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本常识(广播电视口语表达)

著名传播学学者施拉姆曾说,如果把人类传播的历史浓缩为一天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大众传播工具只是在这“漫长的一天的最后一秒钟”才产生的。于是我们有了疑问:人类在这“最后一秒钟”之前又是靠什么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的呢?

回溯历史,在人类发展前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其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又先后经历了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等阶段。但是,不论科学技术以怎样惊人的速度发展,口头传播与口语表达始终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让人类的生存与其他动物鲜有差异。直

到语言形成、文字产生、城市出现,人类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文明,而文明的形成始

终离不开口语表达。

那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两河流域的远古传说,那是尼罗河畔金字塔下法老的神秘施令,那是黄河流域夏商王朝杀伐征战的号角……不论是传说施令,还是号角,古老的文明与口语传播都密不可分,语言的交流传递着信息,而信息的交换正依托于口语表达。

英文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 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们和睦地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后该词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上述这些文明的内涵无一不是靠着口语表达而产生发展的。城市的形成为人们的口语交流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例如城邦中的人们会就政治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语言的激烈交锋中,口语表达逐步帮助人类完成了民族意识的确立、礼仪教化的传承以及风俗习惯的延续。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用“部落化″“脱离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在早期口头传播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和电子媒介时代的不同生存状态。

在口头传播时代,人们过的是一种“部落式”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全部依赖口耳相传,这种沟通方式把人们的视听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部落内部,人们凭借嘴巴发出声音,利用耳朵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筛选,依靠双目分辨对方的体态语言、揣度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倾向等。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大众媒介,口语在定程度上塑造了部落人民的性格,培养了人类先祖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在印刷媒介时代,“部落化”的口语传播模式已被印刷文字所取代,人类熟悉的共处式生活状态受到了印刷媒介带来的冲击。原本同样重要的人类器官眼、耳、口、手脑,其地位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印刷品形态出现的文字极大地强化了人类对眼睛这一感知器官的使用。在欧洲,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和印刷机,而正是因为有了活字版印刷术,开阔人们思想的宗教改革才得以推动。印刷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为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科学发明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的活字版印刷术发明早于欧洲数百年,同样推动了历史进程,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历史能够千年绵延而未中断。

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本常识(广播电视口语表达)(1)

从此,“部落化”的生活方式丧失殆尽,在充斥着印刷媒介的生活中,人类以暂时“失语”的姿态生活着。人们偏安一隅,孤独地沉浸于个人的世界中。而个人的沉浸却催化了文明的演进,正如麦克卢汉所说:“这一切都大大地强化了个人主义和专门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是两千多年前的拼音文字产生的。于是,思想和行为的分裂变成了体制。于是,分割的人—首先被拼音文字分割最后被印刷术剁成了字钉一样的东西。从那时起,西方人就成了古登堡人。”

其后,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产生巨变,电子媒介以强大的势头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媒介建构起一个虚拟的世界,处在虚拟空间中的人彼此依赖,互联网通信技术更是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新桥梁,由此,信息的沟通和传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捷。有人说,电子媒介时代的人是感知整合的人,的确,得益于电子媒介本身的物理属性,之前一度遁匿踪迹的“眼耳口手脑”配合使用的传播交流方式,在电子媒介社会再度展现出了感官整合所产生的魅力。人类又一次将孤立的个体与无数的其他人建立起了联系,那种被人类所熟悉的“部落化”生存状态借力电子媒介得以重回现实。麦克卢汉认为,这是一种“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然而,随着电子媒介时代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在貌似“重新部落化”的过程中其实更加注重个人的兴趣指向:关注感兴趣的人,为感兴趣的事“点赞”“转发”,这一切高度自主化的独立选择实则又将已经被重新整合为集体的群体拆散为一个个个体。所以,电子媒介时代究竟是“重回部落化”还是再度“脱离部落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原始的洪荒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口语表达更加全面而深刻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为口语表达的数字化传播增添了双翼。以即时通讯服务“微信”“Whatsapp”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已经使口语表达的数字化成为现实。朋友联络、群组讨论时,“按住屏幕说话”的方式不但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因打字而耗费的时间成本。与此同时,移动聊天也不再被烦琐的文字输入掣肘,有了语音的输入,人们终于不必一边走路一边低头打字了。

然而,我们也发现,语音输入在释放了人们双手的同时,其实对口语表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人最直观的一点感受是,由于“微信”中的语音信息被长时间记录能够被随时播放,声音的发出者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在意自己的音色,更加在意自己的声音带给对方的感受,也更加在意语言的组织和信息的传达,正是这些“在意”迫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撇开数字化交流不谈,在当下现实生活中,从日常交际到专业领域,从公共演说到接待宾客,从求职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到会务谈判中的说服论辩,如何把话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成功说服他人,把握说话的场合和分寸,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种能力的获得与运用—口语表达由此可见,从原始人社会到数字化时代,口语表达一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可以说,口语表达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能力,而如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口语表达在新的媒介平台上再度崭露头角。

为什么要进行口语表达?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然而,作为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个体,口语表达的意义被不断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

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本常识(广播电视口语表达)(2)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已经暗藏玄机、令人玩味,那么在出镜采访、新闻发布、法庭辩论等专业领域中,口语表达无疑是一场核心技能的大比拼。当口语表达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出现时,作为口语表达主体的个人就需要掌握更加完备的口语表达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技巧。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口语表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千奇百怪的表达内容足以令人玩味。我们说某个人“真会说话”,是对某人说话得体的赞许;我们说某个人要“注意言辞”,则是对他的一种提醒甚至是一种警告。

在家庭生活中,口语表达常常扮演着多面的角色。长辈与晚辈之间,“代沟”常常成为不同代际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屏障,因代沟而发生的闹剧甚至悲剧常见诸报端。“代沟”常常被人们解释为“不同代际的人由于年龄、经历不同而产生的价值观冲突”,比如在对待金钱的问题上,许多现代年轻人崇尚自由、追求消费文化,而上一辈人勤俭节约;又如在婚恋观念上,年轻人大多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自由浪漫的婚姻生活,而上一辈人的婚姻观则往往相对保守。

但是,如果用“价值观”这个似乎可以解释所有矛盾的“万金油”来为“代沟”的产生作注解,那么我们极有可能忽视“代沟”产生的具体过程,从而导致“代沟”这一复杂现象被简单机械地扣上“价值观不同”的大帽子。实际上,当我们开始关注“代沟”产生的具体过程时便会发现,代际间的矛盾往往源于语言沟通的失效或低效,而语言沟通能力其实正属于我们所谈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范畴。

许多家长总是抱怨青春期的子女不听教导、自由散漫,而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则认为父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说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网络上曾流传一个段子,这个段子大概是关于“别人家的孩子”。有人幽默地说,这世上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几乎贯穿一个人的大半辈子:“别人家的孩子”是幼儿园里守纪律、爱吃饭的小朋友,是小学里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大红花”,是中学时代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霸,是大学里全面发展、表现突出的“高富帅”“白富美”,是走向工作岗位后享受优厚待遇、拥有幸福婚姻的“人生赢家”。

然而,这个无法验证是否真实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常常导致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从口语表达的角度来说,父母通过展示“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试图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标杆,说到底这是一种语言的劝服,然而劝服的效果究竟如何呢?不得不说,子女对于父母“别人家的孩子”式的表达方式常存在对抗心理,例如,许多人经常反驳父母说,“那你让他家的孩子当你的儿子/女儿”。其实,不论是父母的劝服还是子女的反驳,这样的表达方式非但没有体现出说话者的应有之义,反倒加剧了矛盾。

为什么会产生沟通的障碍,为什么劝服和辩驳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直指口语表达的思维方式。按道理来讲,人们所言之物应是所思之物,然而,在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中,“所言”与“所思”未必匹配,“所言”和“所思”分属口语表达中口腔输出和大脑思维两个层面,有时“所言”甚至需要回避“所思”,所以“所言”和“所思”的配合状态关系到口语表达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

口语表达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而不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人魅力都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所不可或缺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是陋室,但谈笑间,鸿儒的气质与魅力为陋室平添意蕴。“谈笑”往往被人们视为再普通不过的语言交流行为,即便是对于没有文化知识或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人来说,“谈笑”也是件极容易的事。可以说,“谈笑”处在口语表达的较低位列,虽处低位,但不同的人通过“谈笑”所建构的自身形象或者展示出的个人魅力却可高下立判。

在新闻采访、外交斡旋、法庭辩论等专业领域中,口语表达对于个人魅力的展示可谓是全方位的。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集中表现为提问的水平和技巧、对答案的追问和验证能力以及对隐藏信息的挖掘能力等。众所周知,采访过程中记者索取答案和被采访对象提供答案是一对潜在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才有可能获得采访的成功。

在外事交往领域,涉及国家间关系的许多事务繁复而敏感,对于国际问题的斡旋考验着外交官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把话说得严丝合缝,如何对复杂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申辩,这些都关乎主权国家的切身利益。

在法庭辩论中,律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自古以来,论辩是人们热衷的一项活动,不论是雅典城邦的公民集会,还是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论辩作为项技能极大地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水平,体现了个人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不论是日常交际还是专业领域,口语表达都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需求。然而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口语表达,其重要性与意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口语表达能力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作用。

从原始社会到数字化时代,人类的口语表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部落化”的早期口头传播时代、“脱离部落化”的印刷媒介时代和“重新部落化”的电子媒介时代,随着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不断变化,口语表达也一直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巴别塔”曾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阻隔。囿于语言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终于,“巴别塔”崩颓,人类通过翻译实现了与异域“他者”的对话。但是,问题并未因此全部解决。当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口语表达这项人类的本能行为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包括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涉及国家利益的争端与分歧以及话语权的控制与权力的施加等。

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本常识(广播电视口语表达)(3)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充斥着诸多数字化的存在。我们熟悉的朋友,他们的名字被改成二进制的编码存储于手机内,他们的照片以像素点的组合表现为社交网络上的一个个头像,他们的声音在各种即时通讯平台上以电波的形式彼此传递。数字化极大地消弭了时空的阻隔,远隔重洋的人们不会再因未能“此时此地”相聚而遗憾,沟通变得简单到只需动动拇指,那些对“此时此地”般时间和空间同一化”的渴望变得奢侈而滑稽。

人类幼年时期茹毛饮血的嘶吼已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特效,印刷时代人们手举报纸的街谈巷议淹没在车水马龙的轰鸣之中。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音频、视频形式出现的话语信息让人们所处的时代显得更加喧嚣,却也更加沉寂说喧嚣,是因为在这个人人都可以举起麦克风的时代,发声者众多,杂音也众多说沉寂,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发声,然而,一方面发声的渠道更多地依赖于电子媒介,而人与人面对面互相接触的交往变得稀缺而珍贵,另一方面,嘈杂的声音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真正能够发人深省、震撼人心、具备力度的声音却被喧嚣的声音所淹没。世界的声音变得多元化,每个人都仿佛处在世界的中心,但这却正使世界呈现出去中心化的样态。吊诡的是,在这个由去中心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由时代里,人们在内心深处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呼唤专业化、中心化的声音。某种程度上来说,去中心化不啻是一种对“中心”的缅怀和崇拜。

去中心化的现代社会赋予了每一个人发声的权利,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个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这个陌生的世界发出声音。随着电子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语音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有关人士表示,“网络音频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用户界面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用户界面,而目前的技术已经发展至触摸、语音和体感控制。传统社交网络目前正积极试水语音应用,一些主打语音社交功能的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基于语音功能的移动应用在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也对使用者口语表达的能力提出了潜在的要求。

2013年《北京商报》的一则消息称,苹果Siri背后的技术提供者、国际知名语音服务公司 Nuance正与国内知名社交网站开心网密切接触,双方将联手打造语音社交产品。在 Nuance图谋全球语音霸主的战役中,开心网或许将成为其在社交领域中的探路者。据悉,开心网客户端或将融入 Nuance智能语音技术,社交用户的基本操作如“照片”“记录”“转帖”等均将可通过语音指令来实现,这一客户端将成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语音助手”。

有关专家认为,将语音技术添加到社交网络中是社交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而这个时代将会马上到来。但单纯的语音记录并不能为语音社交带来颠覆性的革新,如果能够将语音搜索与语义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则将可能实现语音社交的完整交互,只有实现拥有更多智能功能的语音社交才能保证应用软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语音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只要有人在现场,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民众可以在新闻第一现场拿起手机拍摄。一类人由此诞生,即“公民记者”。“公民记者”的出现是新闻生产领域“去中心化”的表现,文字、图片、视频或是三者的组合是由“公民记者”所生产出的“公民新闻”的基本形态。关于公民新闻的概念,有学者指出,公民新闻是指公民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将所闻、所见、所感,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传送给大众,在一定范围内完成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而言,尽管公民记者生产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广泛,速度也更快,但是公民新闻的质量常常受到民众的质疑。公民记者拍摄的视频有时候的确能为观众呈现珍贵的现场资料,但因拍摄条件和技术所限,或因公民记者缺乏专业知识,使得许多新闻所呈现的内容逻辑混乱,对新闻现场的解说描述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并导致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公民新闻中的语音内容。目前来看,在现有的公民新闻中,绝大多数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出现,一些包含视频内容的报道多为对新闻现场的直接拍摄。如2014年5月28日发生在山东招远的“麦当劳血案”,事件发生后,一段由现场目击者拍摄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视频内容主要是对案发过程的记录以及被拍摄者的女友哭泣、惊慌逃跑的镜头。在这段视频中,拍摄者没有对现场进行描述、解说或评论,只是客观记录了事情经过(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普通民众像专业记者那样在现场进行新闻报道)。招远血案的视频风格代表了大多数公民新闻视频的风格,口语表达的缺位是当下多数公民新闻的主要特点。

如果新闻现场的构成要素较为简单,那么即便一则报道缺少通过口语表达对新闻内容进行的解释说明也不至于引起观众的误解,然而,对于那些复杂的新闻现场来说口语表达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在人都有拍摄工具的条件下,专业的公民新闻报道呼唤着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口语表达。

当然,对于专业的新闻记者而言,口语表达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必赘述。当我们焦数字化时代,去中心化的时代特点在给予每个个体更多权利自由的同时,也比以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专业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