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珍稀树种黄杉(极危树种南川木波罗守护神)

广西珍稀树种黄杉(极危树种南川木波罗守护神)(1)

侯学搭绳梯采果

南川木波罗又名猴面包树、水冬瓜,是桑科波罗蜜属的一种常绿乔木树种。树干直立、粗壮,树皮深褐色,聚花果球形,成熟时橙黄色。南川木波罗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之一,仅见分布于重庆市的几个区县,綦江区东溪镇是南川木波罗分布地之一,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定为“极危”树种。

广西珍稀树种黄杉(极危树种南川木波罗守护神)(2)

精心育苗

理想的种子

侯学,1981年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一个农民家庭,2001年于重庆航运学校毕业后干过舵工、厨师、技术工人、销售人员。

2009年春节,侯学回到东溪,在老家附近转悠时,意外发现了一棵奇特的树,因树上的果实口感酸涩,村民把这棵树称作“杨梅树”。

“杨梅树”树型高大、通直,四季常绿,果子可食,当地人有取果泡酒的习惯,称这酒有治疗胃病的功效。出于对“杨梅树”的好奇,侯学通过綦江区林业部门联系上了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经专家研究鉴定,此“杨梅树”学名南川木波罗,因在重庆南川首次发现,故命此名。

当得知南川木波罗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确定为“极危”物种,比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著名的活化石银杉、水杉等濒危物种还要高一个等级时,侯学心底“理想”的种子开始发芽,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珍藏在家乡深山老林濒临灭绝的野生木波罗成年母树保护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棵美丽大树的名字,共享极危树种繁衍的喜悦。

广西珍稀树种黄杉(极危树种南川木波罗守护神)(3)

南川木波罗果实

执着的坚持

同年,侯学毅然辞去月收入4000多元的化妆品销售工作,回到老家东溪,开始进行南川木波罗野生资源调查,在东溪镇尚书村再次发现四株野生木波罗成年母树,让侯学欣喜万分。从此以后,他早出晚归、不畏艰辛,一次次不懈寻找,走遍了周边七八个村社,行程八百多公里,越深涧,爬高岩,钻密林,磨破十多双鞋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侯学在东溪镇范围内共发现大大小小南川木波罗树150株。为了有效保护发展这一极危树种,他着手采种、育苗试验进行培植研究。

保护南川木波罗之路走得非常艰辛,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全家的生活。年过半百的父母理解儿子的心思,支持儿子的行为,陪他一起种菜养猪,到街上餐馆挑潲水回来喂猪,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到街上卖菜,晚上十一二点才能歇息,这一干,就是四年。

长期没有固定的收入,终日陪伴那心爱的木波罗树,无暇顾及妻儿,妻子最终选择离婚,远他而去。离婚后,侯学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木波罗树上,已成痴迷状态。几年中投入到南川木波罗保护与繁育的地租、人工、肥料等资金,足够在城里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坦诚地说:有过,那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最终,侯学选择了坚持,这一干,就是六年,从未闪劲。

广西珍稀树种黄杉(极危树种南川木波罗守护神)(4)

与林业部门专家交流育苗经验

灿烂的笑容

八月是南川木波罗果子成熟的季节。侯学顶着烈日,搭上绳梯,采收果实,取出种子,经过处理,沙藏至来年春天,在上好的承包地里播种育苗。通过不懈努力,整地、选种、播种、施肥、浇水......一天到晚,守候在旁,几乎寸步不离。7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基本掌握了木波罗的繁育栽培技术,现已成功培育南川木波罗苗木2万余株,租用60亩土地,进行移植。他主动联系区林业部门,配合林科院资源调查,提供育苗试验的种子,向专家请教,学习南川木波罗育苗栽植技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南川木波罗树保护繁殖的能手。

“人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每当遇到曲折时,侯学总是这样鼓励自己。他知道南川木波罗树形优美,可用于园林绿化;材质优良,可以开发更多木材产品;果实营养价值高,可食用,也可药用。保护南川木波罗意义重大而深远,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侯学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侯学的坚持和努力,得到区林业部门的支持和鼓励,将南川木波罗在綦江土地上广泛推广种植。十年后,保守估计将有50000株挂果。南川木波罗不但得到了最大的保护,而且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侯学,不在乎得失,不计较冷嘲热讽,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如今摘取了丰收的果实。他没有就此停步,而且满怀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微笑着面对神圣的事业。“保护发展木波罗树,是我终生不弃的职业,不图经济回报,只愿大自然美丽。”侯学这样说,必定这样做。侯学不愧为南川木波罗树的保护者,培育者,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的活化石的守护神。

南川木波罗必将在綦江大地广泛培植,广为利用,成为綦江林业的又一张名片。

(刘燕庭、张雨荷 重庆市綦江区林业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