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

对于许多爱逛博物馆的朋友,一定都有过这样的困扰,那就是看到那些体型硕大,或是拥有瑰丽纹饰的青铜器,啧啧称赞之后,一看旁边的展签,却发现自己不会念它们的名字,就连我们常用的“认字念半边”的方法也不管用了,因为哪边也不认识。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

图自:“故宫博物院”微博

不过大家也别觉得是自己孤陋寡闻,因为许多古代的青铜器现在都已经不再使用了,所以这些器皿的名字到现在也就成了生僻字,有的甚至在字典上都查不到。它们是怎么来的?到底念什么?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解码这些青铜器上那些奇奇怪怪的文字,让你一次认全。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3)

对于青铜器的名称的由来,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作品《说觥》中提到过:“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也就是说青铜器的名称大都是由宋朝的人定下来的。宋朝人为了更好地研究古青铜,考订出一套命名法则,并沿用至今。这套法则主要遵循两条准则:“自铭优先,无铭从古”。意思就是如果器物上有铭文,优先根据铭文确定器物的类别名称。如果器物上没有铭文,就参照有自名的青铜器,甄别定名,确定器物的类别之后,在类别前加上专门的名字来命名。

知晓了青铜器的名称来源和起名规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青铜器名称的读音及其功能,学完这节“青铜小课堂”,相信大家再也不会“从入门到放弃”了。

觥[gōng]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4)

日己觥

觥是约定俗成之名,出现于商代中期,流行至西周中期,为盛酒器,盖子常常做成头背相连的动物形象,这件“陕历博青铜第一萌器”日己觥就是这种酒器的代表。

彝[yí]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5)

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能看到的“彝”比较罕有,而且只有“方彝”。方彝最大的特点是盖子的形状像屋顶一样,盖上的纽也像屋顶。

觚[gū]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6)

觚是一种饮酒用具,作用与爵、角相同,宋代学者首次将这种喇叭型大敞口,体形修长的酒器命名为“觚”。这样瘦高的外形,在众多青铜器中相信大家也能一眼认出。

斝[jiǎ]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7)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两柱,杯口呈喇叭形。传说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觯[zhì]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8)

饮酒器皿,有盖,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广口,圈足。西周时,出现了方柱形的觯。《礼记》中记载:“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卣[yǒu]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9)

一种酒器,商代跟西周时期盛行。外观上是圆形、椭圆形,底有脚,口小腹大,大多制作精良,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盉[hé]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0)

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罍[léi]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1)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一般在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诗经·周南·卷耳》中就有“我姑酌彼金罍”的记载。

瓿[bù]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2)

古代的一种小瓮,圆体、敛口、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用以盛酒或水,也可用于盛酱,算得上是一种“多功能厨房盛具”。

匜[yí]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3)

盥洗器,周人重礼,在行祭礼之前要先沃盥,就是先洗手,洗手时给手浇水的用具就是匜。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

盂[yú]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4)

天盂

青铜盂出现与商代早期,流行于西周时期,一般体型较大。根据文献记载,盂的用途有两种,一为水器,二为盛饭器。

簋[guǐ]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5)

装黍(shǔ)、稷(jì)等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直腹,高圈足,大致相当于现在盛饭用的大碗。许多爱吃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北京有条美食街的小龙虾很出名,那就是“簋街”。

盨[xǔ]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6)

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为青铜器铭文中的自称,也有器物自铭“盨簋”,说明盨和簋形态类似,用途相同。

鬲[lì]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7)

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敞口,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鬲有两个读音。读为lì时是器物,读gé则是做国名、做姓氏等。《老辞海》中有解释:“有鬲,古国名。”

甑[zèng]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8)

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相当于现在的蒸屉,可以放在鬲上蒸煮。

甗[yǎn]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19)

用于蒸食的器具,分为两部分,下面是鬲,用于煮水,上面是甑,用来放食物,可通蒸汽。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簠[fǔ]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0)

祭祀和宴飨时用来放食物的器具,《周礼·舍人》中有:“凡祭祀共簠簋。” 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軎[wèi]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1)

古代车上的零件,形如圆筒。古代车轴露在外面的部分很长,軎就会被套在车轴两端,用以加固轴头的。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2)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3)

上面列举了这么多青铜器名称中的生僻字,你记住了几个?如果你和文创君一样,觉得信息量太大,看过就忘,那也别灰心,大家可以收一本《2023陕博日历·赫赫宗周》来巩固知识点,日历中不但会标注出这些生僻字的读音,还有许多器型的代表文物。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4)

把这本日历放在手边,翻看日期的时候,还能学到不少青铜器知识,一年下来,你一定会顺利告别“青铜”段位!下次和朋友一起去博物馆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秀一把你惊人的知识储备~

商周青铜鸟尊(觯甗簋盨簠斝鬲)(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