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

推荐:《红楼梦》人物中很难找出十分美满的人生,曹公寓意什么呢?

文/项苏农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1)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现在苏州从事律师工作。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间或有所感,书诗文自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最早的夜半入诗

从渊源上来说,夜半一词入诗,始于先秦无名氏的《黄鹄歌》。该歌中有曰:“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说的是那夜半响起的悲惨鸣叫声啊,是早寡的黄鹄对已死雄鸟的思念啊。

一开始就出现在诗歌中的夜半,就紧紧的让人联想起死亡,真是一个不吉利的并列词组。

看看在唐朝人眼里的夜半,除了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外,还会和什么事情连接在一起?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2)

奇怪的是李商隐将“夜半”的节点,确定在三更三点,而不是半夜二更半,这实在是有违于汉民族一夜分五更的认知。要说诗人不知道这个常识,也不是事实。

这里且不说他在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中,都一再用到了“五更”这个表示时间的词组,就是在他其他所写的七言绝句中,也多次用到了“五更”两个字,如《初起》中就有“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还有《留赠畏之(其二)》中的“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以及《赋得鸡》中的“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如此明显的不着调子,显然是故意而为,所以李商隐的诗有隐晦之病还是公允之论。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3)

(三)宜春一个唐朝老人郑谷的“夜半”

其实,唐诗中的夜半,除了李商隐所说的有如烟的白霜,有如雾的寒露,有小动物老鼠蝙蝠,有倚窗而靠的文艺青年,同时还有许多很搞笑的事情:

这里有陪着李商隐半夜不睡觉的江西宜春人郑谷,这个江湖上人称郑都官的人,因为写了一首人人称好的《鹧鸪》诗,又被时人称为“郑鹧鸪”。这个已经放弃官位回到宜春的老人,总是在黄昏的枯坐时睡着,又总是在清静的夜半时醒来,寺庙里燃着菜油的长明灯依然是灯芯如豆,映衬在昏暗灯光前的芭蕉叶子依然是随风而动,倚立墙角的几株老梅依然是昨日的老态。“坐睡觉来清夜半,芭蕉影动道场灯。”(郑谷《短褐》)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4)

顺带多说一句成语“一字之师”的由来。

话说这一年的这一天的这一晚,一位来自湖南自号衡岳沙门、法名叫做齐己的和尚,云游来到已经是皈依佛门的郑谷先生住处。因为一路上人家都在纷纷夸赞他,说他是和尚中写诗写的最好的一个,所以他很傲娇的向郑谷显摆了一首自己的得意之作《早梅》。

郑谷读后说,诗是好诗,韵是好韵。只不过既然诗题名为“早梅”,所以诗中写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不如就改为“一枝”吧,这可以突出《早梅》中的一个早字。

齐己听后急忙追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梅花是先开一枝,而不是同时开两枝、三枝的,或者是四、五枝一起开放的?

郑谷哈哈大笑:小子,早梅先开一枝,是老夫亲眼在夜半所见。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5)

(四)这样的夜半,你能睡着吗?

李商隐还算是好的呢,至少在他的四周没有声音,屋子里的老鼠没有叫唤,蝙蝠也没有叫唤,你想睡觉只管睡,没有声音吵闹你。

但是有的人就不行了,想睡觉也睡不着。屋外铺满长松草的院子里,有一只子规鸟正蹲在树上,在这山高月小的夜半时分,发出一声连一声“快快布谷”的鸣叫。“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顾况《山中》)。

漫漫长夜的夜半时,什么样的鸟人鸟事都有。

有人在夜半吹笙的:“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许浑《宿水閤》)。

有人在夜半赌博的:“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有人在夜半射箭的:“牙门大将有刘生,夜半射落欃枪星。”(刘禹锡《平齐行·其一》)。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6)

有人夜半归家:“比邻钓叟无尘事,洒笠鸣蓑夜半归。”(陆龟蒙《春雨即事寄袭美》)

有人夜半相思:“夜半酒醒凭槛立,所思多在别离中。”(王涣《惆怅诗·其三》)。

有人夜半仰望星空观天象:“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温庭筠《过五丈原》)。

有人夜半醒来,将融化的红蜡烛看成了红珊瑚:“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皮日休《春夕酒醒》)。

有人夜半是自己主动起来的,深怕明早上朝时迟到:“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白居易《早朝思退居》)。

有人夜半是被人强行扶起来的,喝酒喝的去上茅坑的力气也没有了:“黄昏饮散归来卧,夜半人扶强起行。”(白居易《饮后夜醒》)。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7)

(五)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是听公鸡啼叫的声音

在雄鸡的鸣叫声中,定定心心的起床,从从容容的做事:

一遍鸡叫声中用五指梳梳满头有些稀疏的白发;

二遍鸡叫声中搞搞个人卫生吃吃南瓜山芋;

三遍鸡叫声中哼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河南许昌小调,骑着快马迎着太阳跑向诗和远方。“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最悲催的事情是叫小孩子夜半起来种田。

睡梦中被父亲叫醒的儿子,在他还没有发育长大的心中,此刻肯定有5000只草泥马在奔腾:难道我是充话费送的?他用手揉了揉眼睛说:“老爸,鸡还没叫呢,天还没亮呢,宝宝还想多睡一会儿呢。”

“你这个熊孩子,你半夜鸡叫看多了?还不赶快给老子起来?你看看老牛都比你起来的早。”

在父亲的一顿臭骂声中,小儿子只能乖乖的去田里,牵着牛的牛鼻子耕地了。“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8)

(六)那些流传千古的“夜半”

在唐人描写的这么多有趣的诗中之夜半,不得不提三个诗句中的经典夜半。正因为令人难忘,所以才千古传诵:

一句是“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张继《枫桥夜泊》中的一句诗,全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其实是一个不好好想睡觉的中年男人,在夜半时分的一声叹息。是啊,连客船都有直指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个目的地,但是我张继的目的地又在何方呢?

一句是“夜半无人私语时”。

该诗句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关的诗句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想知道长生殿里的当今皇上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月七日夜半时分说的悄悄体己话吗?白居易以全知全能的上天视角,在这里提前做了提示性的预告。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9)

一句是“可怜夜半虚前席”。

这是李商隐的咏古诗《贾生》中的一句,全诗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尤其是作为全诗诗眼的一个虚字,绘声绘色出了汉文帝夜半召见贾谊时,所表现出的求贤若渴和礼贤下士,然而不耻下问谦恭有礼的皇帝,最为关心的却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鬼神之事。

对于鬼神之事,儒家向来是不以为然的。《论语·先进》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什么意思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为政者要“敬鬼神而远之。”

想想也是,当一个国家的皇帝,开始将鬼神之事,作为夜半时分的紧急而首要的政务时,其心中最重视最关心的是什么事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古诗小故事秋夜将晓(唐诗中若干个夜半的片段)(10)

当然啦,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唐朝确实有大气象。对皇帝的影射,在盛唐时是宽容的,对皇帝的不满,在晚唐时也是宽容的。白居易和李商隐就是两个例子,他们并没有因为诗涉皇帝而身陷囹圄或丢了性命,所以老夫忍不住在夜半披衣而起,在夜半的明月下草就此文。

(2017年11月23日于苏州)

相关阅读:

“初唐四杰”之冠王勃:监狱,是成就传奇的大学

假如李白李商隐相逢在大唐的红灯区(2)李白的情人是月亮

历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涛(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