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诗经•大雅•嵩高》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嵩山自古就被认为是神灵出没,仙人得道的圣地。汉晋以来,佛教、道教已在这里传播。 嵩山属伏牛山系,主脉在登封市西北部,余脉延及新密市、巩义市境内,连绵60多公里。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1)

嵩山古称外方山、太室山、嵩高、黄室、崇山等。夏商之际,已称嵩山为中岳。西周时曾以华山为中岳。至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则“以嵩位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仍定嵩山为中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唐武则天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又改中岳为神岳。

宋代以降,历称中岳嵩山,并沿用至今。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居登封城北)和少室山(居城西)组成,中岳嵩山为其总称。嵩山主峰为太室山之峻极峰。太室山主峰高1494米;少室山主峰高1512米。太室山体雄壮,形如卧龙,又居于东侧,故为嵩山之主山;少室山势峻峭,而不及太室壮阔,虽略高于太室,却不能作为主山。所谓“华山如立,中岳如卧”,即以太室山形而言。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2)

千百年来,嵩岳山麓寺庙林立,秦汉之际已建有太室祠、少室祠、启母庙、法王寺和慈云寺。北魏至明清以来,佛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建在太室南麓登封城的周围。唯有少林寺,建寺时间虽早,但偏偏选寺址于登封西北边陲之地。跋陀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之后,孝文帝为他在洛阳建造了一座“静院”,供他修炼禅法。

可是,跋陀“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孝文帝便诏令在少室山阴,为跋陀创立了千古名刹少林寺。当年,这里满目青山,少溪河(又名少阳河)自西向东潺潺流淌,气候清新宜人,是一处适合静心修禅的场所。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3)

少林寺寺名也充满了崇法自然的特色,清代景日昣在《说嵩》中解释说:“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寺居少室山阴的丛林之间,定名“少林”,正是跋陀“息心山林”这一性格特征的体现。

汉代以来,佛法东传,至南北朝时,已达鼎盛。据北齐魏收所撰《魏书•释老志》记载,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三月,整个北魏境内的寺院多达六千四百七十八所,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余人;仅都城内便建有佛寺百所,僧尼多达两千余人。皇帝还招纳西域胡僧,并为之建筑精舍传法。少林寺即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由皇室敕建的佛寺。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4)

唐代裴漼在《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记述颇为详实:“……少林寺者,后魏孝文之所立也。”“沙门跋陀者,天竺人也,空心玄粹,惠性淹远,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缅自西域,来游国都,孝文屈黄屋之尊,申缁林之敬。太和中,诏有司于此寺处之,净供法衣,取给公府。”

接着《寺碑》又记述了跋陀主寺之后兴建殿堂宝塔的佛事活动:“法师(跋陀)乃于寺西台,造舍利塔,塔后造翻经堂。香水成涂,金绳为约。苦心精力,俾夜作画。多宝全身之地,不日就功。如来金口之说,连云可庇。……跋陀息心兹地,乐静安居,感而遂通,境来斯证。……时有三藏法师勒那,翻译经论,游集刹土……”除此以外,菩提流支也来这里译经,所译的内容主要是《十地经论》。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5)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之后,梁大同二年(536年)之前,又一位西域名僧游化于嵩洛一带,他即是后世尊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就有关于菩提达摩游化嵩洛的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516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佛)境界,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达摩、慧可师徒“尝托兹山”,应是栖身于少室山附近的禅窟或庵庐之内,并无寺院可居。也许这便是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炼魔台乃至嵩岳寺后三祖庵等纪念建筑与古迹均远在寺外的历史原因。达摩卒于梁大同二年(536年)十二月,葬于熊耳山(今河南省陕县西李村乡支沟村南),此地后建有“空相寺”。

嵩山   少林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6)

达摩衣钵法器,一向单传。达摩传法慧可,慧可又传法给僧璨。自三祖僧璨,始到南方传法。历隋、唐二朝,达摩禅法回到北方,并真正回到了称为禅门祖庭的嵩山少林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