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

幸福里BANNER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一百八十七期(NO.187)

专栏内容:居住文化趣谈,关于中国“门神”文化的深度解读。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熊猫贝贝小可爱 我是熊猫贝贝,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欢迎关注。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

传统门神年画随时代也年轻化和卡通化了哈哈哈(图片来源:网络)

导读:

(正文超过1万字!是的你没看错,这篇文章就是万字长文……写完了才发现的!完成阅读越需要……我也不知道多少分钟……每个人应该都不一样吧……)

在春节浓郁的年俗里,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中,家家户户似乎都少不了一对威风凛凛的门神。

大年三十,扫除辞岁,天将擦黑的时候,熬上一碗香糊,给朴素的大门,贴上色彩热烈奔放的门神,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逐渐断代,仍然保持这个习俗的人反而成了少数派。

有人说传统没了,是因为它缺少令人信服的理由,或者令人怀念的趣味。

此言却不尽然,中国人的门神其实很有趣。

明代诗人,画家沈周曾经写过一首这样的诗:

抱关憔悴两疲兵,众欲麾之我漫亹。

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戟悲雨迹销残画,鍪赖虫丝恋绝缨。

莫向新郎诉恩怨,明年今夜自分明。

这可不是一首描写武将的诗,因为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送门神”

门是进出住宅门户的入口,所以,将神像至于门上,祈祷神明,希望将魑魅魍魉,拒之门外,而将过滤出的福气好运,通过门带给住宅中的一家人,这是我们的古老传统。

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各位读者朋友和粉丝们,深度解读一下中国传统家文化中关于“门神”的文化渊源。

“门神”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寓意载体。

地产人说关于房子的文化故事。希望屏幕前的您,能够喜欢。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

最为常见的传统“福”字年画(图片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分享和点赞。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D我就不计较。

-本文引用图片和部分文字,会规范使用“引用标注”并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争议,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版权,从自己做起。

-熊猫贝贝原创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投资或其他建议。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

现代创意门神,脸谱可以实现更换和转动(图片来源:网络)

一、中国门神观念的起源:住房文化中的“门祭”,从无到有的精神寄托形象。

起源于门,寄托寓意,承载美好心愿的祈愿对象。

不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自从人类学会建造房子之后,门做为联通房子内外的必要装置(可以关开以控制进出的装置)就成了必须的东西。

光从中国文字文化中,关于“门”的词语,对于“门”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

鱼升龙门: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鸱张门户: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立木南门:立木:竖木于地上。比喻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高门大户: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门”寄托了丰富的情感和很多寓意。

中国住家文化中“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门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界限,分开了室内和室外的空间,更是是跨越两个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同时门还是一种屏障,《释名-释宫室》中说“门,护也”,由此可见,门的防卫功能是根植于人们的认识之中的。这两扇木头也好,芦苇也好,形成了保护房屋和家人的第一道防线。

站在当时的角度来想它们,确实是值得被崇拜的。

就算放到今天来看,门是保护家庭,安全防护,保障出入的重要装置,依然具备不可取代的功能意义和价值。

而且,中国人通过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延续,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住房就逐渐从单纯的抵御外敌,抵挡风寒的防卫守护功能变成了,对于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和未知威胁的有效隔绝,所以门在中国心目中也逐渐被赋予了神圣的认知和概念,逐渐加大了重视程度。

门神的概念起源非常早,是中国民间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神灵群体之一。

据传说,早在夏王朝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门神崇拜,那个时候人们才刚刚脱离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时代,居住在了有围墙可以避雨,有门户可以安身的房屋之中。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5)

寺庙佛门(图片来源:网络)

早在周朝,就流行“门祭”,因为门具有隔绝邪灵的作用,具有神力,所以,人需要以礼祭之。

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要对门神加以礼敬。

周朝人讲究礼,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祭祀对象,祭祀标准。

《礼记》中说,“王之七祀”,“诸侯之五祀”,“大夫之三祀”,“适士之二祀”,“庶士庶人之一祀”,这些之中,都包括着以门为对象的祭祀,也就是“门祭”,足以看出门对于人的重要性。

这时候的门还仅仅是具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社会礼制标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6)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7)

门祭场景传统(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汉代,一般认为是郑玄在为礼记注释时首先提出了门神的概念。而且,在东汉时期,逐渐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明确的关于门神的认知。

门神为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

中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

《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但要明白的是,此后世人所谓的门神实质是因为其有着出色之处而被崇拜供奉,更多的性质是祈愿而不是纯粹的门神。

而“门祭”这种文化传统,在中国很多文化传承保留较好的地区,到今天继续沿承保持着:

甚至在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江浙,潮汕地区为代表),出海华侨和海外游子归来祖国,想要认祖归宗,第一件事,就是门祭大礼:

家族宗祠大门紧闭,需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进行“叩门见礼”,才能打开大门,进门认亲。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8)

正月十五,客家围屋祭门祭户礼仪(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9)

河南农村元宵节祭门,祭户活动(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0)

沿海地区祭门认祖归宗的习俗(图片来源:电视新闻截图)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居理念中,“门”的意义和地位,不言而喻。

就连“山门大开”这样的词,都有着代表着迎接重要的客人的寓意。

二、门神进化史:门神的分类和文化背景

传承发展:从无形到有形,从植物到人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代表

萌芽初期:以桃木为载体,无具体人物。

《燕京岁时记》说:“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礼记正义》卷十四 月令第六说:“则门神阴气之神,是阴阳别气在门户者,与人作神也。”

《文献通考》卷八十六·郊社考十九说:“五祀:行是道路之神,门是门神,户是户神,与中霤、灶凡五。”

最初的门神并非具体的人格神,没有姓名之说,而其地位更不像如今之低。

最早的人格化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

这个源起中国传统宗教和文化的儒道思想:桃木驱邪。

桃人也叫“桃梗”,雕刻而成,状如人形,也是后来的桃板,桃符的始祖。

桃人本质上就是一个桃木制作而成的木偶,那为什么以桃木制作呢?

大家可以都有耳闻说桃木可以驱邪制鬼,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更加的深刻一些,古人认为桃木是仙木,拥有打散一切恶鬼的功效,这个功效来自于一个传说:后羿有一个徒弟叫做逢蒙,他嫉妒自己的师傅箭术高超,在一次打猎的时候,用桃木棒子偷袭后羿,将其打死了。而后羿被民间尊为“宗布神”,这个神位主管统辖天下所有的鬼魂。那么既然桃木可以打死老大,其他的小弟自然也就惧怕这种武器了,于是乎桃木就成了打击鬼魂的神木。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以这种别名为“鬼怖木”的木头削成方形,或在上面雕刻一些狰狞的面孔插在门上,用来驱邪。

与此同时,“斩桃为人饰门”的习惯也就应运而生。

东汉高诱为《战国策.齐策三》做注释即说:“故使世人刻此桃梗,画荼与郁垒首,正岁以置门户。”或许说明最晚战国时期,桃人就已经广泛流传开来了。

至于桃人的型号,南宋陈靓元在他的《岁时广记》中告诉我们:“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即其制也。”

所以说,古代的桃人也有在元旦时候插在地里,立在门前的——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是不是就有点儿像是门神的样子了呢?

即使现在,也有一些地区的民间会制作桃人,把它们塞进房梁或者门墙的小洞里,再封死,让它们来保护宅院的安宁。

古人以儒道文化为正统,认为桃木乃是五木之精,能辟鬼邪,故从汉朝时就有用桃木做辟邪之具。有的在桃木上刻上吉利文字,有的则刻上图形,分别形成春贴与年画。

随着纸应用广泛,桃木则被纸来代替。即使到了后世,门神已经有具象化的人物形象,刻在桃木上挂在门上的形式,依然沿用至今: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1)

桃木门神(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桃人的形式,还有一种另一种“门神”的雏形,就是动物形象: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虎与鸡了。

这两种动物作为“门神”寓意的最先出现的,是老虎的形象。

因为在古代,人们还是很怕老虎的——虎勇猛威武的形象也深入寻常百姓家。

因此人们也希望自己能借助虎的能力,保护家庭,镇守宅院,人们逐渐开始绘画,雕刻虎在门上,以“画虎于门,冀于御凶”。

虎作为门神的传统兴起于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朝人将虎视作吃鬼的神兽,在很多汉朝画像砖里都看得到老虎和恶鬼搏斗的场面,我国后来的年画,门神画,可以说都是从虎的形象开始的。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2)

(虎吃女魃画像砖:汉朝 今唐县出土)

不仅在画像砖里,在汉代人的墓葬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虎作为守护阴宅的门神出现,例如河南南阳杨官寺汉墓出土的这只把门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而汉代人重视死后的世界,盛行的是“事死如生”,因此墓葬里的虎门神,也是阳间百姓年节风俗习惯的一个体现。

甚至用玉石雕刻的“玉虎”,成为汉代的陪葬品的标准之一: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3)

把门虎:汉代墓穴壁画(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4)

近代出土的汉代陪葬品玉虎(图片来源:网络)

魏晋时期左右,另一种看家护院,镇守门户的神兽:鸡也开始出现了。

俗传鬼害怕鸡的鸣叫,因为“鸡鸣天亮”,鸡因此属阳,而鬼属阴,鸡鸣则太阳出,鬼就会“缩短”“迸失”惊惧万分而逃离。

因此,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讲鸡可以辟邪,并介绍元旦的时候,晋朝老百姓都要在门户上画鸡。因为大年初一,人们直接把一只活鸡倒挂在门楣之上,这显然不太美观,对于喜庆气氛来说不合时宜。于是乎到了南朝刘宋之后,人们改用绘画的方式将鸡这种“食毒虫”的吉祥物刻画在门上,(南朝宗懔《荆楚时岁记》记载“正月一日…贴画鸡,百鬼畏之。”)和她的老前辈虎四目而对,颇有一种两员大将镇守家宅的意味在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5)

山西绛州景记纸局木版年画《新春大吉(鸡)》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6)

清代江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鸡王镇宅》(左)、《金鸡报晓》(右)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符号门神,也就是酉与聻这两个字。

酉这个字为什么辟邪呢?它来自于一个关于姜子牙的传说,我们都知道姜太公是封神的角色(都看过封神榜吧),因此诸多妖魔鬼怪一看见他就要避开让道,这就是所谓的“姜太公在此,诸神让位”这句话的来源。而传说姜太公他是酉时出生的,因此过年的时候要写酉字,贴在门口,象征着一个符号意义的叠加:姜太公避鬼,酉也避鬼,那么两者加起来就什么鬼都进不来啦!

另外,按照生肖来算,咱们都背过“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酉也是鸡的属性。明人杨慎就说:“日中有金鸡,乃酉之属。”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7)

(苗族纹样里也有酉字的纹样,这说明酉字作为吉祥符号传播很广)图片来源:网络

而上面已经说了鸡就是门神之一,那么酉自然也就随之成为门神的象征了。

聻(读音为nǐ或jiàn)字贴在门口驱邪的习惯据说起源于中唐,兴盛于明清时期,清代山西《晋县志》就记载当地民俗:“除日,或书聻,驱鬼魅。”,至今,仍然在江浙地区流传。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8)

台湾虎头聻门牌(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聻字怎么就能当门神了呢?这源于古人相信,鬼也是会死的。

再死过一次的鬼,就叫做聻,也就是“鬼中鬼”。这鬼中鬼到底有啥不一样,谁也不知道,大概其是更厉害的鬼吧。因为金朝一个叫韩道昭的人曾在《五音集韵》里这么描述:“聻,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如果把聻字贴在门上呢,那就是以毒攻毒,用鬼吓鬼,则可以“一切鬼祟,远离千里。”

在很多地方,也会把这个字刻在一些随身的物品上,以儿童常用的长生锁和随身玉佩最为常见。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19)

长生锁也常见此字(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0)

清代道教玉佩(图片来源:网络)

从桃木悬门驱灾辟邪,到虎鸡借型求吉,中国的“门神文化”,在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了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从植物雕刻到平面绘画的升级。

人物替入:中国古典传说和儒道文化的寓意

汉代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订鬼》 中引用了《山海经》: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之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虽然郑玄说这段话是引自山海经,但是,山海经即玄之又玄,现在已经无法判断,这段文字的真正来源。但是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门神在汉代已经出现,而且至少在东汉时期,神荼和郁垒,作为门神的地位已经认可。

那么神荼和郁垒这两人,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和背景,能被认可为是具备守家护院寓意的“一方神明”?

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则称荼与垒是兄弟二人,生性能够捉鬼,他们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凡发现有祸害人类的就逮之以喂虎形式惩戒。于是县老爷常常在腊冬除夕,刻一个桃人拿着苇茭挂在门上,并在门上画一只虎,这都是仿效古人的做法。

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如晋葛洪《枕中书》即将郁垒列入道教神谱,称为东方鬼帝之一,其《元始上真众仙记》中亦云:“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遣勇也。”

此后,二神一直被人们所信仰,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述:“用桃木板做门,叫做仙木,画两位神贴在上面,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中国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引《括地图》称神荼、郁垒于桃都山大桃树下,为门神。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中还专门有《辩蒂垒》一条,称人们常于正旦书桃符,上刻郁垒、神荼。

《北平风俗类征·岁考》亦称:元旦贵戚家悬神荼、郁垒,民间插芝梗、柏叶于户。

《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所谓神荼郁垒者,乃《山海经》神话中之人物。……上述最古门神之意,迄今尚未全部遗忘,盖今人仍有书其名于门上者,以代较流行之将军肖像。”

由历史记载可见,二神信仰广泛深入中国民间,祭祀的方法大致为:画二神肖像张贴于门上,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挂于门上,用朱砂笔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尊名,挂在门上,并画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人们都认为可以用来驱鬼辟邪。 至于于二神的形象,《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画,画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于桃树下,坦胸露乳,黑髯虬须,眉发耸互,头生两角,手执桃木剑与苇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难怪鬼见了都害怕。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1)

图片来源:网络

脱胎于中国儒道文化的神荼、郁垒在先秦时代,就是门神的绝对标准和人物象征,是最为正统的“门神原型”,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至今沿承。

但是随着中国历史的推进和各地文化的不同发展和前进,在中国历史历程前进的几千年时间里面,五花八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

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到元代以后,民间所贴的门神再次演变,上述诸类门神慢慢淡化,新增的秦叔宝、尉迟恭二人作为武门神普及最广。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源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小说。古时候的人也很有趣,将小说故事情节搬到现实中来当“事实”,由于古人的有趣,后人的跟风,于是秦叔宝、尉迟恭二人便“转型”为流传最广的门神,一直流传至今。

秦叔宝、尉迟恭是唐初大将军,是凡人,并非是受封神灵,凡人充当门神有无驱邪避凶作用这个不好说;秦、尉二人贵为大将军,唐太宗作为帝王请大将军为其守门尚说得过去,国人爱上行下效,平民百姓请大将军守门,平民之命是否受得起这是个疑问。

流传归流传,不必太过较真,流传下来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不靠谱的多的是。

两人的站位也很有讲究:面对两位门神的时候,秦叔宝在左、尉迟恭在右

作为现代人,吸取传统文化和传承中的精髓,摒弃糟粕封建迷信思想,应该是一种常识和常态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2)

秦叔宝、尉迟恭门神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3)

秦叔宝、尉迟恭门神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过春节时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

门神,最初的含义是“司门之神”,它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

那时人们认为,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如家中的门、灶、床等都有神灵在里面。

在古人看来,门主出入,在整个房子中占重要的地位。

所以古时祭祀,门为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主要祭祀)之首,后世演变为门神。

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

而因为中国地域文化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象征的变迁,全中国的“门神”分类,可谓是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六种:

  • 驱邪类: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
  • 祈福类:祈福门神,即以福、禄、寿星三神像贴于门者。
  • 宗教类:钟馗就是典型道家门神的代表
  • 武将类: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流星”等。
  • 文官类:文门神即画著朝服的一般文官像。时代不同,人物形象也不尽相同。
  • 旧时,中国以文官作门神的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魏征、包公、海瑞和文天祥等等。

  • 其他类:除以上几个影响较大的门神外,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还有很多特殊的门神形象。例如字匾,抗战时期的抗战门神等等。
  •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的的“门神文化”,伴随中国文明和历史的不断发展,完成了人物替入,由百姓和文化认可的人物形象,继续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众美好希望寓意。

    其中,最具广泛代表性的,还是“神荼、郁垒”二位,堪称王者C位,长盛于“门神”岗位界的常青树代表!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4)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5)

    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两人(图片来源:网络)

    两位“门神代言人”的相关小知识(最重要的读音不要弄错了,哈哈哈):

    郁垒神荼是中国民间信奉的两位门神,神荼(shēn shū)、郁垒(yù lǜ )

    寓意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神荼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戢。

    郁垒位于右边门扇上,一袭黑色战袍,神情闲逸自适,两手无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轻抚着坐立在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6)

    图片来源:网络

    三、中国十大经典门神和背景故事

    排行第一的:门神始祖——神荼和郁垒

    这个不用过多介绍了,中国门神界王者C位。火了几千年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7)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位:天下第一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元朝门神界网红!秦琼和尉迟恭的骁勇善战,忠贞不二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走红“门神”界,和老百姓对两人的品德形象的高度认可,人民群众支持的,才是最有力的。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8)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位:最接地气的门神——灶神和财神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原始的动力是对“活色生香”的欲望,万能的财神能支撑起人们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那么“食”、“财”二位爷被奉若神明就再理所应当不过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29)

    图片来源:网络

    第四位:最有警示教育意义的门神——韩信和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由于萧何的力荐,韩信才得以展示才华,封官进爵。“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是种平衡。

    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

    正是因为算不清的为人处事哲理,才更要讲清楚道明白。做人做事要清要白要实在。

    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人文教育和品德展示效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0)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五位:最有故事的门神——关羽和张飞

    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令武圣关二爷义勇双全的形象深入民心,妇孺皆知。

    张翼德遇到一个义薄云天、忠义无双的好兄弟,才入“神”列,以其鲜明的个性这个也完全可以有。

    再说“仁义忠信”是人们最基本而又至高至上的道德信条,老百姓都喜欢敬仰忠肝义胆的化身和精神内涵!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1)

    图片来源:网络

    第六位:“威武常胜”——赵云和马超

    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河南农村最为常见。这种类型的门神各地人物不一,但都是“威武常胜”的代表:

    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唐朝时期的薛仁贵和盖苏。

    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

    重庆人供奉明朝末期“白杆军”著名女帅秦良玉。

    而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条莽汉子。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2)

    年画:马超、赵云-2开(对开)-门神-天津杨柳青画社1993年一版一印

    第七位:最爱国的门神——“杨家将”和“岳家军

    国家的概念一直根植在农耕民族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生活中能够守护住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最大的幸福。当战争的硝烟侵蚀家园之际,“杨家将”和“岳家军”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保卫家园之歌。谁保卫人们的幸福谁受拥戴,于是杨家将”和“岳家军”荣列门神。

    一方面,是对戎马生涯的武将世家的力量的崇拜,另一方面,也是取“保卫家园”的美好寓意。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3)

    杨家将岳家军(尹孝本作),年画缩样散页,绘画稿

    第八位:最吉利的门神代表——“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也是汉民族中的爱神和喜神。

    “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两个胖胖的仙童从不见分开。

    贴于门上,也是招吉,求和的美好心愿的体现。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4)

    图片来源:网络

    第九位:魑魅魍魉“终结者”——钟馗

    风靡盛唐,传承至宋。

    钟馗形象是“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人们并不惧怕他的相貌,他为人刚直,是魑魅魍魉的“终结者”。钟馗捉鬼的传说在民间广泛,也深受盛唐以后的中国传统善恶观念的影响,得以受百姓所青睐,成为“驱灾辟邪”的一种文化符号和表现。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5)

    第十位: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门神:家和万事兴

    我们心中的门神,就是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们贴门神是对人生的敬畏,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祖先的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缺少对人类、对自然、对生命、乃至对自己的身体的敬畏,比鬼神只说更可怕。

    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些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人类才会不断繁衍进步,社会才会不断健康向前。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6)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在全新的时代,也有很多现代风格的有趣年画形象。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像下面这几张:用创意呈现传统文化,把门神化作"萌神

    这种现象很值得支持和赞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伴随时代进步和审美提升的“同步前进”的重要象征。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和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是换了全新的形象,继续传承和发扬。

    这也是现代文创的一个重要方向:延续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改良传统文化,升级传统文化。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7)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8)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39)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0)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1)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2)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3)

    图片来源:网络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4)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区域性不同,有各种各样的“门神”形象和代表,但是其实都是为了实现一种对于生活和家庭的美好祝愿与寓意寄托。

    所有的形式和形象,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家文化”的终极目标:家和万事兴。

    四、拓展阅读:千年守望,独特罕见的中国门神艺术形象鉴赏

    时至今日,“门神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的宝贵遗产和一种文化符号了。

    本文收集整理几幅具有代表意义的珍贵“门神”形象,供各位读者朋友们拓展欣赏: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5)

    上图中的门神,拍摄于四川成都宽窄巷里的大户人家,原本冰冷的石头门上,浮刻着两尊身着官服、白面美髯、慈眉善目的天官门神。这是文官门神的一类,完全有别于武将门神威严、狞厉的形象,显得文质彬彬,透着雍容华贵,折射出主人祈求降福的心理。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6)

    天官、道家做门神: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图画。除了司空见惯的纸质年画门神,各地还流行一种绘制(或刻制)的门神,它们与大门合而为一,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受。左页图中的门神,拍摄于四川成都宽窄巷里的大户人家,原本冰冷的石头门上,浮刻着两尊身着官服、白面美髯、慈眉善目的天官门神。这是文官门神的一类,完全有别于武将门神威严、狞厉的形象,显得文质彬彬,透着雍容华贵,折射出主人祈求降福的心理。

    上图是中国四大年画流派之一——绵竹年画门神像,这两尊道家门神,具有浓烈的禳除性巫术的色彩,也是门神最本真的一种形象。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7)

    将军门神的秘密:安徽省绩溪县大坑口村的龙川胡氏宗祠,被称为“江南第一祠”,高大的仪门上绘有两尊醒目的彩漆门神。这两位威武中透着灵动的武将,他们是历朝历代门神中最显赫的两位—— 秦叔宝和尉迟恭。

    胡氏宗祠的门神很传奇,据说胡家迁入此地的最初270余年间都是单传,人丁不旺,家境也平常。

    经过风水大师指点,才得知是门神贴的不对,改正之后风水灵气自然发挥了出来,这个故事实际上折射出了将军门神“走红”的历史:儒家大行其道,忠孝人物自然随之上位。

    下图为河北武强年画中的钟馗门神形像,他常常负责把守后门。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8)

    河北武强年画中的钟馗门神形像,他常常负责把守后门。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49)

    罕见的“洋门神”门神的题材之广泛,右页图中这两位赤足、鹰鼻的荷兰门神最有说服力。

    他们被绘制在台湾省台南市安南区鹿耳门港镇门宫的大门上,这两尊身着中国武将服饰、手持中国兵器的洋门神一名鹿风,一名耳顺。

    镇门宫奉祀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地人认为郑成功大败荷兰人,理应由其服侍,于是就有了这样两尊特色守护神。(心中颇感自豪:让老外来给咱中国人看大门,真是扬眉吐气,哈哈哈哈哈……)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50)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51)

    女性能顶半边天,在门神界也不例外:

    门神信仰因地制宜的另一个证据,在四川夹江地区。那里流行贴“女门神”,上面两张即为此类形象之一。她是明朝末期巴渝一带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秦良玉。在当地人心目中她还是“福将”和“常胜将军”。

    当然,不管门神的人物和形象如何,其实是中国家文化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美好寓意。

    歌剧《白毛女》中有个“贴门神”的唱段: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那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正如歌词所讲,驱邪避鬼才是门神的主业。也代表了广大百姓对于安居乐业,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

    写在最后:

    文章内容比较长,洋洋洒洒下来说了这么多,还是想提醒大家:

    虽然现代社会主流是破除迷信,不再信什么神鬼了。

    然而门神的意义不只在于驱鬼祟神,封建守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对新年一切顺利,和和美美的美好愿望,门神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祈福的一种方式。

    希望各位读者朋友在喜迁新居,开门大吉和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都不要忘了给自家门上贴两幅门神,或者是写几个聻字儿,保佑来年万事亨通,大吉大利。

    谨以此文,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人文精神。

    杜绝封建迷信,诠释寓意景愿。

    (PS:这是本人作为房产领域的创新写作尝试,如果效果不错,会在后续继续撰写和组织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民居和住家文化的深度内容,还请各位读者和粉丝朋友,多多支持)

    年三十贴门神的讲究(贴门神有大讲究)(52)

    最后送上笔者颇为喜欢的一幅卡通门神,把阖家安康幸福的祝愿,送给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从他们的穿着细节中,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欢迎留言回答……阅读量超过10W公布答案,哈哈哈哈)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和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区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个人拙作,原创辛苦,还请各位看官支持(小小点赞动力大,转发关注真有爱)~

    欢迎留言文明交流,有问必答,拒绝地域黑,拒绝无脑键盘侠。

    本人不做标题党,不哗众取宠求流量,写作分享,自我修炼,与君分享。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倡议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尊重事实,文明表达。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本文和关注本人

    地产领域12年从业经验,愿为所有对房地产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