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鱼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海产鱼类天天吃)

海产鱼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海产鱼类天天吃)(1)

海产鱼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海产鱼类天天吃)(2)

1.小黄鱼

小黄鱼俗称小鲜,又名黄花鱼、小黄花。其主要产区为浙江以北宿海区域小黄鱼头较大,鳞也大,色泽与大黄鱼相同,属底层群居润游鱼类,具有生长快、皮熟早、繁殖率高的特点,体长一般为16~25 cm.肉质鲜嫩, 呈蒜瓣状, 朝少,肉多,肉 易离刺,烹制适用于蒸、烧、熘、炸等方法。

2.大黄鱼

大黄鱼俗称大鲜,又名为大王鱼、宁波黄鱼等,主要产区为东海和南海,北起长江 口,南至雷州半岛湛江外海,以广东南澳岛和浙江的舟山群岛产量为最多。大黄鱼多整条 做菜,炸、熘、烧、炒、煮皆可。

3.带鱼

带鱼又名白带鱼、裙带鱼、鳞刀鱼。带鱼主要产区为山东、浙江、河北、福建和广东沿海。带鱼体细长而侧扇,呈带状,体表呈光亮的银灰色,无鳞片,头窄长,口大,牙尖,眼大位高.体长般为60~ 120 cm.其中东海带鱼体形偏小。带鱼属肉食性鱼类,贪食,游动迅速,常伤害其他鱼类。带鱼适宜红烧、干炸、烹、煎、清蒸等。

4.鳓鱼

鳓鱼又称脍鱼、火鱼、白鳞鱼等,我国沿海北起渤海,南至广东均出产,主要产地为渤海,秦皇岛的产量既多质量又好。鳓鱼体长而宽,身侧扁,体色为闪光银白色,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海,较易捕获,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刺多,肉细嫩,味醇香,鳞下脂肪很多,为腌制咸鱼的重要原料。新鲜鳓鱼用来清蒸最好,也可氽汤、干烧、红烧、酱汁。

5.银鲳

银鲳又名鲳鱼、镜鱼、鲳鯿鱼、白鲳,北方又叫平鱼。银鲳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出产。银鲳鱼身呈扁圆形,体长般在20~32cm, 银灰色,头小嘴圆,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近海,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岸及河口附近,以甲壳类等为食。银鲳有小细鳞,肉细,刺少,味醇厚。此鱼的内脏最少,1~1.5 kg的银鲳,肠子只100g左右,头部小,肉多。银鲳适宜红烧、干烧、清蒸、烟熏等。

6.海鳗

海鳗又名牙鱼、狼牙鳝。海鳗体长而圆,一般长35~45 cm,大者可达1 m以上,属凶猛性鱼类,背侧灰褐色,下方白色,背鳍和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鳞细小,埋在皮肤下。母鱼于秋季人深海产卵,幼鱼呈柳叶状,透明,进入浅海中成长。海鳗分布于朝鲜、日本以及我国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以东海为主,肉质细嫩,富含脂肪,为上等食用鱼类之一。新鲜海鳗最适于清蒸、清炖等,也可红烧、炒或制作鱼丸,鱼鳔可干制成鱼肚。

7.鲈鱼

鲈鱼又名花鲈、板鲈。鲈鱼为名贵鱼类,有黑、白两种,白色叫鲈板鱼,黑紫的叫敏子鱼,产于黄海、渤海等水域。鲈鱼体长圆形,青灰色,有黑色斑点,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嘴大、背厚、舅小、肚小、色白、肉多、刺少,其味鲜美。普通的鲈鱼重1.5~2.5k.也有5k左右的,大的鲈鱼可达25 kg以上。鲈鱼适于红绕、清蒸,也可制作自丸。

8.鲵鱼

鲸鱼又名繁鱼,我国沿海均产,东海、黄海交界处最佳。鲵鱼体长一般为45心55cm,大者可达80cm,体侧为暗棕色,腹部为灰白色,有鳞,肉质细嫩,适于清蒸、醋熘、红烧、熏制等方法,鱼鳔可干制成鱼肚。大鱼肚尤其名贵。

9.真鲷

真鲷也称加吉鱼、铜盆鱼,我国沿海均产,一般重0.5~1kg, 5kg 的也有。真鲷体呈椭圆形,头大,口小,长达50cm以上,全身为淡红色,尾鳍后缘呈黑色,上、下颌前部呈圆锥形,背鳍和臀鳍的上部呈破刺形状,栖息于沙砾海底,主食贝类和甲壳类。其肉细嫩、味鲜,可红烧、干烧、酱汁、炖、烤、清蒸、氽汤等。

10.鳕鱼

鳕鱼又名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只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其体长形,头大,鳞很小,体背侧呈黄褐色,有许多小黑斑,腹侧呈灰白色,体长- -般20~70cm,体重0.5 kg左右,大者可达4 kg,属冷水性底层鱼类,生产旺季为1--2月份,4--8月份也有。烹调方法适宜红烧,也可干制蒸食。鳕鱼的肉、骨、肝均可药用。

11. 牙鲆鱼

牙鲆鱼又名比目鱼、左口鱼。牙鲆鱼在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海、渤海产的量多质优一牙鲆鱼体形扁平,口大,眼睛生在一-侧,有眼的一侧呈灰褐色或深褐色, 有黑色斑点,无眼的一-侧为白色,全身只生一根大刺,鳞片小,肉质细嫩,味美。牙鲆鱼红烧、氽、干烧、清蒸、做刺身均可。

12. 半滑舌鳎

半滑舌鳎又名鳎鱼,我国沿海均有出产。半滑舌鳎头短,两眼小,均在右侧,鳞小,一般体长25~40cm,肉紧,味鲜醇厚,是上等名贵海鱼,适宜采用炸、 红烧、蒸等烹调方法,也可干制。

13.马面鱼

马面鱼俗称橡皮鱼、剥皮鱼,又名绿鳍马面鱼。鱼体呈长椭圆形,体侧扁,一般长约20~25 cm,体呈黑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班块,为暖湿性近海底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黄海、渤海。马面鱼食用时需要剥皮加工,利用率较低,肉灰暗,呈蒜瓣状,微腥,可红烧、干烧,也可以加工成鱼片、鱼丁,以供烹调。

14.石斑鱼

石斑鱼是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主要产于东海和南海,特别是北部湾及广东沿海。体中长侧扁,其色彩变异很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有条纹和斑点,体覆被栉鳞,口大,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第一背鳍和臀鳍都有硬棘。石斑鱼是一个大家族,在我国南方种类颇多,常见的有红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网石斑鱼;高档的有东星班、老鼠斑康石道色内质较嫩,味道鲜美,适用于多种空调方法,如清蒸、红烧等。

15.银鱼

根也称面丈鱼、而条鱼等,体细长,透明,头平扁,口大,两领和口盖常具锐牙,背储和脂绪各一个,体光滑,雄鱼臀鳍上方具有一纵行护 大鳞片,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处。银鱼肉质嫩软,几乎无骨,味鲜美,可食率达100%,适宜于炸、炒、炒、氽汤等多种烹调方法及多种味型,但多以突出其本身清鲜味的咸鲜昧较多。其因体形较小可整鱼制作,不需要刀工成形,可制成名菜雪丽银鱼、干炸银鱼、银鱼蛋汤等。银鱼也可制作鱼干。

16.老虎鱼

老虎鱼简称虎鱼,属鮊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是一种日本鬼 “触”。它的背上有数根尖刺,带有剧毒。人如果被刺中,轻者肿麻,重者抽搐乃至夺命,尖刺中尤其是后面的刺毒性最强。老虎鱼外形狰狞,表皮呈泥黑色,疙疙瘩瘩,嘴大而眼凸,胸鳍颇长而大。加工老虎鱼有些讲究,可手执鱼嘴,剪去毒刺,开膛去脏即可。如果用于清蒸,可直接加调料加热,也可将皮剥掉用于油浸。老虎鱼肉质极美,集鲜甜嫩滑于一身。

17.鲨鱼

鲨鱼品种很多,大的数十吨,小的几千克。平时做菜用鲨鱼体重一般不超过5 kg,过大肉粗不堪食。鲨鱼做菜先要褪沙,可用开水烫,或是去皮取肉。鲨鱼肉质地粗糙有韧性,腥味较重,通常切块人馔,要重用葱、姜、酒或醋、胡椒,经焖烧或取肉烩氽,口感较好。

18.墨鱼

景鱼又名乌败、墨斗鱼,属于软体动物,分布很广,中国、朝鲜、日本及欧洲各地都有出产。我国以舟山群岛出产最多。每年南海2 3月份、东海4 6月份、黄海6-7月份、渤海10--11月份为上市旺季。果负头前端有8根须,另有两根较长的触手。其体星长圆形,灰白色,背肉中夹有一块背骨(即海想的),雄的墨鱼背宽,有花点,唯的裙边小,背上发照。普通的3只50大的每只1kg左右,肉味险嫩,主要用于爆炒、焖烧、卤制。

19.鱿鱼

鱿鱼又名检风院就低导长三角形,身体浪四,肉赠较宽,形似原值面较长也淡黄和间整打,就向以广本、都建由产量最高。上市期为5月份.雛俱兴葫万以写雅8明,还可微成桐学生食,制成干品即为就鱼干,为干货职料甲的在防价

20. 八爪鱼

八爪鱼体短,呈卵圆形,无睛,头士生八腕,我国南北沿海均产。人爪你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短蛸(体长15~27 cm),真蛸(体长50 cm.胴体背上有明显的灰自质要点),长蛸(体长50~70 cm),身体粉红色,头狭眼小腕长。 八爪鱼外形像乌贼的头,各爪部均有众多排列的吸盘,口在下部中央,鳄骨倒置,有如鸟类的喙部模样。八爪鱼可爆炒、卤等制菜。

21.鲎

鲎又称鲎鱼,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其实与鱼类没有多大关系。它的外形颇为奇特:半圆形的硬甲将全身包围起来,尾部有一根长长的刺状物。鲎壳多肉少,宰杀大有讲究。其宰杀方法是:先在腹部割开,倾出米珠,然后刮壳取肉,最后将爪斩下。这期间一定要避免把肠子弄破,因肠有毒。鲎的米珠炒熟,其香无比,鲎肉与鸡蛋同蒸,非常鲜嫩,爪还可与豉椒同炒,味道鲜甜。

22.青衣(绿衣)

青衣属猪齿鱼科,产于南海,全身色泽翠绿,发亮,似有荧光般,腰间以上有一颗明显黑点。鱼身略似鲫鱼,脑部圆滑,嘴哪有八颗向外伸的尖牙,上下各四, 可以哈合。

广东人称其为“哨牙仔”。青衣是所有带“衣”字的鱼中最名贵的,肉质异常鲜嫩,且鱼身拆肉率高。一般50~]1 0 g的鱼可清蒸,大的可起肉滑炒。绿衣与青衣相近,绿色略淡于青衣,肉质也不及青衣,此外,还有色黄的黄衣和色蓝的蓝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