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馍老式做法(枣花馍的记忆)

#中秋创意手工#

八月十五,娘有一习惯的面食劳作,即蒸“枣花馍”。

当地人的习惯,多在门前或院中植上枣树,说“家有枣一棵,人不离穷窝”。家植枣树的品种,大概有两种,一是椭圆形的,谓“长八鲜”,一种圆的叫“灵枣”。“长八鲜”枣熟于八月,八月十五前正可采摘。此枣生长期较“灵枣”晚熟,但其熟后甜脆多津,色泽红艳。此枣又谓大枣,既可生食又可晒干长年食之。人说“多食红枣,色若年少”。枣花馍所用的枣即是此大枣,人们将所用的大枣挑好,以饱满色艳,皮不虚空者最宜,然后备以待用。

做枣花馍发面很是讲究,面要上乘,讲求细、白、筋、软,因此发面时往往是前一日便发上,然后一次次的开,一次次的接,一般要接面三次。这样发出的面才不会有酵气,兑碱后,光亮松软,揉在案上吱吱有声才为成。

枣花镬的做法有很多种,娘寻常做的有:双云沟、四喜花、小蜜蜂、线板儿、套钩、麦堆等。双云沟的制作方法是:一馍头大的面坯儿揉为长圆,约半尺余用刀拍为偏型,轻压竖纹(谓云纹),然后双手掂两端面头儿向内盘,两头压面缘,将大枣一切两半,以其断面捺于盘好的旋内。此花形饱满丰实,红枣其上如丹阳穿云。

四喜花:即用面坯成浑圆条形,用刀痕云纹,然后一端向内旋转为圆形,用筷子上下左右对挟,将两枚红枣断开按其四辨花上,如花儿初绽,蕊放异彩。

小蜜蜂制作时其条型要稍长些,用刀痕云纹后双卷内旋,中间留十公分余,合拢用筷挟其腰间,红枣缀其两边翼中,然后如蜜蜂展翅。线板儿的制作是将其条型面旋为浑圆条形,中间用筷挟之,红枣缀于其中即可。

套钩则为“S”弯形,上下旋内两颗枣。

麦堆是将面成一葫声形,颈处搓一小面条,左右压之中间放枣,这两样食品是祭祀农神的,以保庄稼丰收。枣花馍的制作有一共同点:即面块成条,在其上用刀痕之于云纹,红枣缀于其间。不同点即变幻手法,使其成为形态各一的造形,以形寓意。因此说是:

蒸个双云构,日子不犯愁;蒸朵四喜花,四季都管发;蒸只小蜜年,生话如蜜甜;蒸一小线板,月亮奶奶心喜欢。麦堆和套钩,庄稼大丰收。枣花模蒸成后细白光亮,红枣灼目,愿月时端出供奉,小孩子们随着大人们叩头拜月,唱道:月奶奶、白亮亮,枣花馍馍甜又香,

月亮奶奶快来吃,教俺读书写文章,红旗插到俺门上,

看那排场不排场。祭拜毕,每人可分食月饼及枣花馍,说是大人吃了心想事成,小孩子吃了前途无量。于是八月十五蒸枣花馍的习俗一直被人们延续着,成了活化石般的记忆。

枣花馍老式做法(枣花馍的记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