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

三国中的吕布,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超乎常人的武艺。暂且不论他用的是矛还是戟,骑的是不是赤兔马?但他的勇武是无可置疑的。论单挑,无人能出其右。不论关羽如何狂妄,张飞如何逞强斗勇,面对吕布还是要来个三打一。

直至后来,只要吕布一出场,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吕布非一人所能敌”的话。于是,无论是谁,为了安全,就再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纷纷催马给吕布来一个群殴。因为这样既便杀不了吕布,这样至少也能让自己全身而退,不会被吕布所杀。就连傲视天下的关羽,被称万人敌的张飞,一生也没有过如此战绩。这也是吕布为什么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原因。

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1)

吕布能有此殊荣靠的全是自身能力,没有丝毫夸张。要说吕布一生没杀过什么名将,是因为那些被杀的死得早,还没来得及成名将。再说名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杀得了的,除非像颜良、文丑、高览、夏侯渊那样,来一个猝不及防或者是背后突袭。再不然就由罗贯中给他们弄一个张冠李戴,比如华雄、文丑。

真要像演义中说的那样,关羽、张飞要是和华雄、潘凤那样刚出场就被人斩了,那他们也不过就是一个马弓手,根本没有有成名将的机会。吕布如果武艺平平,臧霸、魏续、张辽、高顺也不会成为他手下的四大将。因此,吕布的武艺在三国中排在第一位也是无可质疑的。

可翻遍三国,吕布除了武艺,剩下的就是每逢冲锋陷阵,他这个主将都要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外,其他的好像再也没什么优点了。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一些演义,对吕布的评价都是“有勇无谋”、“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总之,一切不好听的几乎全扣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还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可见他在众人心中的形象的确真的差。

要说,吕布本不该如此狼狈。董卓死后,他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手下也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实力远强于刘备。而刘备除了关、张二兄弟和一个连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弄清楚的“大汉皇叔”的身份外,其实就一个光杆司令。虽然拥有一个“皇叔”的身份,过的却是寄人篱下的日子。

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2)

而吕布不仅有超强的武艺,还有八健将相助,更有陈宫的辅佐,连曹操都忌惮几分。如果能妥善发挥自身优势,是完全可以与曹操放手一搏的。可惜的是,吕布这人不善谋略,四面树敌,一面与曹操为敌,一面又和袁术、刘备时敌时友。结果,到了最后,连一个肯出兵救他的人都没有。下邳之战时,不听陈宫的建议,关键时刻还在儿女情长,最终导致兵败被俘,沦为曹操的阶下囚,殉命“白门楼”。

可死就死呗,让他愤愤不平的是临死前还要被“曹贼”和“大耳贼”两个“贼”为了各自的利益,把他羞辱一番。曹操还不忘充一次好人,假仁假义的再去问问刘备,让天下人都知道,不是我要杀这个“大汉功臣”的,是“皇叔”让杀的,“皇命”难违啊!

不得不说吕布死得确实有点冤,用他自己的的话说:“想吾一生英雄盖世,灭董卓,战曹操,打的都是“汉贼”。我吕布无疑是在为国锄奸,为朝廷除害,不说树碑立传,流芳千古了,起码也是大汉功臣吧,不是我,你们谁能杀得了董卓呢?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旗号虽然打得很响亮,可彼此之间还不是相互勾心斗角,关键时刻,踌躇不前,最终无功而返。后来,还不是我挺身而出,以民族大义为重,替朝廷除奸。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不惜大义灭亲,除掉了奸贼董卓。可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倒被说成了一个唯利是图、反复无常的小人,为天下人所唾弃,一生不为人所喜。”

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3)

此时此刻,吕布的遭遇也确实令人同情。他只不过是遇事优柔寡断,并非大奸大恶之人。曹操杀他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太猛了,擒到这只虎太难了,放又放不得,留又留不得,只能杀掉了。他之所以再去问问刘备,无非就是看在他这个“皇叔”的面子上客气客气而已。

三国中的吕布,并非十恶不赦的那种人。可为什么却给人一种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注定其一生不能成大业的小人形象呢?这主要和他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

吕布出自寒门,且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这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遇事优柔寡断,无主见,最终一事无成。

吕布的出生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五原郡九原县河套平原一带,战国时属赵国九原郡西部属地。战国前,婺源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战国末期,中原一带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不断,长期战争导致对北方地区无暇顾及,占据阴山南北的北匈奴逐渐占领了河南大部分地区。

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4)

到了汉朝,汉武帝为了彻底扫平匈奴的威胁,派大将卫青出兵反击匈奴。公元前127年,收复了河南地区。为加强防御,将九原郡划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改名五原郡,西部改朔方郡,后来东、西两郡又被匈奴占领。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随着匈奴鲜卑的不断南侵,汉王朝对边境一带逐渐失去控制。于建安20年只得放弃了五原和延边诸郡,将百姓迁往山西至新兴以便管辖。从此河套一带成为匈奴族牧地。而吕布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汉朝与匈奴反复争夺的战乱之地,也是一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虎狼之地。

吕布的出生在其祖籍五原县有很多流传,其父吕梁娶妻黄氏,因在布上产下一子,故取名吕布。

但这只属于传说,无据可考,当时的匈奴因战争、天灾等原因,领土及人口逐年减少,处境日益艰难,内部矛盾也开始激化,南匈奴被迁往河套地区。随后,由于汉朝军队多次获胜,开始接纳大量降族,势力逐渐大增。但因部族成分复杂,管理困难,致使内部时常发生叛乱

东汉末年,又发生黄巾起义,董卓篡权,南匈奴内部发生内讧,匈奴人灭掉了单于,执着闲王与佛罗几位参与者怕被报复不认可只得前往汉朝求助。但此时正值汉末,朝廷已经成了傀儡,195年,南匈奴又卷入中原内乱,东汉名士蔡邕的女蔡文姬就是在这时被掳掠到了匈奴。

吕布智谋表现(吕布为何会表现的有勇无谋)(5)

所以吕布幼年时代的五原是匈奴反复占领且狼烟四起的地方。匈奴南下的目的很明确,毫不掩饰,那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抢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吕布所在之地兵匪猖獗,蛮夷之地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个地方就像一个狼窝,只有强大,没有弱小,狼群才能存活在这片土地上,而吕布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群狼出没地方。

公元176年。鲜卑部落联盟四处扩张对东汉进行掠夺战争。为躲避战乱,东汉边民开始大举南迁。时年吕布便随同他的父亲一起逃难来到了山西境内。这时的吕布已经成年,为了生活,于是,他便投靠了并州刺史丁原。吕布从此离开了五原县,而此时的吕布性格已经养成。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他从一个荒凉、落后,一向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蛮夷之地,陡然来到了社会、文化都相对发达的中原,加之本身又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他的行为也终将为封建士大夫所不容,从而成为众矢之的,这就是吕布为什么会给人一种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小人形象,最后一事无成。其实吕布在当时的表现已经算很不错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