

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孟令峰的“干劲儿”更足了。因为有了搞活动、办比赛的“主动权”,“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汲取营养。同时,还能聚集起一批像他一样有志创业的青年,互相学习,共同奋斗。

去年,孟令峰被聘为东北财经大学兼职团委副书记,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他看来,这是他对母校、对“第二课堂”的一次回馈。作为受益者,他希望更多的学生也能从中受益,在这个难得的平台上,抓住机遇,收获成长。

吕惠子是东北财经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与其他人不同,她一早就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我就是想进华为!”

可这个想法在当时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她解释道,她的竞争者,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的,还都是硕士学历,拿什么跟他们比?更何况,她的专业是物流管理,跟自己想从事的市场营销“八竿子打不着”。

那怎么办?市场营销这样的岗位,只闷头看书自然是不够,吕惠子便把目光投向了“第二课堂”。小到辩论比赛、主持人大赛,大到“挑战杯”“创青春”等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这些“真刀真枪”的实战,不仅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更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次创业比赛,吕惠子参与了有关市场营销的项目。原本以为市场营销既是与人打交道,那能说会道即可,但其实不然。市场营销还需要用到很多专业课本之外的东西,比如,如何做商业策划案、如何做客户画像、怎么融资、什么是商业模式管理,等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都要掌握。

她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次经历,她不会知道市场营销还要学这些,不会有自己主动学习知识的需求,更不会有平台和机会去接触各个专业领域。

这样的平台多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自然也就驾轻就熟。在当年的“华为销售精英挑战赛”上,吕惠子从校园海选到京津东北赛区再到全国总决赛,一路过关斩将,进军全国八强。这也就意味着,她已经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华为面试通行证。

在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娄道凯看来,现在的大学里不缺少人才,缺的是“伯乐”。学生能够找到就业方向只是第一步,还要有能让他们在已知方向学习、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而“第二课堂”正是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实践效应——绝知此事要躬行

曾经,孟令峰问过自己的专业老师,同时也是MBA课程老师一个问题:在学校本硕连读工商管理专业和MBA有什么区别?

老师答:“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是有区别的,但更重要的区别是人。”

见孟令峰一脸疑惑,老师进一步解释道:“一些完全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来上这个课,和一群有经验、在商场打拼多年,带着问题来听课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孟令峰大悟,这背后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赵枫表示,对于“第二课堂”,经常有人持质疑态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精力放在了“第二课堂”,那专业知识还有精力钻研吗?这岂不是不务正业?

但事实并非如此,“第二课堂”的实践经验,本质上是为“第一课堂”服务的,它可以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样,“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互不矛盾。

今年硕士毕业的杨础瑞,是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他颇有感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础瑞认为自己的专业犹如“空中楼阁”,有些空洞。因为,当时跨境电商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大学生很难接触国际经济贸易,见都没见过,也就有一点“纸上谈兵”的感觉。

杨础瑞说,类似这样的财经类专业,在课堂上普遍缺少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内容,那“第二课堂”也就成了难得的实践机会。

杨础瑞第一次外出实践是在大三时,彼时辽宁自贸区刚刚获批,他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大连港参观学习。在大连港,他看到了港口和海关的运作模式、海关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还有一些贸易活动、贸易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第一次把所见和所学“对上了号”,觉得很新鲜,也很有意义。

当然也有“对不上号”的,“很多东西特别复杂,当时也不懂”,这让他发现了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差别”。原本打算“本科毕业了就工作”,现在看来不行,对国际经济贸易杨础瑞要补的课还很多,还要继续学习下去。只在学校学习也不行,得多出来实践,在社会中学。他打算,研究生毕业了继续读博士,希望以后能为家乡大连,为辽宁的发展振兴作贡献。

在吕惠子看来,“第二课堂”的实践经历是一个让学生褪去“学生气”,逐渐由“校园思维”向“社会思维”转变的过程。

她向记者分享了一则案例。一次,吕惠子和她的小伙伴们带着创业项目信心满满地找到投资商,希望能得到支持。投资商问了几个很基础的问题,却没有人答得上来,项目也就此夭折。吕惠子事后分析,问题出现在双方关注的重点不同。“我们关注的是创意,投资商关注的是落地。即使我们认为成熟的项目,在投资商看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她进一步解释道,以自身感受为例,学生坐在教室里闷头搞创新,难免会“想当然”,没有实操,落地自然无从谈起。再者,学生理论钻研得久了,有时会“眼高手低”,总喜欢关注一些“高大上”的概念,越“高深莫测”越好,以示博学。殊不知,再“牛”的概念也是由最基础的理论组成。

这样的现象同样会出现在职场上,很多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初,如若领导安排“稍有不妥”,便会心生不满:我是大学生,我在学校里那么优秀,为什么让我干这些打杂的活?于是,深感“珠沉沧海”“怀才不遇”。

但上述案例让吕惠子明白,任何“独当一面”的人才都是先从“打杂”干起的,就如同再“高大上”的创意都离不开基础的理论支撑一样。所以在面临同样“境遇”之时,吕惠子要做的就是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吕惠子告诉记者,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想跨过这道鸿沟也并非一日之功。只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一盆盆“冷水”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不足,逐渐将这种“理想化”“学生气”的思维褪去,更贴近业务本质和社会现实思考问题。否则,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求职就业,都会事倍功半、南辕北辙。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课堂”的作用不言而喻。

“改革”效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校园里,文体活动普遍都很受欢迎,热闹非凡,原因在于有趣、好玩。而讲座论坛或志愿服务类活动与前者相比就冷清不少,门可罗雀,原因也很简单,无趣,不好玩。

由此,一些学生和老师对“第二课堂”便产生了偏见:要么,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不如自己看书学习;要么,枯燥乏味,“走形式”听报告,去了也是玩手机、开小差。这便给高校“第二课堂”提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育人”与“乐趣”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既乐在其中,又能“满载而归”?

相信每位老师都信奉着一句“至理名言”:学生一届比一届难带。东北财经大学团委副书记韩非的感受是,“学生一届比一届品位高”。当“第二课堂”的“旧酒”难以满足学生们日益提升的口味,上述“偏见”也就成了事实。破解之法,唯有改革。

怎么改?韩非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第二课堂”的改革心得——

首先是扩大覆盖面,既要覆盖学生,也要覆盖活动。一定要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拉郎配”这种现象——管你感不感兴趣,先把人拉来再说,恨不得整个学院的学生都去参加一个活动。应该把“必修课”变成“选修课”,把“单选题”变成“多选题”,学生和“第二课堂”是双向互动关系,学生可以自选感兴趣的活动参加,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可供选择的活动,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其次,是要让活动系统化、常态化、品牌化。如果每年组织一次志愿服务,一次俩小时,草草了事,学生谈不上能有什么收获,更像做任务。在东财,我们把志愿服务定期定点、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整合到一起做成体育文化节,舞蹈比赛、合唱比赛等文艺活动做成大学生艺术展演,每一系列的活动贯穿全年,让学生可以长期、稳定、持续地参与其中,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当然,也不能单纯追求数量,重点在质量,活动本身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以讲座类活动为例,如果找的都是学生没听说过的授课嘉宾,他自己心里就会“轻视”。这些年我们常年会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知名学者,组织了像“之远讲堂”“师语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效果很好,学生“挤破脑袋”来参与,站着也要听。

活动“档次”上来了,吸引力也就上来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应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杨础瑞告诉记者,曾经自己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差的人,但是在今年,他主动报名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这是多年来参与“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给他带来的改变。

同样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的,还有今年22岁的金合志。大三时,他参与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那时的收获让他印象深刻。

他回忆,有一次运动会,一个比赛项目是组织孩子们打篮球。第一个环节是拍球,拍够50次后运球,最后是投篮。可是他负责的那个孩子一直拍不够50下,看孩子可能有困难,金合志说,差不多就行了,咱们进行下一环节。可孩子不听,必须要拍足50次,哪怕其他孩子都去玩别的了,他依旧在拍篮球。

“很多时候,遇到困难我都会对自己说,差不多就行了。但是面对同样的情况,连一个小孩子都知道坚持下去,我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金合志感叹,从那之后,“差不多”三个字就被他从他的字典里删除了。

对于“第二课堂”讲座,工商管理学院硕士学生王凯铭原本是持“偏见”看法,但他坦言,用心参与过后,确实会有别样的感受。

在他看来,“第一课堂”传递的是“硬知识”,可能当下就能用得着,也“看得见”。“第二课堂”更像是“软知识”,既不一定在短时期内用得上,也看不见、摸不着。但这些“软知识”是“雁过留痕”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和体悟。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这些知识是隐形的财富,是人生智慧。他觉得,这才是“第二课堂”最大的魅力。

今年大三的依帕热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一堂书法讲座让她爱上了原本并不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此后,诸如国画、京剧、历史等与传统文化沾边儿的活动她都会参加,用她的话说,是欲罢不能、“越陷越深”。在业余时间,她还买了笔墨纸砚,练习书法,把自己的作品和心得讲给身边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小伙伴,成了一名传统文化的“义务宣传员”。

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课堂”这张“成绩单”既是在考察学生,也是在考验高校。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活动想要“蒙混过关”“滥竽充数”,学生自然不买账。反之,活动“货真价实”,也就会让学生纷至沓来,让育人润物无声。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毕克贵告诉记者,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第二课堂”的“供给侧改革”,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致化,切实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把“第二课堂”这块“招牌”擦得更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