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

“网红是一种寿命极短的文化现象,如同昙花一现,又包罗万象。有时候,红的是土,有时候红的是潮。”

01命名的原理

当我们准备来探讨“土味文化”和“潮流文化”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为什么是“土”,为什么是“潮”。对于符号学体系最为人诟病之处,便是“名”和“实”之间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为什么叫这个名称,经常被人曲解为:“因为人要它是这个名字,所以就是这个名字。”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唯名论》,亦,把符号等值于事物本体。实则不然,符号与事物之间是包含关系,而非等值关系。并且事物是无法被“名”完全等价的。因为当我们使用语言来圈定某个事物的时候,语言发挥功能的不是“语言”这个表层结构,而是构成语言的内部秩序,即“意义空间”。也就是,哪怕是人类对某事某物进行命名,也不是自由的,这种不自由是一种在命名之前就被预设了的心理状态。“命名”必然被潜意识中的倚重所左右。而这种倚重又会被“意义空间”所捕获。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1)

图片来源网络:经典唯名论:白马非马

任何一个字词背后,都会携带着一个不可见而实际存在的意义空间。这个意义空间便是事物得以被字词所囊括的保证。语言所定义出的“名”,对接了事物的意义空间,或者是赋予了事物意义空间,进而开辟出了位于实在之上的符号结构。当一个事物被命名之后,该事物实际上就从不确定性转入确定性,从不可知变为可知。即便事物本身所指称的事物是不可知的,比如克苏鲁文化中的各种不可名状的神灵,如尤格·索托斯,阿撒托斯,奈亚拉托提普等等。它们虽然本体是“不可被直接观察,不可被直接感受”的,但是因为有了命名,我们得以把这种不可知不能知的事物化为可知,可记录。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2)

图片来源网络:克苏鲁神话中的神“阿撒托斯”

通过这一系列看似复杂,实际上不过是一瞬间就完成的“命名”工作,人类得以不断地把实在的未知的新事物搬运到符号体系中,使其遭到奴役,被人所控制,褪去神秘外衣,变为可知。这一步工作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千百年来无数人乐此不疲。也正因为“命名”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在日益庞大臃肿的科技世界中获得清明。借助“命名”,我们得以不断区分事物,而区分出来的事物又通过意义空间使得人和人之间可以发生交流沟通。

而对于过去的词汇我们或许无法进行深入分析。因为意义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相同的“词语”在某些时期的意义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性的意义,只不过是当下的人类群体愿意接纳,且愿意广泛使用的表现。如最典型的“哲学”一词,以前指代哲学思辨活动,如今却被用来揶揄男性之间的亲密行为。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3)

图片来源网络:“哲♂学”

过去的诸多词语,如若我们深入研究,积极考据,也可自茫茫历史之河中慧眼识珠,找到那些少有人关注的隐秘。而“网红”,“土味文化”,“潮流文化”这些词语则是诞生于新时代的词汇。所以我们得以直接对其分析。

02元素论

从“命名的原理”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网红词语背后同样存在着意义空间。且由于这些词汇并不是原生字词,即词语本身并非原创的,无中生有的。这些字词是派生的,衍生的,是现代人组装词语而形成的新词语。于是这些词语便具备了原生的意义空间,且其意义空间既是继承,也是拓展。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4)

图片来源网络:近期热梗“我是云南的”

“土”,“潮”是两种元素。严格来说,“土”是大地,是土地,是土块,土石。“潮”是潮湿,是潮水,是涨潮落潮。前者是土元素,后者是水元素。这是这两个字词最开始被划定的意义空间。我们也可以粗暴地称之为:元意义。土随处可见,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乃至于我们对其熟视无睹。没有人会刻意去强调自己正站在巨大的土上面。而潮虽然是水,却是水的特色现象。潮是具备时间性,规律性的。潮并不是恒定在此时此刻的静态事物,而土是。潮是带着节奏的,存在出现和消失交替的动态呈现。土,并不稀奇。而潮,有时难得一见。

这时候,我们好似拿捏了“土”和“潮”被命名之时的意义空间,一个派生的,衍生的,由此及彼的意义空间。“土”,即无趣的,缺乏变化的,随处可见的,不存在规律(或技术力疲乏),简单的,静态的,审美普通的。“潮”,则是指创造性的,使惊喜的,稀缺的,难得一见的,规律性的(或具备高技术力),丰富的,具有审美的,动态的。我们仅仅凭借这两个字词,我们基本上读取了“土味文化”和“潮流文化”两个更详细的字词的意义空间。

03土味文化和潮流文化

“土味文化”难入心,“潮流文化”更新快。但凡“土味文化”,皆是稀松普通,难以让人耳目一新。哪怕是老八秘制小汉堡,你的寒王精神小伙,窝窝头一块钱四个之流的“顶级网红现象”,也不会使得人们以喜爱和尊敬的姿态去传播。“精神小伙”在无数次的传播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嘲讽戏谑的意义。人们传播“土味文化”,并非处于热忱和感触,而是以一种看“猴戏”的主人心态在玩弄。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5)

图片来源网络:“精神小伙”

“潮流文化”则大大不同。因为其本身便突破现有的符号框架,突破人们当下的认知,所以会产生“新奇感”,“新鲜感”。譬如“国潮”,譬如“嘻哈”,譬如“国产修仙”。这种新奇的刺激会使人获得全新的体验和满足感。人们传播“潮流文化”,乃是一种尊敬的,分享的,互相学习的心态,这比起“土味文化”来说更是天地之别。但是也正因为“潮流文化”本身便是消灭旧的无趣的文化而来的,所以其宿命也必将是被新形式的“潮流文化”所代替。

乡村网红推荐(网红土出特色则潮)(6)

图片来源网络:近几年来流行的“国潮文化”

但是“土味文化”和“潮流文化”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土味文化”一旦被广泛传播,变得人尽皆知,则好像是“潮流”一般。人们争先恐后地模仿,并非出于喜爱,而是出于对滑稽事物的戏谑。所以这时的“潮”只是一种“嗨”,而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认可和接纳。“潮流文化”如果失去了其稀缺属性,变成烂大街的事物,则因为广泛传播,使得其不再“难得一见”,也就渐渐丧失了其新鲜感,泯然众人的后果便是补充入“土味文化”的意义空间中。如此,就完成了“土变潮,潮变土”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