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

很多人问:古代和亲为什么通常不让皇帝皇子娶大汗的女儿呢?

有,只是不宣传而已,刻意回避。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1)

后宫往往会成为重要的权力部门,嫔妃的外戚往往是非常强大的势力。

比如,战国时期的秦国,楚女芈八子权倾朝野数十年;汉朝前有吕后,后有窦后,都是些狠女人。汉武帝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以及托孤重臣霍光都算是外戚势力。

唐朝的武则天就不必说了,宋朝的刘娥,也就是宋仁宗他娘,据说凤霸九天,什么八贤王、宰相寇准、丁渭被她玩得溜溜转,很有手腕!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2)

既然,后宫这么重要,怎么能让外邦女子得势?

因此,中原王朝和外藩民族和亲,迎娶外邦公主,就很低调,小心处置,严加防范,不让她们得势,再说她们也争不过,毕竟皇上哪有功夫学外语,交流不畅,于是就被忽略了。

因此,那些嫁到中原的外邦公主,就往往不被记载,但还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尽我所知,给大家盘点一下与外邦公主有瓜葛的中原王室。

其一:夏禹,夏朝太祖,据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那么谁在家中等他?涂山氏。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娶涂山氏族一女子,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

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名叫女娇,还是九尾白狐现身牵线!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3)

实际上,涂山是一个强大的方国,方国是华夏以外的国家(部落),例如:商朝时期还有鬼方、龙方、虎方、羌方等很多方国,出土的甲骨文上都有记载。

大禹迎娶的涂山氏女娇,实际上是涂山方国的公主。女娇为禹生下儿子启,启后来建立夏朝。

其二:商王武丁,商朝雄主,在位期间大杀四方,战胜过朔方、土方、鬼方、羌方、夷方、巴方、蜀方及虎方等强大的方国。

商朝王室有政治联姻的传统,据传商王武丁有18位王后和60多位妃子,这些王后和妃子大多是周边方国的首领或公主。

最有名的就是妃子妇好,妇好经常领兵出征,为武丁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有自己独立的封国(部落),很可能她嫁给武丁以前就是方国(部落)女王,她的封地向武丁照常纳贡。

现殷墟甲骨文中,有200多条关于妇好的记录,这种数量除了商汤等几位商王以外,几乎无人可比。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4)

武丁很喜爱妇好,甲骨文是占卜用的,武丁用来秀恩爱!

“妇好的感冒会好吗”,“妇好的蛀牙还疼吗”,“妇好出征了,敌人会伤害她吗”,“妇好什么时候回来”,“这几天,天气又冷多了,她会寒冷吗?“她受过伤,有骨头疼的病,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甲骨文上各种花式关心!

可惜,妇好年仅三十多岁就死了。

妇好死后,武丁占卜:“贞,妇好其死”(神明啊,我的妇好真的死了吗?),“贞,王梦妇好”(神明啊,我又梦到妇好了)。

其三:周穆王,西周第五位君主,最为传奇。他曾经远征犬戎,后来一路向西,最远到达中亚一带。周穆王带着随从在昆仑山地区,遇到了当地部落的女王,西王母。

两人一见倾心,在瑶池边卿卿我我,我怀疑吴承恩写《西游记》,女儿国国王爱慕唐三藏的情节是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穆天子传》记载,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周穆王与西王母有爱情,却最终没有成为夫妻,不仅和亲未成,两人约定好的三年后相见,也成了永别。

纵然身为天子,在爱情面前,也会无能为力。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5)

其四:秦始皇,嬴政是千古一帝,他对后宫管理非常严酷,他的嫔妃没有人留下姓名,史书上也没有任何嫔妃的记载。

嬴政的母亲是赵姬,甚至祖母夏姬,都有记载,但是他的子孙,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胡亥的母亲又是谁?子婴的母亲又是谁?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6)

你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来,秦朝烧书烧得太厉害了!

但,有人考证,胡亥的母亲实际是胡人女子,大概率是被秦国消灭的胡人部落的公主,大概率是义渠胡,入宫后为嬴政生下胡亥。

当时流传“灭秦者胡”这句话,秦始皇认为胡人对秦朝不利,于是派蒙恬发兵猛攻匈奴,却不料“胡”就在身边。而且,嬴政很喜欢这个儿子,经常带在身边,很可能是对那位胡姬很喜爱,爱屋及乌。

实际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室与胡人通婚很多,东周襄王的王后就是狄人部落公主,晋献公的骊姬也是胡人骊戎公主,晋文公的母亲是胡人公主,他也娶过赤狄部族的公主季隗,楚人也是南蛮,楚国公主在秦宫势力最硬。

其五:鲜卑公主,晋朝灭亡后,鲜卑拓拔氏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淮河以南则是刘裕建立的南朝宋。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7)

刘宋内乱,宋文帝刘义隆的儿子刘昶逃到了北魏,先后迎娶了北魏皇族三位公主,武邑公主、建兴公主、平阳公主。

刘裕、刘义隆父子和北魏你死我活干了多少仗,血流成河,那成想,儿孙跑到敌国当上门女婿去了。

不仅如此,刘昶的长子刘承绪娶了鲜卑皇族彭城公主(北魏孝文帝的六妹),次子刘辉娶了兰陵公主。

还有南阳公主,嫁南齐皇族萧宝夤,建德公主嫁萧宝夤长子萧烈,寿阳公主嫁南齐宗室萧综。这鲜卑族也太稀罕汉人皇室的基因了!

其六:柔然公主,柔然是接替匈奴人、鲜卑人控制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一带的强大汗国。

柔然可汗阿那瓌时期,北魏已全面汉化,分裂成东、西两魏,西魏实际掌权的人物是权臣宇文泰,东魏是高欢。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8)

为了拉拢阿那瓌,高欢和宇文泰都派出了使者去柔然求亲。后来,阿那瓌先后将长公主嫁给西魏皇帝元宝炬,幼公主嫁北齐皇帝高欢,孙女嫁高欢第九子高湛。

政治联姻,声势浩大,据说陪嫁光马都有几万匹,也是,草原汗国最不缺的就是马。

可惜,三个公主都没有好结局,话说和亲公主有几个幸福的?

高欢的后妃里还有契胡族女人,但应该不是公主,善于骑射,很得宠。契胡族是鲜卑族的旁支。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9)

其七:宇文泰,他未称帝,但他是北周王朝的缔造者,被尊为太祖。宇文泰有三个王妃从姓名看,应该是胡族人,叱奴氏、姚氏、达步干氏。

北魏在孝文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所有的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例如:拓跋改为元,步六孤改为陆,丘穆陵改为穆。

叱奴氏、达步干氏很明显是没有汉化的姓氏,应该是中原以外的胡女,大概率是突厥部落女子,还有姚氏,应当是羌族。

叱奴氏的儿子宇文邕,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

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外婆。

其八:宇文邕,北周武帝,这是位雄主,在位期间,踏破北齐,横扫突厥,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国势强盛。

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氏,突厥木杆可汗之女。《周书》:(阿史那皇后)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

妃子厍汗姬,从姓名判断大概率不是汉族女子,大概率也来自突厥。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10)

其八:李世民,天可汗李世民,大汗的后宫没有草原嫔妃,可信吗?

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贞观八年,攻灭吐谷浑;贞观十三年猛攻高句丽。可汗、国王都整窝整窝地抓来了,那些王侯将相的府邸都有很多突厥、吐谷浑和高句丽女子,大将薛仁贵都强娶过突厥公主,皇宫难道没有异邦公主?。

只是这些战败国的公主没有地位而已,不重要,所以史书就省略了。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出使天竺,遭到中天竺叛军的劫掠,于是调集吐蕃、泥婆罗兵马,大闹天竺,俘获中天竺国王、王妃、公主、王子,及男女一万两千人。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押着这些俘虏浩浩荡荡,万里迢迢回到长安,天竺国的公主、贵妇哪里去了?肯定移交皇宫,再就是赐婚一些大臣或者皇子。

唐朝之后,是宋朝,往外送的,宋徽宗、宋钦宗的后妃、帝姬包括赵构的母亲全送给金人了,不提也罢。元朝本来就是草原民族当家。

其九:明朝,朱元璋将元顺帝撵到草原上吃沙子,但他并不排斥蒙古人,他的军中有不少蒙古降将。甚至为了招揽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让儿子秦王朱樉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还是正妃。

可惜,观音奴与朱樉夫妻不合。这个观音奴应该是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赵敏郡主的原型,父亲颍川王察罕帖木儿,哥哥王保保,没错就是她。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11)

朱元璋的妃子里,翁妃,明确记载为蒙古弘吉剌人,和铁木真的妻子是一个部族。韩妃,高丽人(朝鲜)。其他,胡充妃、达定妃大概率是蒙古人或色目人,据传燕王朱棣的生母也是蒙古人。

明朝后宫纳朝鲜女子,几乎成为传统。例如: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来自朝鲜的女子就有成氏、车氏、崔氏、安氏、吴氏、郑氏、卢氏、韩氏。

朱棣的妃子里有好几个朝鲜人,也有女真族,金氏,是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出的女儿,算是女真公主吧。

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有女真族妃子。《罪惟录》:上(朱瞻基)尝求美人于女直(女真)。女直进女为妃,有宠,生公主一人(明宣宗永清公主)。

这个女真妃子是爱新觉罗·孟特穆的姐姐,爱新觉罗·孟特穆是谁?建州女真的领袖,也叫猛哥帖木儿,他的六世孙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尊爱新觉罗·孟特穆为“肇祖”,清朝建立后,他被尊为“大清肇祖原皇帝”。

好吧,大清朝的肇祖是大明宣德帝的小舅子,太有意思了。

南明王朝皇帝的陵墓(谁说中原皇帝不娶大汗的女儿)(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