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

【我与祖国同奋进】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

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

【我与祖国同奋进】

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主持会议。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随后启动。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为落实关于破“五唯”的指示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评价改革推动了学校治理现代化。本轮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评价方面,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确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坚持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脱钩,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在学生评价方面,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积极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根据总体方案精神,各级各类学校对照“十不得一严禁”进行“废、改、立”,净化了教育生态,推动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评价改革推动了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本轮教育评价改革在党委和政府评价方面,破“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明确要求上级党委和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在用人评价方面,破“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在学校评价方面,探索进行分类评价,鼓励办出特色和水平。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等评价工作中,可以看到明显转向。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前沿性、世界性、历史性难题。面向未来,教育评价改革要在时空两个维度进行拓展。在空间维度上,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教育评价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时间维度上,我们要立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2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