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日本人送礼物(日本人的送礼忌讳)

在日本,需要送礼的机会和场合也是非常多的。

不过,比起在中国送礼随意来讲,在日本送礼都有规矩和习俗。

你不懂这些规矩,有可能就要闹出大笑话,或者矛盾来。

甚至额外花很多钱。

就比如你给日本小孩子压岁钱,2000日元就够了。

当然你送10000日元没人反对,但你送2000日元,日本人会认为你很懂日本的习俗。

一起来了解下日本送礼的忌讳,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礼物吧。

包装礼盒的禁忌


日本人送礼的礼盒要用硬纸绳捆绑,这种硬纸绳一般要5根一组,也有7根、9根的。

原因就是,日本人认为奇数是阳数,象征吉祥;偶数是阴数,象征凶事。

倘若用了双数的硬纸绳打点礼品盒,也是犯忌。

这种硬纸绳分为红白和黑白两大类,红白表示吉祥喜庆,黑白表示凶事。

日本人也很讲究礼物的包装,在颜色方面,因为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所以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紫色表示忧郁悲伤,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就连国内流行的明亮彩纸也会被认为太过花哨,不够庄重。所以一般会采用花色纸张。


日本人送礼最多的是工艺品、纪念品之类。

在日本,大到雕塑,小到书签,都做的尽善尽美。其实这一点也是继承了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传统思想。

他们无论大小事务都有序进行,在生活中更是把每周的衣食住行规划妥善。

如果给对方送一些生活必需品之类,反而是没有太大用处,而且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2月14日(情人节) 男生不能送女生巧克力


怎么给日本人送礼物(日本人的送礼忌讳)(1)

据说在全世界各地,2月14日的情人节一到,就是男人给女人送礼物的日子。

但在日本却恰恰相反。

这一天规定只能女人给男人送巧克力,而男人要等到3月14日才能还礼给女方。

如果男方给女方送了礼物,可能也会收下吧。

送朋友、家人(长辈)、同事(上司)的禁忌


在日本给别人送礼时,禁止送拖鞋、袜子,因为这存在着要把对方“踩在脚下”的寓意。

也不能送领带和项链,因为有让对方去自杀的意思。

对于长辈或者上级,不能送钟表和书包,因为有“补进亏空”的含义,意味着看不起人家,有督促对方好好学习的意思,但送给部下就没什么不妥。

送新婚夫妇的禁忌


对于新婚夫妇,不能送厨房使用的刀具或者瓷器。

刀具含有切断婚缘的意思,而瓷器易碎,夫妻关系当然是越牢固越好,因此尽量避免送让人联想到分离、破碎等礼品。

另外,梳子也是不能送的,在日文里面,梳子的发音是“苦”和“死”,显得不吉利。

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

不过在日本有趣的是,一般婚礼请帖上,都会写好送多少礼金。笔者第一次参加一位日本朋友的婚礼,当然是披露宴会,请帖里写好了8000日元:)

送新娘子的禁忌

怎么给日本人送礼物(日本人的送礼忌讳)(2)


在日本,不能给新娘子赠送茶叶。

中国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俗语,而日本却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茶”的俗语,送新娘子茶叶,意味着告诉新娘子从此不用再回家。

送病人的禁忌


在日本,到医院探望病人时,不能送栽在花盆里的花、菊花或者荷花。

花盆里的花有盼人早死的意味;菊花,是在葬仪上使用的,而且还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最好不用。

而荷花,有花丧的意思。

除此之外,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都不能送。

祝贺乔迁新禧或新店开张时的禁忌


在祝贺乔迁新禧时,要避免送与火相关的东西。

送礼物时,要注意避开4和9等数字,因为4和9会使人联想到“死”和“苦”。

当朋友或家人的新店开张时,不能送红色的花朵,因为这让人想起“火”——火灾的事情,人们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拒绝“surprise”式的送礼方法


说德国人严谨是有些言过其实,但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标签却恰如其分。

即使在送礼这个问题上,日本也生怕有任何不妥之处给对方添麻烦。

因此他们很少用出人意料的方式拿出礼物。

一般在拜访别人前,都会提前婉转地告诉对方,说你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

他们送礼物的惊喜都是在选礼的心意而非方式。

而且一般都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不要送孤品。

除此之外,据说日本还有这样的习俗。

把蔬菜、鱼、鸡以及鲜花等作为礼品来赠送时,只能送到主人的家门口。

送礼时如果是和一班客人会见,要么向全体赠送一份礼物,要么向团体的每一个人送礼;如果是向全体客人送礼,要在所有人集合过来之后再赠送。

只向团体里的某些人送礼,会被看作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接送礼物时,出于礼貌记得要双手,不要当面打开礼物(和中国一样);

当接受礼物后,再一次见到送礼的人,一定要提及上次收到礼物的事并表示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