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

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但同时,生活节奏快、营养不均衡、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也让很多人都活在“亚健康”状态下。

你活得健康吗?不妨来看看自己是否满足以下7条健康的黄金标准吧!

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1)

1、大病不找,小病稳定

对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小病小痛并不稀奇,如果病情稳定,也不需要过度紧张。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列出了几条身体健康的相关标准: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我们不妨将它具象化——

  • 血压:普通高血压人群血压应降至 140 / 90 mmHg 以下;糖尿病或伴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应控制在 130 / 80 mmHg 以下,或根据身体情况,更加严格。

  • 血糖:血糖正常者,糖化血红蛋白应在 5%~6.5%;确诊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慢性合并症者,糖化血红蛋白应在 6%~7%。而血糖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小于7.8mmol/L。

  • 血脂:胆固醇(TC)3.1~6.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3.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三酰甘油(TG)0.8~2.3 mmol/L。

对有三高的中老年人群来说,遵从医嘱使用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2、睡眠质量好

睡眠质量良好气血足的人,入睡快且一觉睡到天亮,但有的人常常出现入睡困难,或者睡着了很容易醒等睡眠问题,这种症状是气血亏虚的表现。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朋友的睡眠时间有所缩短,醒了之后也不容易入睡。一部分人群也会为此紧张,觉得自己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导致了失眠,或是怕睡眠时长不够会让身体出问题。

其实不必紧张,对一般中老年人群来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而非时长,一天能保证5~6.5小时的睡眠时长即可。如果有条件,可以午间再睡上半小时左右。

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2)

3、胃口好

胃口好说明脾胃功能好。如果经常看到饭但不想吃说明脾功能比较差,而吃不下饭、吃了容易腹胀难受的说明胃功能弱。

另外,即使胃口好,也要重视营养摄入。健康长寿的基本保障是要平衡饮食,对此,我国营养学家做了规定。

1.每人每天应食用谷类食物300~500g,蔬菜与水果400~500g,动物性食品150~200g(其中鱼虾类50g、禽肉类50~100g、蛋类20~50g),奶类100g、豆类50g。

2.油脂类每天不建议大于25g。

3.戒烟限酒,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

4、排泄功能好

如果说胃口是入口,那么排泄就是出口,保证入口的同时也要保证出口顺畅。

健康状态下,人每周大便3~21次都是正常的。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可能有便秘的情况,建议平常可以多吃绿色蔬菜,多做做提肛运动。

而针对小便,没有明确的次数规定,如果你每天都要小便几次,而且尿液呈淡黄色,而不是深色,说明身体是比较健康的状态。

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3)

5、智力正常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大脑是一切行动的“司令部”,如果智力异常,其他的言行正常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下面的《智能量表》,来进行智力的初步评估。

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4)

上表中每一个回答正确计 1 分,满分 30 分。

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人 ≥ 27 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大于 80 岁)≥ 25 分为正常;≤ 22 分为痴呆;≤ 15 分为严重痴呆。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交流,是维持正常智力,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

6、生活能自理

想想看,自己或家里老人能否独立完成洗漱?吃饭、如厕、不行、穿衣、上下楼等,又是否能够自理?

对于一些患有肢体功能障碍(如严重的大关节疾病)、中风恢复期、心衰影响活动能力等疾病的老年人,需要积极治疗和康复,也许不能达到健康老人的标准,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记住这十条身体越来越健康(身体健康的7条黄金标准)(5)

7、心态健康

笑一笑,十年少,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对老年人健康很重要。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是维护家庭和睦、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积极健康的心态可以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多彩、幸福。

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影响正常的人际沟通,孤独、空虚、抑郁等不良情绪就不能有效缓解,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可以多参与朋友聚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遇到问题或困难,主动求助,及时沟通,积极解决。平和心态与人交往,扩大健康的交际广度、深度和渠道。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