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发生在徐庶向刘备辞行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徐庶、刘备和孙乾。原文如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1)

(徐庶)持书来见玄德曰:“某本颍川徐庶,字元直;为因逃难,更名单福。前闻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往见之;及与论事,方知是无用之人,故作书别之。夤夜至司马水镜庄上,诉说其事。水镜深责庶不识主,因说刘豫州在此,何不事之?庶故作狂歌于市以动使君;幸蒙不弃,即赐重用。争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许昌囚禁,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2)

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徐庶化名单福投靠刘备,两度击败曹军的进攻。曹操的谋士程昱将徐庶的母亲软禁,并伪造其笔迹写信给徐庶,逼迫徐庶离开刘备。徐庶将此事告诉刘备,并向其辞行。刘备答应让徐庶离开,但孙乾却认为徐庶对军中虚实非常了解,担心对刘备不利,建议刘备不让徐庶离开。最终,刘备拒绝了孙乾的建议。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徐庶口中的“招贤纳士”, 意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中的“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5)

小说中提到的徐庶母亲落入曹操之手,是历史的真实,但却并非是在刘备驻扎新野时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6)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小说中所提到的成语伪造徐母书信及后来发生的徐庶“走马荐诸葛”等情节都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突出曹操的奸诈和刘备仁厚的性格。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7)

至于徐庶投靠曹操后的情况,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中有所提及。该传称:“福(即徐庶)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这其中的御史中丞是负责官员监察的要职,由此可见,徐庶也并非如小说所言的来到曹营后一言不发,而是尽心尽力在为曹魏集团效力。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集锦(三国成语故事招贤纳士)(8)

对于徐庶这位老朋友在曹魏的发展,诸葛亮曾经有过一番感叹。《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在诸葛亮看来,凭徐庶的才能应该担任更高的职务,显然是对徐庶的境遇鸣不平。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魏帝国人才济济,徐庶能担任御史中丞这样的要职,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