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室的真实故事(武汉女护士的急诊科日记里)
“你还记得疫情期间,
武汉那个被感染的急诊科女护士李婷吗?
感染48天,病情反反复复的李婷,3月15日,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3月29日,结束完隔离返回家中,5月7日,如愿复工,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这是她成为一名急诊科女护士的第九年。
今天二更【人间观察】栏目,邀请到这样一位特别的嘉宾李婷@石头的妈妈2020,和我们一起分享那些发生在急诊室里的故事。
今日夜班,连着来了两趟120,送来的都是些喝了酒的人,5床躺着的便是一个。四十来岁,女性,不过她喝得不多,只是胃难受,过来打一些护胃的药。
坐在护士站写护记,听到她眉飞色舞地和陪同的好友说道:“从现在开始,我要减肥,穿年轻时能穿下的那件舞蹈服,去把舞蹈班报起来,有什么巡演都去参加,我要站在每一个我能站的舞台中间,我小时候就喜欢舞台,一直想跳舞给杨丽萍看……”
还没说完,她便掩面笑了,不好意思地问朋友:“我是不是在说梦话?”
旁边的女人也一脸笑容,看着她说:“你要是去巡演,我就跟你一块去,我最喜欢到处玩了,以前还说要玩遍世界每个角落的……唉,就是不晓得两个小家伙考得怎么样,万一不好……”
“万一没考好,大不了我们再陪读一年,再做一年的饭。一年以后,我们再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躺着打针的女人抢先说道。
我才想起,原来今天是高考结束的日子!或许这些喝酒的人,都是些因为高考结束感到如释重负,或是庆祝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的家长们,比如这个5床的女人。
莫名其妙地我就对她产生了好感。为了孩子和家庭,她操心着生活的柴米油盐,却依然尽力保护着自己心里的“诗和远方”。这比那些抱怨生活无趣,渐渐没了自我,离了孩子便被孤独吞噬的人,强了太多太多倍……
傍晚时分,120推来了个鼻青脸肿、满身打斗痕迹的男人,一起来的还有个10岁男孩和一个中年女人。
查看伤口的时候,我旁听到了录口供:两个卖西瓜的商贩,为了抢十字路口人流量大的位置动起了刀,两人都伤得不轻。
男人“嘶~嘶~嘶”地哼叫着,小男孩扒在床的护栏上,跟来的女人却有些反常。她眉头紧锁,满眼担心,但总是站得远远的,从不靠近病床。
男人的鼻子肿得很高,CT显示骨折,肋骨也有几根骨折,手臂和背部还有多处砍伤,耳朵里不停流血,怀疑后期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医生建议先去ICU过渡两天。
和家属交代了ICU费用会比较高,她考虑了一下便同意入住。说完她依然站在门口,看着小男孩给男人擦拭血渍,她也没有过去帮忙,只是远远地,神情忧伤地看着小男孩。
女人准备去办住院手续的时候,又来了个20岁左右的女孩子,刚好与女人在门口相遇。
“妈……”女孩冲女人叫道。“诶,你来了”女人回答道,并走向女孩子。“他怎么样了?”“要住院,医生说他有点严重。”女人回答。
“活该!报应!”女孩气呼呼地,边说边朝抢救室的方向看去。
“诶,莫那么大声,你先看下,我去办住院。”女人上前拉了下女孩的手,生怕女孩的话被旁人听到。
“你还给他交钱住院?你以前要动手术,他一分钱都不给你,你现在管他干什么?不许管他!”女孩子突然大声,周围的人都循着声音看去。
大家的侧目让女人涨红了脸,女孩可能是太气愤了,继续大声说道:“以前他有钱的时候,对我们不管不问,给过你一毛钱没?你吃了多少苦才熬到现在,现在刚刚好过一点,他把钱败没了,出了事儿,又来找你,你们都离婚这么多年了,干嘛出事还让警察联系你?你没有义务管他!”
女孩越说越激动,而女人则平静地低着头听女孩子说……
“家属有事儿回家商量,先送病人去住院部好吗?”医生见住院证还没办,便插了一句。
“好,我们马上去办。”女人轻轻回答,然后对女孩子说,“那样狠心的事我做不出来,我要是做得出来,就不是你妈妈了。”说完便去交钱办住院了。
躺在床上的男人一言不发,我想他应该都听到了,只不过是在装聋作哑而已。小男孩跑了出去,牵着姐姐站在门口等妈妈回来。
办好住院,我和同事送男人去住院部,女人跟在后面,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我想,这段距离里,应该堆砌着种种曾经男人对她的狠心伤害,她没忘记,所以她走不近!
然而,可贵的是,她清楚地记得她是如何在这些人事上吃苦遭罪的,但,依然不屑于成为那样的人,依然做不出那样狠心的事。
下午五点多,120送来了一个60多岁的婆婆,主诉:心慌胸闷,自我感觉心跳到了嗓子眼上。
一起来的还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监护显示婆婆的心率190多,医生让我们推了支盐水 维拉帕米,慢慢降到140多,但再怎么用药,就是恢复不到正常心率。
医生建议马上收治心内科,可能需要做射频消融术。婆婆坚决不肯,说儿子出差了,过段时间等儿子回来再住院。
没多久,小女孩的妈妈赶来了,医生和她介绍了下婆婆的病情,建议立刻住院,女人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就去办了住院,顺便把刚刚给婆婆用药、检查的费用都一分一落交完了。
整个过程中,女人一直反复和我们确认婆婆的身体情况,做手术会不会有危险,脸上的担心和关心,连我这个陌生人都觉得很感动。
婆婆知道儿媳来了并且已经帮她办理完住院手续后,却瞪大了眼睛,拉着我的手,压低了声音坚决不同意住院。
本来我还以为是婆媳两个人有矛盾,没想到,婆婆坚决不愿意住院的原因,是她不想耽误儿媳的工作。
儿子外地出差,儿媳每天上班,平时有她帮忙照顾孩子,现在她要是住院了,儿媳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还要来医院伺候她,怎么忙得过来?
婆婆的态度坚决,儿媳的态度更坚决。
女孩的妈妈找到医生,说自己可以休年假,也不怕辛苦,再大的事儿,都不能影响老人的身体。最后婆婆到底还是没拗过儿媳。
其实,两个人都是好人,两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对方,在为对方着想。见惯了吵架闹脾气的婆媳俩,这一回,我却觉得心里无比温暖。
说起急诊科、抢救室,普通人难免感觉不寒而栗。就像电视剧里上演的那样,躺在病床上的垂危病号,各种仪器此起彼伏发出的嘀嗒声,医护人员戴着听诊器,盯着监护仪,推着抢救车,每个人都眉头紧皱,气氛异常凝重。
但在李婷的急诊科日记里,通过她的视角,带我们走进这个医院的特别“窗口”,看到那些发生在急诊室里的真实故事,经历生死,触摸人性,偶尔也能感受到温暖和治愈。
每一天,这里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也见证着人情冷暖。医院的急诊室里,大概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吧。
故事讲述人|李婷
编辑|项18 设计|维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