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66°33′)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诸多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25。其中陆地和岛屿面积占800万平方公里,全部归属于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美国8个环北极国家,但北冰洋仍属国际公共海域。此外,北冰洋中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的行政主权尽管属于挪威政府,但由于中国政府于1925年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因此至今中国人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的科学和生产等活动。

为了探讨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了解北冰洋临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中国渔业发展的影响,1999年7-9月,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5年以后即2004年7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于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正式投入运行,开展涉及气象、生物、测绘、冰川、空间物理等领域的科学考察。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2)

提起北极地区,人们对它的印象是一片千里冰封、气候严寒、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除了北极熊以外,人们对它知之甚少,是一块人类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近年来,北极地区为何突然变成香饽饽?它已经引起包括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与北冰洋毗邻国家极大的关注,最近在北冰洋上引起对大陆架争夺日趋激烈的场面。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巨大油气资源的吸引力,毗邻各国觊觎北极资源。在能源方面,世界上仍有25%的石油和天然气未被开发,它们就在北冰洋,为此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地球尽头的波斯湾”。据世界石油资源权威机构保守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开采石油储量达1000-2000亿桶,天然气在5-8万亿立方米之间(全球石油储量为1150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76万亿立方米)。

美国方面,仅1978年发现的坐落于阿拉斯加大陆架北坡的油田,就有90-100亿桶可采原油和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北极圈内俄罗斯部分则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

北冰洋一半面积属于大陆架,而且半数以上的大陆架区水域深度不超过50米,在开发上有巨大便利。虽然自然条件恶劣、长途运输困难造成生产成本昂贵,但与全球能源日益紧缺、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相比,这些缺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除了油气资源外,北极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估计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另外,北极地带还有大量的金、银、铜、金刚石、铀等矿藏。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极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巨大能源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宝库。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3)

还要看到,随着北极气候变暖,冰层融化,人们利用北极的丰富资源成为可能,不再是可望不可即了。再过15年,横穿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每年都会有几个月时间可以通航,并成为国际海运航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一旦北冰洋夏季航线通航,它将成为北美洲、北欧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一条快捷的新航道。船只通过北冰洋从亚洲前往欧洲的路程将比现在缩短一半,即大约缩短6000公里至8000公里。显而易见,到2050年之后的夏季时刻,北冰洋将成为“无冰洋”,那时,哪个国家控制了北极,就等于控制了未来新航道,控制了海上交通的咽喉。

一、北冰洋及其8个边缘海名称的由来

北冰洋一词源于希腊语“熊”,意指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北冰洋是一个四周由欧亚、北美大陆环绕、近于封闭的海洋。其面积约1475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1%。平均水深约1225米,最大水深5527米(位于格陵兰海的东北部),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一个海洋。北冰洋表面广被海冰覆盖,冬季海冰覆盖面积最大,可达1140万平方公里(3月),约占总面积的77.3%。夏季海冰覆盖的最小面积为700万平方公里(9月),约占总面积的47.5%。北冰洋大部分面积位于北极圈内,海冰平均厚度约3米,其中央部分海冰已有300万年以上的历史,为终年不融海冰。北冰洋有8个边缘海:挪威海、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

1650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首先把它划为独立的海洋,称之为“极北的海洋”或“寒冷的海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正式命名为Arctic Ocean。这个命名者原意为“正对着大熊星座的大洋”或简化为“大熊星座洋”。清朝中国学者另辟蹊径将其译为“北冰洋”,立意高妙,它既表明了这片广大海洋的方位位置,又提示了它最典型突出的冰雪覆盖的特征。巧的是,1935年6月27日,前苏联政府将其定名为Severnyy Ledovityy Okean,与中文译名“北冰洋”不谋而合。

8个边缘海中有5个是以毗邻的国名、地区名、半岛名和河名命名的,如挪威海、格陵兰海、喀拉海、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另3个则是以北极探险家姓氏命名的,如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波弗特海。

以荷兰航海家和北极探险家巴伦支命名的巴伦支海。巴伦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于1594-1597年曾3次率领探险队沿北冰洋寻找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东北通道。在最后一次远航途中,即1596年6月19日,船队经过一些海岛巴伦支见这些海岛重峦叠嶂,山势峥嵘,于是形象地将其命名为“斯匹次卑尔根”,荷兰语意为“尖峭的山岭”,并到达了北纬79°49′的地方。1597年6月20日,年仅37岁的巴伦支因患坏血病病逝于新地岛上。过了275年(1871年),一批挪威捕鲸者来到新地岛,意外地发现了巴伦支留下的遗物;又过了5年(1876年),在新地岛上的废墟中找到了他的日记和极为准确的海图,海员们读完日记后,他们为3个世纪前巴伦支的艰苦航程所震惊。为了永久性地纪念这位航海家,19世纪中叶人们把从挪威至新地岛之间埋葬他的大海命名为巴伦支海。以巴伦支名字命名的还有挪威的巴伦支岛、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巴伦支堡,还有俄罗斯的巴伦支岛。

以俄国航海家、俄国北方探险家拉普捷夫兄弟命名的拉普捷夫海。他俩系叔伯兄弟,一位是德米特里·雅科夫列维奇·拉普捷夫,海军中将,1736-1742年考察了勒拿河和大巴拉诺夫角间的海岸,位于利亚霍夫群岛和北方大陆北海岸之间的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是以他的姓名命名的;另一位是哈里顿·普罗科菲夫耶维奇·拉普捷夫,海军上校,1739-1742年考察了从勒拿河到哈坦加河和泰梅尔半岛的海岸,经历了千辛万苦,详细记录了这一海岸地带的地形和人类学方面的资料,为纪念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后人将泰梅尔半岛的西海岸称为哈里顿·拉普捷夫海岸。拉普捷夫兄弟于1733-1743年考察了泰梅尔半岛和新西伯利亚群岛之间的海域,这一海域过去曾以瑞典探险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5758家诺登舍尔德命名为诺登舍尔德海,实际上他俩要比诺登舍尔德的考察早了一个多世纪。1935年前苏联为纪念拉普捷夫兄弟在18世纪中叶对这一海域的探险活动,改以拉普捷夫海作为该海的正式名称。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4)

以英国海军少将,著名海洋气象学家波弗特(1774-1875)姓氏命名的波弗特海。1805年,波弗特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提出风力等级表,后经数次修订,蒲福风力等级表迄今仍用于海洋气象观察中。为了制订风力等级表,波弗特驾船前往阿拉斯加以北的海面,在极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观察和记录风对海上物体的影响。后人为纪念皇家海军水文学家弗朗西斯·波弗特的这次科学考察活动,将阿拉斯加以北47.6万平方千米的北冰洋边缘海命名为波弗特海。波弗特在海洋、气象学界早已译为蒲福,早知这一译名已相当流行,当初还不如译为蒲福海。

二、北冰洋海底地形名称

在北冰洋海底,绵亘着一系列海岭,它们和海盆交错分布。在北冰洋海底的中央部分,横卧着一条长约1800公里,宽约60-200公里的罗蒙诺索夫海岭;在北冰洋中部,还有一条同罗蒙诺索夫海岭近于平行的门捷列夫海岭;在北冰洋中部也存在一条大洋中脊,一般称作南森海岭。三条海盆将北极海域分隔为南森海盆、欧亚海盆、马卡罗夫海盆和加拿大海盆。在《世界地图集》第222页北冰洋图幅可以找到这些名称。

南森海岭和南森海盆是以挪威北极探险家、海洋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南森命名的。

挪威北极探险家南森长期从事北极地区和北冰洋的探险活动。1888年首先以雪橇横越格陵兰。1893年,南森一行13人乘坐“弗拉姆”号探险船从俄罗斯的切柳斯金角向东北作长途漂流。1895年3月,他和另一伙伴携带冰上交通工具中途离船北进,被飘至北纬86°16′处,是当时人类所到的最北点。然后再折往法兰西约瑟夫群岛,途中被重重冰山围困在杰克逊岛达9个月之久,直到1896年6月与杰克逊的探险队不期相遇,才死里逃生,乘船回到挪威。这位在气象学、海洋学颇有造诣的探险家后长期从事遣俘和救济国际难民工作,并获1922年诺贝尔和平奖。由于南森通过对北冰洋腹地探险,首次提出并证实北极地区是个海洋,而并不是陆地的正确概念,同时也首次发现北冰洋存在由东向西的洋流。为纪念他对北冰洋海域考察的杰出贡献,将北冰洋两大海底地形命名为南森海岭和南森海盆。

北冰洋中罗蒙诺索夫海岭、门捷列夫海岭和马卡罗夫海盆这三个海底地形名称,前两条海岭是以两位驰名全球的俄国自然科学家、化学家的姓氏命名的,而另一海盆则是以在日俄战争中曾任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海军中将马卡罗夫的姓氏命名的。一般而言,北冰洋地区的地名,包括海域、海峡、群岛以及海底地形名称,都是以亲身经历过北极探险活动的探险家们的姓名命名的。但前苏联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将其发现的北冰洋海底地形以这三位并未亲身经历北极探险人物命名,原因是这三位人物在他们的科学生涯或军事生涯中为俄国的北极探险活动进行过重大的策划,曾提出过大胆的设想,为前苏联北极考察活动起到了先驱者和开拓者的作用。为此,他们得到了北冰洋海底地形命名的殊荣。

罗蒙诺索夫海岭

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出生在北方沿海的渔民家庭,童年时常跟父亲到北方海域航海,少年时代就幻想通过北冰洋航行到达东方的中国和印度,青年时代参加了由彼得大帝发布训令组织的规模庞大的大北方探险队活动。这次探险活动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这位富有预见性的科学家在所著关于开拓北冰洋航线的文献中指出:“北方的海洋是广阔的活动场所,在那里,通过往东北方航路的发现,就能增进俄罗斯的光荣,并带来无穷的利益。”

1764年,在罗蒙诺索夫的建议下,俄国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契察果夫率领的探险队。与此同时,测绘文化5859罗蒙诺索夫写了一本名为《献给即将到东方去寻找北西伯利亚航路的航海指挥官的规范指南》的书,并积极参与制定了有关北极考察探险的计划。为了“将来航海的利益”,他要求海员们把各种自然现象记录下来,并指导他们如何选择越冬的营地,如何用气象仪器来观测大气的状态,如何根据日月的升落来推测时辰,如何观测海洋的深度和海流,如何运用罗盘来测定方位及偏差,如何观察海岸和岛屿的形态。

1765年5月,即在罗蒙诺索夫逝世后的一个月,在契察果夫率领下的由3艘探险船组成的北极考察队启航。尽管由于科学技术等诸多原因,他们企图通过北冰洋通向东方的尝试未能成功,但罗蒙诺索夫对北极探险活动的贡献却永远留在后人心中。

1948-1949年,前苏联政府派出了由海洋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组成的探险分队在北极中心区域完成了数百次探险工作。这次科学考察的最大成果之一是发现了一条长达1800公里的水下山脉。它从新西伯利亚群岛经北冰洋中部北极点附近一直绵延至加拿大的北极群岛,从而把北冰洋分割成两个面积不同、深度不同的海域。为纪念罗蒙诺索夫对北极探险活动的卓越贡献,前苏联有关部门将北冰洋底的这一条水下山脉命名为罗蒙诺索夫海岭。

门捷列夫海岭

门捷列夫不仅是一位化学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远见的科学家。当年,门捷列夫制订了一个宏伟的北极探险计划。他请求沙皇政府给以财政上的支持,以装备他的探险队开拓北冰洋航道。

这位伟大的学者当时这样写道:“我希望取得一个胜利,这就是以船舶探险来征服北极航线的伟大胜利。俄国应该比任何一个国家对此需求更为迫切。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占有如此绵长的北冰洋海岸,并且流经帝国最大部分疆土的各条大河也在这里注入北冰洋。帝国之所以没有强大起来,与其说是由于气候的关系,不如说是由于在北冰洋上缺乏商业的出路。征服北冰洋上的冰块,就成为关系到俄国欧洲东北部前途和几乎全部西伯利亚前途的经济问题之一。”

一百年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所讲的这段话是何等的中肯!作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不仅具备超群的科学工作者的智慧,而且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的眼光。1949年,前苏联航空考察团在北冰洋中部发现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海底山脉,前苏联政府将其命名为“门捷列夫海岭”,以纪念他生前对北极探险活动的贡献。

马卡罗夫海盆

马卡罗夫,俄国海军将领、海洋学家、极地考察家、造船设计师。1896年晋升为海军中将。他曾率领“勇士”号考察船进行了两次环球旅行。19世纪末,西方掀起了极地考察的热潮。当时,俄国为了使波罗的海舰队缩短抵达远东的海参崴的路程,曾致力于开辟北冰洋航路。马卡罗夫于1897年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发表演说,建议沙皇政府耗资建造破冰船,以实现开辟北冰洋航道的壮举。在他的领导和设计下,“叶尔马克”号破冰船建造成功。马卡罗夫先后于1899年和1901年乘坐“叶尔马克”号到达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约瑟夫法兰士地进行考察,只是因受密集冰山所阻而未能继续北上。由于沙皇政府最终未能批准他的北极探险计划而不得不中止这一活动。在日俄战争期间,马卡罗夫任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在1904年3月14日的日本海大海战中,因他指挥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旅顺港外被日本鱼雷击沉而身亡。

50年代,前苏联有关部门将位于北冰洋中部介于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阿里夫海隆之间的海盆命名为“马卡罗夫海盆”,以表彰他在19世纪后半叶5960对北极探险活动作出的贡献。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5)

三、以北极探险家命名的

岛屿、岬角、海湾名称

北极地区是一片几乎完全被欧亚大陆、北美大陆所包围的气候酷寒区域。然而由于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16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北极探险家们,以百折不挠的气概,以鲜血和生命去探索北极这一令人生畏的神秘王国。他们驾一叶扁舟在浩瀚大洋搏击风浪,乘兽力雪橇在茫茫雪野苦斗严寒,上演了无数幕变幻莫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乃至船毁人亡的悲壮场面,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极地探险英雄。人们对这些富有献身精神的探险家们深为敬仰,根据国际惯例,将北极地区的海洋、岛屿、海湾、岬角、海底地形等,以首次发现者的姓氏命名,以示永久性纪念。

1.在加拿大北极地区,16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航海家就在这一海域寻找通往东方和中国的西北航道,为此,留下了一批以英国北极探险家姓名命名的群岛、海峡、海湾和岬角名称。北极也吞噬了众多英国船只和英国探险家的生命。首先,应提到的是16世纪英国航海家马丁·弗罗比舍(1535-1594),此人于1576-1578年曾3次绕过格陵兰岛抵达巴芬岛,开始了对加拿大北极群岛的探索。他是企图寻找海上通道绕过北美大陆到达东方和中国的早期探险家。1576年7月20日,他驾驶“卡布利埃尔”号探险船进入后来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弗罗比舍湾,此海湾位于巴芬岛的东南,巴芬岛东南现为努纳武特地区首府的伊卡卢伊特旧称为弗罗比舍贝。今天地图上霍尔半岛是以“卡布利埃尔”号上的水手詹姆斯·霍尔的姓氏命名的。北美洲北部位于北极圈以南的大内海,叫哈得孙湾,在这个湾的东北有哈得孙海峡通大西洋。这两个名称均来自一个受雇于荷兰的英国探险家哈得孙的姓氏。1610年为寻找通往印度的西北航道,他曾通过哈得孙海峡而深入海湾;次年,他的部属叛变,把哈得孙和他的儿子以及7名水手扔在一条敞篷小船上,任其漂流,不知所终。后来为纪念其探险功绩,将海湾、海峡以及他乘船勘察过的河流,均以他的姓氏命名。巴芬湾之南通大西洋的水道叫戴维斯海峡,这是以英国探险家约翰·戴维斯的姓氏命名的。他在1585-1587年曾3次到此进行探测,以寻找穿过加拿大北极地区进入太平洋的西北航道,最北到过北纬72°12′的地方。哈得孙海峡往北是福克斯海峡和福克斯湾,这是以英国航海家福克斯的姓氏命名的。他于1631年为继续寻找西北航线而首次到达这一地区。在北美西北部维多利亚岛西边,有以挪威极地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姓氏命名的阿蒙森湾,阿蒙森于1903-1905年第一次乘“约阿”号船通过巴芬湾沿北美北部海岸通过白令海峡到达此地;另外还在威廉王岛南侧,留下一个以他的“约阿”号船命名的约阿港口。

哈得孙海峡对岸是加拿大最大岛巴芬岛,它是以英国北极探险家威廉·巴芬(1584-1622)的姓氏命名的。

威廉·巴芬于1612年完成格陵兰西岸的探险,1613-1614年完成斯匹次卑尔根沿岸的考察,1615年率领一支探险队寻觅由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西北航道。巴芬这次探险是19世纪以前所有探险活动中范围最广、最重要的一次。他们沿戴维斯海岸东岸北上,最终到达北纬78°45′的地方,这个航行记录一直到19世纪才被打破。为了纪念这位北极探险家,后人把面积为51.2万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五大岛以他的姓氏命名,把位于格陵兰岛和巴芬岛之间的半封闭的由他发现的海域命名为巴芬湾,另在世界海底地形中有最著名的巴芬海盆。巴芬岛以西福克斯湾西面有梅尔维尔半岛,此半岛是英国极地探险家威廉·爱·帕里上尉于1819-1821年在探险中发现的,他以英国海军大臣第二代梅尔维尔子爵的姓氏为此半岛命名。威廉·帕里于1819-1824年在探索西北航道时,发现并考察了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一测绘文化6061系列岛屿和海峡。1827年,帕里乘雪橇船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出发试图到达北极。6月23日,帕里这位一旦确定目标便锲而不舍的极地探险家一行抵达82°45′N海区,在进军北极点上刷新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为纪念帕里在北极考察活动中的功绩和杰出的贡献,英国另一名北极探险家约翰·罗斯将加拿大北极群岛中梅尔维尔半岛西北约10万平方千米的岛群命名为帕里群岛。梅尔维尔半岛以西是1829-1833年约翰·罗斯在北极探险航行中发现的布西亚半岛和威尔士亲王岛。布西亚半岛是北美大陆最北端的一个半岛,其原名全称是布西亚·费利克斯半岛,简称为布西亚半岛,其东面有同名的海湾。这是罗斯爵士以提供财政资助他探险的费利克斯·布思爵士的姓氏命名的,意思是“布思爵士的地方”。威尔士亲王岛在丰西亚半岛西北,是罗斯爵士以英国亲王之名命名的。岛西有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名命名的维多利亚岛和同名的海峡。加拿大最北面的大岛叫埃尔斯米尔岛,是1852年英国探险家英格尔菲尔德首次勘探,并以英国陆军大臣埃尔斯米尔伯爵之名命名的。

英国海军少将约翰·富兰克林(1786-1847)是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北极探险家。他一生曾对北极地区进行3次探险。他的第2次北极探险,考察了加拿大北极地区约1200海里的漫长海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一次探险是于1845年5月18日从伦敦出发,率领138名官兵,乘坐“埃里伯斯”号和“特罗尔”号沿格陵兰岛西岸航行,两船在巴芬岛以北的兰开斯特海峡的入口处神秘失踪,直到1859年才查明这支探险队一个个倒毙在冰冻荒野,无一生还,在探险史上被称为走向北极的“死亡大进军”。在伦敦沃塔鲁广场有一块纪念碑,上面刻有:“纪念富兰克林——北冰洋的伟大航海家和他的同行勇士们,他们为了完成发现西北航道的业绩而献身”。今加拿大北极地区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富兰克林地区、富兰克林岛、富兰克林湾、富兰克林海峡等地名。爱尔兰海军军官麦克林托克(1819-1907)于1857-1859年,指挥富兰克林遗孀装备的“福克斯”号船,在威廉王岛附近成功地发现了富兰克林的一些遗物,航海日记以及船上人员的坟墓。为了寻觅富兰克林探险队的踪迹,麦克林托克冒着生命危险4次闯入北极圈。为此,1860年英王室授予他爵士称号,晋级为海军上将,并将加拿大北部维多利亚岛和威尔士王子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麦克林托克海峡。另一名爱尔兰海军军官麦克卢尔(1844-1881)于1848-1853年参加寻找失踪于北极地区的富兰克林探险队的救援活动,因卓有成果被授予爵士封号。1850年担任“调查者”号的指挥从太平洋进入白令海峡,然后从阿拉斯加向北向东航行,在今加拿大西北地区的班克斯岛附近发现了进入西北航道的两个入口。后人为纪念这一发现,将位于梅尔维尔岛和班克斯岛之间的长达270千米,宽约90千米的入口命名为麦克卢尔海峡。

2.俄罗斯是拥有北极地区领土最大和有绵长北冰洋海岸线的国家,也是一个从事北极探险和地理发现活动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历史上,俄罗斯帝国组织的大北方探险活动为俄罗斯北极地区留下了一大批以北极探险家命名的地名。

丹麦籍的俄国海军军官白令于1728年7月13日,奉俄国彼得大帝之命,率一支探险队从堪察加半岛出发,以查明亚洲和北美洲两大陆的北方是否连接。白令率领的探险队于8月份在北纬67°18′处穿过了位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的海域而进入北冰洋,从而首次证实了亚、美大陆之间并不相连。为纪念这一重大发现,后人将他穿过的海域命名为白令海峡。在同一次考察活动中,白令调查了海峡以南的海域,绘制了东北亚太平洋沿岸的一部分地图。1778年英国库克探险队一成员福斯特来此海域探险,提议以白令姓氏命名这一海域,但直至19世纪才正式使用白令海以代替前称堪察加海。白令于1741年11月到达科曼多尔群岛中一无名小岛,并于12月8日因患坏血病而死于该岛,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岛命名为白令岛。另堪察加半岛以东的科曼多尔群岛也是以纪念白令而得名的。科曼多尔在俄语中意为“队长”,因当时白令头衔为探险队队长,故有此名。

17世纪俄国探险家杰日尼奥夫于1648年与弗··波波夫一起,从科雷马河口驾船穿过位于亚洲与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行至太平洋。与此同时,他发现楚科奇半岛突出于海面的岬角——亚洲大陆的最东端,杰日尼奥夫将其命名为“大石鼻”。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找到杰日尼奥夫发现该角的日记,而在此之前的1778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已将其命名为东角。1898年为纪念杰日尼奥夫发现此海角250周年,俄国地理学会将其改为杰日尼奥夫角,海角附近的海湾也命名为杰日尼奥夫湾。

1733年,俄国北极探险家普龙奇谢夫中尉率堪察加考察队第二分队对勒拿河以及该河河口至法杰伊角的北冰洋沿岸首次进行天文观测和仪器测量以便绘制准确地图。参加这一探险活动的有他的妻子玛丽亚·普龙奇谢娃,结果夫妻双双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北极圈内有一座墓地,墓碑上刻着俄国第一代北极探险家普龙奇谢夫夫妇的姓名。后人为纪念他的探险活动,在俄罗斯有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普龙奇谢夫岭和普龙奇谢夫角。还有以他爱妻命名的玛丽亚·普龙奇谢娃海岸,这是北极地区惟一以女性极地探险家命名的地名。另一名北极探险家切柳斯金,作为普龙奇谢夫中尉领导的堪察加二分队成员,为继承前人的未竟之业,1741-1742年考察了泰梅尔半岛的部分海岸,1742年5月9日,以切柳斯金为首的一组人最先到达了欧亚大陆的最北端。历史并未忘记他的悲壮业绩,如今欧亚大陆和世界大陆的最北点切柳斯角即是以他姓氏命名的。以他姓氏命名的还有岬角附近的切柳斯金半岛和居民点切柳斯金。

19世纪俄国航海家帕赫图索夫于1820-1832年参加伯朝拉河、巴伦支海和白令海的水文地理考察1832-1833年和1834-1835年曾两度考察新地岛并绘制该岛海岸线地图,是19世纪对新地岛考察中贡献最大的探险家。1835年,帕赫图索夫重病在身,仍坚持考察活动,在穿过马托奇金海峡并伸入到新地岛东海岸约72°22′N处,发现了后以他姓氏命名的帕赫图索夫群岛。在新地岛上还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帕赫图索夫湾和居民点帕赫图索沃。俄国海军上将,俄罗斯地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弗兰格尔(1797-1870),1820-1824年领导了因迪吉尔卡河至科柳钦湾段西伯利亚海岸的考察,在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之间发现了一个面积约7300平方千米的岛屿,后人将此岛命名为弗兰格尔岛。在北冰洋海底还有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弗兰格尔深海平原。美国阿拉斯加州至今仍保留有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居民点、海角、火山、岛屿,按英语分别译为兰格尔、兰格尔角、兰格尔火山、兰格尔岛。俄国海军中尉安茹(1796-1869)于1821-1823年考察了自奥列尼奥克河至因迪吉尔卡河之间的西伯利亚北部海岸线和新西伯利亚群岛,较准确地绘制了一幅新西伯利亚群岛地图。新西伯利亚群岛中央2.9万平方千米的安茹群岛即是以他姓名命名的。

最全地名(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6)

3.除了英国、俄罗斯等国的北极探险家在北极地区的探险活动以外,北欧各国以及美国探险家也作出了同样卓越的贡献。

挪威海洋学家、气象学家,现代海洋科学奠基者斯弗德鲁普(1888-1957)

他一生献身于海洋事业。1893-1896年,以“弗拉姆”号船长的身份参加了南森领导的北极探险队。1898-1902年曾对加拿大北极群岛北部岛群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1898年,以“弗拉姆”号船前往北美洲北极地区从事探险活动,在那里度过了3个冬天,踏遍东起埃勒夫·灵内斯岛西至埃尔斯米尔岛间的大小海峡。后人将埃勒夫·灵内斯岛以东的岛群命名为斯弗德鲁普群岛,以示纪念。

著名的挪威极地探险家阿蒙森(1872-1928)

进入20世纪,世界航海船只的破冰能力、导航能力以及后勤保障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阿蒙森于1903年6月17日,驾驶着一艘47吨的“约阿”号汽艇,沿着前辈的足迹开始了由东向西对西北航道的探险,但船只在威廉王岛一港湾抛锚。1905年8月,阿蒙森再次开始寻找西北航道的探险活动,8月17日来到维多利亚岛西南的冰海,后人为了纪念阿蒙森的功绩,便把加拿大沿岸与班克斯岛及维多利亚岛之间的这片冰海叫作阿蒙森湾。1906年9月,阿蒙森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寻找西北航道的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率船通过西北航道的探险队。当阿蒙森享受着太平洋海风吹拂时,长达数百年探索,令无数航海家献出生命的西北航道宣告打通。1918-1920年他又乘“毛德”号船沿欧亚大陆北海岸航行。1926年再乘“挪威”号飞艇作飞越北极的第一次飞行。

北冰洋航道开拓者、瑞典籍荷兰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理学家和北极探险家诺登舍尔德(1832-1901)

为了做好北冰洋航线探险的准备工作,他从1858年至1876年先后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格陵兰岛、喀拉海等作了8次探险考察,取得了丰富的北极地区科考资料。1878年7月21日乘“维加”号船从挪威特罗姆瑟出发,向茫茫的北冰洋洋面驶去,极度的严寒和风暴几乎吞噬了他的生命,翌年7月22日终于抵达阿拉斯加的克拉伦斯港。诺登舍尔德成为北冰洋航道的开拓者而享誉全球。以他姓氏命名的有位于今俄罗斯喀拉海东南的诺登舍尔德群岛;在新地岛的西北部有诺登舍尔德湾、诺登舍尔德角;在北美洲加拿大有诺登舍尔德河;在北欧挪威有诺登舍尔德半岛;在北冰洋海底有诺登舍尔德海盆;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曾一度称为诺登舍尔德海。

美国海军少校,极地探险家乔治·W·德朗在1879年7月,由于诺登舍尔德乘坐的瑞典北极探险船“维加”号消息中断,美国方面疑为遇难,决定特派德朗少校率领“珍妮特”号前往搭救。在北行途中,得知“维加”号已安全越冬,并已南下,于是“珍妮特”号决定改变航向径直开往北极,在11月于楚科奇海面遇上了冰山群的阻挡,被迫向西北方向漂流。1881年5月在今安茹群岛以北发现了一组岛群,后人将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之间的海湾命名为德朗海峡。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还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德朗山。在格陵兰北部83°11′N,40°30′W处有德朗峡湾。

美国海军少将、北极探险家皮里(1856-1920)于1892年7月4日即美国独立纪念日那天,从格陵兰西北角启程向东进发,横穿了格陵兰北部长约320千米的不冻地带,为纪念这一重大探险活动,后人将格陵兰北部命名为皮里地。自1902年起,皮里向着人类几个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北极点进发。在经历3次失败后,第4次终于1909年4月6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1990年,经过航海基金会专家们的仔细鉴定,确认皮里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他所到达的地点是北纬89度55分。

皮里的北极探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从格陵兰岛到北极点不存在任何陆地,整个北极都是一片坚冰覆盖的大洋。罗伯特·皮里花费了整整23年时间,既牺牲了健康又放弃了财富,而且失去了大部分手指和脚趾,终于获得了“最后一块伟大的地理奖章”——成为第一个抵达北极的探险家。1911年,为了表彰其功绩,皮里被授衔为美国海军少将。

END

作者:周定国

来源:《中国测绘》2007年第6期

选稿:甄艺涵

编辑:邹怡思

校对:计梦菲

审定:吴雪菲

责编:李春燕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