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

加拿大一枝黄花、鳄雀鳝、福寿螺、水葫芦等生物破坏生态环境屡登新闻,外来入侵物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全国边境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也呈现出种类批次增多、蔓延范围扩大、危害加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农林生产和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高达670余种,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预防和管理,强化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在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扶桑绵粉蚧因其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发生危害隐蔽,抗药性强等特点极易暴发成灾,在2010年被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什么是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1)

扶桑绵粉蚧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图片来自网络)

扶桑绵粉蚧完成一个世代需经过卵、若虫、预蛹、蛹和成虫五个虫态。成虫、若虫虫体椭圆形,活体通常淡黄色至橘黄色,背部有一系列的黑色斑,全背有微小刚毛分布,体表被白色蜡质分泌物覆盖。其生活周期为23-30天。扶桑绵粉蚧营孤雌生殖,生殖力强,雌成虫可产500-600粒卵,每年可发生10-15代,卵粒呈圆形,颜色浅黄。据调查,被扶桑绵粉蚧粉蚧为害后的棉花减产40%以上,部分田块可能绝收。棉花收获离田后,粉蚧转移到田间其他寄主上活动。通过空气气流进行短距离扩散,也可借助水、床土、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扩散,粉蚧以低龄若虫或卵在土中、作物根、茎秆、树皮缝隙中、杂草上越冬。

扶桑绵粉蚧危害有多大?

扶桑绵粉蚧是多食性昆虫,而棉花植株是其最佳寄主,棉花的整个生长期都有粉蚧危害,且世代重叠,各虫态并存。对棉花的危害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幼虫和成虫的口针刺吸棉花根茎叶的汁液,让植株生长矮小,棉桃过早脱落,严重时棉叶完全脱落,二是在棉花被粉蚧侵害部位如棉株顶尖、茎部上堆积白色蜡质物质。三是扶桑绵粉蚧排泄的蜜露引诱蚂蚁的剧烈活动,导致棉花为害部位滋生黑色霉菌,影响棉花光合作用,生长受抑制。四是粉蚧易转移扩散,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使其迅速扩散到新地区,不断扩大危害范围。五是高温低湿有利于扶桑绵粉蚧的迅速繁殖,增加危害程度。

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2)

扶桑绵粉蚧对棉花的危害(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防治扶桑绵粉蚧?

幼龄粉蚧活动能力强,可较长距离爬行。成虫有粉状蜡质覆盖物,药液不易直接进入体内,抗药性强;粉蚧具有黏性,可以附着于农机具、动物、棉农和普通人身上,并随着他们的移动而传播。由于上述诸多特点,在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粉蚧消灭在初入侵阶段。因此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有如下方式:(1)严格检疫:严禁将带有扶桑绵粉蚧的种苗调往未发生地区。(2)调查和监测:对未发生区开展调查监测,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和灭杀。(3)化学防治:发生区可施用丙溴磷、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蚧虫净等药剂进行防治。(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尤其是寄生蜂)被认为是自然控制扶桑绵粉蚧的关键手段。

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3)

工作人员在棉田进行调查监测(图片来自网络)

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4)

寄生蜂防治(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我国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3000多千公顷。扶桑绵粉蚧可以通过交通工具与贸易材料携带作远距离传播,尤其是花卉、苗木的非法调运,一旦传入棉区定殖,将对我国棉花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直接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防治防控扶桑绵粉蚧保护我国棉花产地安全刻不容缓!

作者:唐真真(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棉花安全生产简报 保障棉花生产安全(5)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