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提高城市水平(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

来源:南方网

东莞不仅孕育了宏远男篮“十一冠”,在城市发展各个领域同样勇往直前,创先争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冠军之城”。

日前,《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出炉,东莞成为继广州、深圳之后广东省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047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莞人口增加224.64万人,十年增长率达27.3%。可以说,东莞在城市人口吸引力、青年人口吸引力等方面,都排在全国城市的前列。

东莞提高城市水平(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1)

东莞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初具雏形。图为蓝天下的东莞中心城区风貌。(摄影:陈栋)

不只是对人口的吸引,东莞对大企业的吸引力也超强。这几年,众多大企业斥资数千亿投资东莞,看好这颗镶嵌在大湾区上的“明珠”。

而它的背后,是“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深入人心,投资洼地、创业沃土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充分彰显。

作为开放中国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东莞敢为人先引入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加速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东莞还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实现了很多方面的克难奋进。比如,1984年东莞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高埗大桥就是全国第一座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首创了“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新模式。2000年建成通车的莞深高速,是全国第一条由地方自行规划、自行投资、自行组织建设的高速公路,开创了全国地级市自筹资金建设地方性高速公路先河。

进入新世纪以后,东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和“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突破旧的城市建设模式,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东莞市中心广场、东莞大道等城市地标相继落成,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特别是举东莞全市之力,在2001年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建设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东莞提高城市水平(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2)

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松山湖高新区。(摄影:陈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经济由高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东莞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明确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定步伐。

“十三五”期间,东莞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版权示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法治政府奖等称号,首获全国综治工作“长安杯”,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双拥模范城等荣誉,连续两年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市竞争力前三,连续四年入围新一线城市,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东莞提高城市水平(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3)

位于滨海湾新区的滨海湾青创广场。(摄影:陈栋)

尤其是在城市品质内涵方面,得到了重大提升。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初具雏形,六大片区加快统筹发展。“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大幕全面拉开,民盈国贸中心等城市地标顺利建成,国际商务区、黄旗南、三江六岸等片区建设实质性启动,中心城区灯光夜景、广深高速沿线景观品质、东莞大道十里迎宾景观带等提升工程成效突显。

(作者单位:东莞日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