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

文丨卿心君悦

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死了,死在战场上。

在闭上眼睛之前,他忍着剧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里取出一个荷包,紧紧地握在手中,最后放在了胸前。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的多尔衮在想什么,只看到了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

对于多尔衮的死,最高兴的是福临,他终于不必再受制于人。而最难过的,则是与多尔衮纠缠了半世的大玉儿。

只不过大玉儿的悲痛中,也掺杂了或多或少别的解脱,毕竟多尔衮死了,再也没有人威胁她儿子的皇位了,而她也不必在情人与儿子之间费力周旋。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3)

多年前看《孝庄秘史》,一直为多尔衮与大玉儿之间,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悲剧,意难平,为他们因立场不同而走向决裂的结局,感到悲哀。

如今重温这部剧,遗憾感依旧,不过却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看到多尔衮临死前的微笑,看到那个沾满鲜血的荷包,我突然明白,多尔衮的死,不是意外,是他故意为之的结果。

究其缘由,这是他给大玉儿最后的爱与成全。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4)

“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是多尔衮一箭双雕的谋划。

这个想法,是在福临大婚亲政之前,谋臣向多尔衮进谏的。

一旦福临亲政,没有特殊的理由,多尔衮必须交出手中的权力,而亲兵两黄旗的兵权,也会回到福临的手中。

而这并不是多尔衮想看到的结果。

在多尔衮看来,他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可还是跟二十年前一样,没有额娘,没有大玉儿,没有皇位,他一无所有。这世上他最重视的,曾被皇太极生生夺走的三样东西,他始终没能讨回来。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5)

手中的权力,是他如今唯一仅有的东西,是他在刀尖上舔血,用命换回来的,让他拱手交给福临,他做不到。

而且,他也不得不考虑,一旦没了实权,那些忌他、恨他的人,包括福临在内,会怎样对付他,到时候他的处境会极为艰难。

当然,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取而代之。

可是,他最大的顾虑就是大玉儿,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完全不顾及大玉儿的感受。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6)

多尔衮深知,一旦他夺了福临的皇位,即便他愿意把太子之位留给福临,大玉儿也永远不会原谅他。而他已经为了大玉儿,放弃过那么多次的好机会,既如此,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一边是一生挚爱,一边是权力与地位,放弃哪一个,多尔衮都不甘心。

也因此,当有人提出“太后下嫁”的建议时,他欣然接受了。在他看来,这是解决眼前困扰最的法子。

一来,他终于可以与心爱的女人厮守在一起了,这是他少年时就有的梦想;二来,他娶了大玉儿,与福临就是名义上的父子,他可以以太上皇之尊,继续延续实权,指点江山。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7)

至于世人的评价与非议,他不在乎,他也顾不了那么多。

当多尔衮兴冲冲地将两全之法告诉大玉儿,看着一脸挣扎,请求他不要逼她的大玉儿时,多尔衮眉间的喜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恼怒。

他等了她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可以拥有她,他铁了心要逼一逼大玉儿,只有这样大玉儿才可能抛下顾虑与他在一起。就像剧中他说的那样:

“我不逼你,你永远下不了决定!玉儿,你听我的,我要你仔细地听!人生苦短,只能活一次!我们有权利为自己而活!我们有权利在一起。”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8)

事实上,多尔衮如此坚持,一方面是“太后下嫁”符合他的利益需求以及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在多尔衮的心中,他认为这是皇太极欠他的,是他应得的,这是他报复皇太极的一种方式。

看到这一幕时,我是同情多尔衮的,甚至还有一丝期许,希望他与大玉儿真的能够弥补曾经的遗憾。如果不是皇太极,他如今根本不必用这种方式去强逼大玉儿。

只不过,造化弄人,天意使然。在大玉儿嫁给皇太极的那一刻,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过去的,就意味着再也回不来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9)

对策

自从大玉儿得知多尔衮有让她下嫁地打算起,她就开始思考对策。

她爱多尔衮,但是她更爱福临与大清。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她苦心经营多年才换来的局面,即便是多尔衮,也不行。

她明白,多尔衮的这个要求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所以她绝对不能答应。

为此,她先后准备了两个应对之策:一是将计就计;一是釜底抽薪。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0)

在大玉儿看来,如今的局势并不适合与多尔衮撕破脸,就像谋臣范先生所说的,形势比人强,只能忍一时之辱,以待时机。

可是,如果她真的将计就计忍辱负重的下嫁,她自然有机会为福临争取更多的时间,暗中培养自己的力量,可是福临是不会同意的。

既然将计就计行不通,大玉儿便开始着手准备另一计。

于是,大玉儿褪下华服,一身民妇打扮出现在了多尔衮面前,提出假死隐居的提议,各自放下名位的枷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看着有些迟疑的多尔衮,大玉儿知道,她的计谋成功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1)

她就是在赌,赌多尔衮的那一丝犹豫。犹豫意味着多尔衮不是真的只想要她这个人,而是要她皇太后的身份。

这样一来,如果多尔衮继续坚持己见的要娶她,就等于承认,他娶她的目的并不单纯,否则,他根本不会犹豫。

就像剧中大玉儿说的那样:

“我设下这两难的局面,期待的就是他的一丝犹豫,好让我用这丝犹豫打消他的念头。”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2)

也因此,在多尔衮挣扎着做出选择,决定跟她远走高飞的时候,大玉儿用他的犹豫堵住了他的嘴:

“如果是二十年前,你根本不需要选择。你会头也不回,跟我到天涯海角,对吗?虽然连我都不愿意承认,但是你跟从前是不同了,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3)

最终,多尔衮放弃了太后下嫁的念头,一脸落寞地离开了。他说:“也许你是对的。玉儿,你总是对的。”

事实上,我从不认为多尔衮变心了。

这一世,他爱的念的,只有大玉儿。如果不是因为爱,大玉儿这个釜底抽薪之计根本就不会成功,如果不是因为爱,多尔衮大可以毫无顾虑地强娶了大玉儿。

只不过,大玉儿说得对,他们之间确实夹杂了太多东西,顾虑、身份,权势、欲望、枷锁以及责任与负担。多尔衮娶大玉儿,是算计,而她拒绝他,也在算计,他们都变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4)

他们无法做到像当初那样,为爱全不顾。这不是他们的错,但这是他们爱情的悲剧。

人心与爱情,是这世上最难控制,也是最容易生变的东西。

决裂

大玉儿知道,太后下嫁一事泡汤之后,多尔衮不会善罢甘休。

就算他想放手,他身边那些指着他升官发财的人,也不会让他轻易放手。所以,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多尔衮恼羞成怒的后果。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5)

她想到了族长代善,也就是多尔衮的大哥。她希望代善想办法让多尔衮再次当众发誓,绝不谋权。

此时的代善已经时日无多,早已不问朝政。可是,唯有代善才能完成这件事,毕竟代善曾牺牲一子一孙来保全过多尔衮。这个恩情,多尔衮不得不记。

于是,在大玉儿的授意下,代善以临终愿望,让多尔衮再次当众盟誓,并写了一纸誓书。

这一次,大玉儿又成功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6)

当她拿着誓书,质问准备有动作的多尔衮时,多尔衮才发现,他又一次掉进了用情用恩,编成的陷阱里。

听着大玉儿的那句:“如有违誓,短折而死。”多尔衮的心中没有愤怒,只有无尽的悲凉:

“短折而死!玉儿,你咒我?我们这样的情分,你咒我?我为你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位,我恨不得能把自己的心挖给你,你却咒我?”

他没想到,他的玉儿会咒他死,他爱了一世,等了一世的女人,到头来却希望他死。这对多尔衮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7)

一次又一次,他一直都知道,大玉儿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算计过他很多次。但是他始终相信,大玉儿是爱他的,正如他爱她一样,算计是她被迫的选择。

可是这一次不同,她竟然希望他死,那一刻多尔衮心如死灰。

也是这一次,多尔衮意识到,有些事情到了必须有个了断的时候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8)

“求死”

在大玉儿与多尔衮彻底决裂之后,恰逢大同出现叛乱,消沉良久的多尔衮自请出战。此时的多尔衮,由于夜夜宿醉,加之心结难解,身体大不如前,已经病倒过两次了。

在这种情况下,以他的身体状况,根本不适合去平乱。

可是,多尔衮不顾劝解,非要出战,也是这一次,他死在了战场上。

对于多尔衮的死,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明知身体状况堪忧,明明不是非他不可,多尔衮为何还要自请出战?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19)

多年前看到这一幕时,我以为多尔衮是为了面子,为了证明他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可如今再看多尔衮的这个选择,以及他死前最后的那个动作,却发现他是一心求死。

理由有三:

一、为了面子,为了争口气,他大可以去督战,而没必要亲自上阵杀敌。他已经贵为摄政王,早已不必事事亲为,况且朝中并不是无人可用,叛乱局面也没有棘手到必须他出马才能解决。

也就是说,在危险与安全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二、多尔衮出征前,面对大玉儿的反对,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玉儿,你心里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也许,我死了,就什么难题都解决了。”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0)

细品这句话,你会发现,此时的多尔衮很可能已经有了求死的打算,否则,以他不服输的性格与骄傲,是不会问出这句话的,既没必要,也没意义。

他的这一问,不是试探,而是告别。

三、多尔衮临死前,手中握着大玉儿送给他的荷包,那时他的表情没有痛苦,没有不舍,没有不甘,只有微笑与释怀。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应该早已做好了死在战场上的准备,否则,他的表情不会如此释然。毕竟如果壮志未酬,心有遗憾,他怎会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1)

综合上述多尔衮不合情理的选择,以及异常的表现,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故意求死。

至于原因,或许这是多尔衮给大玉儿最后的爱。

他心里明白,只要他活着一天,他就不可能放弃复仇,放弃皇位,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他曾问过大玉儿,如果他与福临同时有危险,她会救谁。他得到的答案是,她会救福临,但是会跟他一块死。

对此,多尔衮说道:“我不会让你死,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要你死。”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2)

基于这种情况,只有他自己先死了,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他不必因为与大玉儿为敌,而伤心欲绝,痛苦不堪;大玉儿也不会夹在他与福临之间,左右为难。

死是他最好的选择,而战死沙场,是他最后的尊严与体面,也能避免死在福临手中,而让大玉儿陪他同去。

多尔衮临死前握着的那个荷包,是当年他第一次出征之前,大玉儿亲手绣给他的。大玉儿曾说,她的心在这只荷包里。而多尔衮选择带着这颗心,离开人世。

这是他对心爱之人的成全,也是他给大玉儿最后的爱。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3)

而这种猜想,也验证了大玉儿得知多尔衮死讯之后,哭着喊出的那句话:“多尔衮,这一生,我欠你的,太多太多了。”

或许在多尔衮出征的时候,大玉儿就知道了多尔衮的求死的打算,也知道,他的选择都是为了她。

写在最后:

在大玉儿的心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大清、福临、然后是多尔衮。而在多尔衮的心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大玉儿、额娘,然后才是皇位。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4)

若论爱,多尔衮比大玉儿爱的深,爱的不留余地,就连死,也是为爱的成全。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玉儿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爱她至深,愿为她而死的男人,可她也是不幸的,她失去了这个世上最爱她的人。

被爱,是一种幸福,失去最爱你的人,是一种损失。

愿世间的真情,都能终成眷属,愿每一人都能遇到那个,你爱也爱你的人,然后不留遗憾,不留余地的相爱相守。

孝庄秘史多尔衮死了大玉儿伤心吗(重温孝庄秘史才懂)(25)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