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敏感度高好还是低好(你是否真正了解过)

在与朋友交往中总是担心是不是刚刚说话方式不对,使对方生气,导致冷战的出现;在与同学讨论时对方情绪突然变得不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在与恋人交谈中更是如此,对方细微的情绪波动都会怀疑自身做得还不够好。

人际敏感度高好还是低好(你是否真正了解过)(1)

每次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人们总是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我是不是太敏感了”,为什么在内部思维中会以是否敏感来评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情况呢?

在人格领域, Marin 和 Miller(2013)定义的人际敏感是一种以不断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的人格倾向, 即人际敏感程度越高的个体其感知到的社会威胁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然而,将人际敏感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来进行研究时,个体的人际敏感性越高, 越是在社交情境中识别和评估社交线索的准确性也越高, 也就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人际敏感程度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加地游刃有余, 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能有更好的同感与共情能力。

人际敏感度高好还是低好(你是否真正了解过)(2)

人际敏感是否对于个体带去有利、有益的一面,关键还是在于个体自身如何界定与利用这一特殊的定义。不同的定义带来的观点和看法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如果界定时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时,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改善自身呢?

人际过于敏感时,在最新研究中可以利用钝感力训练进行人际敏感钝化,训练内容主要有三项内容:(1)放松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练习。(2)辅助识别负性自动思维,调整认知模式。(3)积极心理训练,包括规律饮食、睡眠、运动,记录三件好事,微笑练习,积极赋义练习等。

人际敏感度高好还是低好(你是否真正了解过)(3)

每一项内容都包含了许多方式方法,必要时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并坚持做下去。

注: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要在个体自身主观能动性下坚持执行,以量变带来质变,方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赖运成,叶一舵.人际敏感性: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和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157-165.

2、刘艳,谷传华.人际敏感:从社会认知到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3):489-495.

3、汪依桃,张茜. 钝感力训练应用于人际敏感大学生的效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22,1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