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

向往秦岭已久,趁着兴起,终于成行。涉远必自迩,原定的目标最远到陕西凤县,然而临近出发的头一晚上大假高速拥堵封路,以至于到了整装待发之际还踟蹰徘徊迈不出步子,当毅然出发后,才发现天地自宽。说走就走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心之所向,无远弗届。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

关于这次出行目的地的选取,也颇为随机,总的想法是躲避拥堵,不挤热闹,从最初到涠洲岛看海的大胆设想,到自驾出川的现实考量,综合了四家人的意见,最终选择了自驾朝着川东北大方向走,走到哪是哪。没想到短短的5天,一不小心就翻越了秦岭,意义非凡。

秦岭之于中华。地理上,横亘于华夏腹地,界分地理之南北,和合而分,天然莽莽,泽被天下。人文上,文脉悠远,历史交融,群星璀璨,见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称之为祖脉,毫不为过,所谓一条山脉,半部国史。

秦岭之于四川。气候上,以一己之力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造就了四川满山青翠的绿植和满街肤白的美女。军事上,构筑起了天险的屏障,使古代北方难以攻入四川,造就了富庶一方的天府之国。

秦岭之于我们。虽然倚靠秦岭,但大多数时候不会将之与生活关联,殊不知正是它的存在才影响了你自小吃白米饭还是白馒头,凡是涉及南北生活差异的方方面面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多数时候眼前的苟且让人无暇畅想远方。若干年前,我第一次走出四川,坐1364次绿皮火车穿越秦岭,从深夜到白天,经过无数条隧道和桥梁,嘉陵江伴绕宝成线,秦岭山照见月落日升。大学四年,来回秦岭跑了很多趟,每每倚窗凝望这片青山绿水,都为之惊叹和惊艳。遐想有朝一日,定要设身处地的来走一遭。这个曾经一闪念的期许,如今机缘巧合的实现了,人生兜兜转转就是这么奇妙。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

Day 1

早上七点半,约了在成万高速彭州出入口汇合,因高速路口临时封闭,一时难以抉择耽搁了十来分钟。昨晚一直关注实时路况,从彭州出去,什邡到绵竹段,绵阳到江油段都极其拥堵,到今日凌晨一点仍未见缓解。舆论预测这个小长假将是一波报复性出行高峰,令人闻之色变,不得不慎之又慎。到高速口时,发现已经解封,遂立即与朱、凯两车一同上了高速,沿成万高速一路向北。真是峰回路转,天公也作美,晴朗的清晨,带着对远方的向往,轻松的上路了,疾驰的车轮将俗世烦恼全都抛将脑后。人嘛,时不时需要跳脱一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全身心的投入当下是一大幸事。按照行程计划,今天下午游剑门关,晚宿广元。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

一路都畅通,经什邡过绵竹,从绵阳切换到G5京昆高速。十点,在江油新安服务区,与朱、凯两车会师,三个孩子碰面疲态顿消,自然玩作一处。烈日当空,服务区车多人涌,不敢多做停留,继续上路。经过二郎庙镇,地势显著抬升,至此进入大巴山。穿山越岭,经过隧道数个。中午时分下高速,上108国道又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剑门关景区门口。中途按照导航朝普安走了一段后,调头走上了一条令人疑惑的崎岖小路。连续弯路爬坡后,侄儿鑫说想吐,立即停车路边宽敞处,车门刚推开就听一声哇哇,吐完就好了。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前后无人,一条长相潦草的黑毛土狗慢悠悠的踱了过来,守株待兔的享受起带着温度的午餐。看样子是条老实厚道的狗,不停地摇尾巴以示友好和感谢。乔怜惜它,又撇了些面包予它。环顾四周,原来此处名曰凉风垭观景台,前方山峦雄伟,壁立千仞,奇峰突兀,真个雄奇的天然关隘。两个娃耍了会,恢复精神后,再上路。前方,老朱已经到了山门口,他们走的不同路。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

这时走来一位老妇,大概是狗主人,问路后热情的给我们指点了迷津,不过我不大听得懂她的口音。不一会的功夫,追到了前面路边等候的老凯,之后绕过山坡下到主路上,方才柳暗花明。

古时,汉中入川主要有三条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我们今天出发走的道路,除了没从梓潼到剑阁,基本都沿着古金牛道在走。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0)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断裂处,北面陡峭如刀削,南面坡缓,在冷兵器时代从北面仰攻,极难攻破。 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谓剑阁。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关(即今之昭化古城)越牛头山,直抵剑门关口。剑门关也就成为入蜀的最后一道天险,过了剑门关,便可长驱直入取成都。实为入蜀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李白《蜀道难》中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由此闻名于世。然而,这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四川老乡,24岁从江油青莲乡出川后,再没有返回过他的故乡。蜀道难,告老更难还,更何况诗仙到老穷困潦倒,回不去的故乡,终究抱憾而终。如今明月似当年,天堑却变通途。走在李白1700多年前出川的路上,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山河故在,过客容颜改,怎不令人慎终追远。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3)

困扰李白的难题,自人类文明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才有了解决的可能,我们这一代则有幸见证了千年难题的破解。宝成铁路线1958年建成,工程艰巨,由此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这条铁路倚傍古陈仓道、金牛道附近穿行。108国道公路1970年建成,南北纵向穿越秦岭腹地,这条路沿着古蜀道的傥骆道建成。后续穿越秦岭时我们便走了一段这条路,由于较早被替代甚至有废弃段,所以保留了许多古栈道遗迹,沿途风光绝美。G5京昆高速公里四川广元至陕西段2011年建成,由此困扰四川北大门多年的交通不便不复存在,这条路见山挖洞、遇水搭桥,实属不易。再后来,西成高速铁路于2017年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进一步拉近了川陕的距离。我2019年坐过一次,当时感慨于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曾经乘火车出川艰苦凶险的经历做了对比和回顾,既忆苦思甜,也唏嘘变迁。

午后,一行人六大三小,在景区停车买票,迅速确定了游览方式和线路。进了景区,遥见林木参天,童童如车盖,满目皆新翠,拾阶而上,顿觉清爽怡人。为省时间,午饭零食打尖,也不觉饿。几分钟便走到1号索道站,人不多,无需排队。娃娃们一涌而入轿厢嬉笑玩闹。随着索道爬升,窗外景色便一目了然,忙着各种拍照。下索道,便是仙女廊。石梯往上走不远,是抱龙山观景台,上去后,视野极开阔极,登高望远,群山如卧龙匍匐,绵延不绝。若非词穷文匮,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真得赋诗一首。再往上几步,便是上山分道的路,一边是2号索道,一边是猿柔道和鸟道。决定先去会会步道的惊险,再坐2号索道上顶。走了一小截,分兵两路,一路退回仙女廊休息,小朋友巴心不得,一路继续上去“探险”。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4)

剑门山属于典型的砾岩丹霞地貌,站在此处仰望,山如城墙,大概除了飞禽走兽,莫能攀援而上。李白《蜀道难》中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句,大概就是猿柔道和鸟道名称来历吧。此处往左是猿柔道,右为鸟道。仰观猿柔道密密麻麻排满了人,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上呈之字排列,据说宽处仅30厘米。非胆大心细者不敢登。这面山壁正迎烈日,明晃晃晒得睁不开眼,看那些攀登人挪步都慢,上去了就回不了头,非晒个半小时走不完这段距离400米高差500米的崖道。哪个朝代出于何种原因开凿了这些险道,大概已经不可细考,但景点介绍总惯常用些神仙故事来演说,穿凿附会,有煞风景。我想这样的工程,非民间采药人能完成,作为通往剑门关的悬崖要道,基于军事所需而建更为可信。或许也如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往事越千年,真正应该佩服的是古人的勇气和恒心。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5)

我们几人选择走稍宽的鸟道一探究竟,左有石墙山壁,右有铁索护栏,并不太险,肆意拍照,挑战攀援,毫无波澜。爬了十多分钟,上到平道处后,原路折返,回到仙女廊。这时候爬山的人开始多起来,2号索道站排成了长队。在索道站休息片刻,小孩子们吃泡面充饥,也正好躲过了这波坐索道高峰。

接下来继续坐索道,几分钟便达山顶。天气晴好,俯瞰剑门峭壁,一览众山崔巍。古往今来,多少过客曾见过这相同的景象,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唯独天地才能长久。“天长地久”,老子当年在秦岭终南山著《道德经》时,是不是也这么慨叹过。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6)

山顶有一处悬空玻璃观景台,单独买票而入。玻璃台下是悬崖深沟,恐高者战战兢兢,无惧者如履平地,嬉笑怒骂皆成趣。这无惧者有两类,一是勇者无惧,二是无知者无惧,小朋友们当属后者,三个娃健步如飞嘻闹更甚于常,趴在玻璃上摆拍,毫无惧意。

出了玻璃台,不远就是梁山寺,据说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修真之所。居高而处,古色古香,幽静致远,若人少点,倒真是个修行的好地方。乔素不喜寺庙,闻不惯焚香,见不得鬼神,我也就未进去看,置身寺外。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8)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四点了,接下来还有主景点关楼没看,不得不加快脚步。坐索道返回仙女廊后,乘摆渡车到石笋峰,一路凉风习习,好不惬意,恍惚中有种海边度假的错觉。几分钟便到,小孩子都觉没坐够。路旁有一条向上的石梯,走上几步抬头便是石笋峰了。石峰巍巍矗立,站其下不见全貌,大概形似笋,皆啧啧称奇。底部有一道窄缝,可通人行,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石笋背靠的垂直山体,如拔地而起的城墙,高不可攀。沿山墙走,小径起伏,钻过又一道石缝,前头便是一线天。两山之间恰留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从一侧望过去,但见天开一线。走过一线天,豁然开朗,过了一道坡往下,再往前,抬头望,剑门关关楼赫赫在目。这是1700多年前诸葛亮所设,屡毁屡建,号称冷兵器时代从未被正面攻破。

不过,壁立千仞,挡的是不来的人。当年,姜维驻守剑阁,虽凭借天险,三万人挡住钟会十二万兵马。最终却被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背后受敌,终究功亏一篑。可见居形胜之地,更要防万中一失。

原来我们走的这条路是由北向南的攻城线,从看到关楼到上到关楼还需爬一段长梯,试想守城方居高临下,这段路死伤可想而知。关楼东边一侧有一深涧,流水由南向北落成瀑布,涧旁高耸瞭望哨。爬到近前,但见关楼上匾书“天下雄关”,门洞上刻“剑阁”两字。关门洞开,门洞深数十米,好一座金汤关。此处两山相峙风归槽,过关楼,风呼啸而来,好不爽快。在这里像是站在了历史的关口,仿佛又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走出关门,我们算是“攻破”了剑门关,这边守关方地形平坦,有一大块空地,与关楼外陡峭的地形孑然两样,确实易守难攻。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1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0)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3)

此时日已偏西,时间不早了,还要赶去广元投宿,一行人乘摆渡车出了景区南门。之后坐公交车回到了北门停车场。开车去广元,一个小时的样子到万达广场附近的酒店。巧的是,表弟陈一家下午从彭出发直奔广元,几乎同时到达酒店停车场。放下行李,安顿妥当,出门就近寻了家清净的火锅店,酒向弟兄饮,觥筹交错,一席俱欢。孩子们也难得放松,耍的开心。

今日开车走了350多公里路,基本高速,而且还不堵,满意。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4)

Day 2

清早开车到广元城里转了一圈,今天不在此停留,皇泽寺,千曌山,昭化古城都作罢,总的感觉是女皇故里街道干净整洁,城市面貌不错。继续上路,八点出发,上京昆高速朝汉中走。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5)

出城三十公里,经过明月峡古栈道。栈道,作为傍山凿石架设的木道,通常都是山地险绝处别无他法的选择。这里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最早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先后上演。虽然很有吸引力,但未做停留,只速速远观了下,看得并不真切。无妨留点遗憾,下次再来。

在朝天区七盘关服务区停车集合,但老朱的车已经过了服务区走到了前面,说过棋盘关那边下雨了,半信半疑,这边明明还艳阳高照嘛。

过了棋盘关隧道,便进入了陕西境。出隧道,天果然阴了,洒了几滴雨下来,真是一山一世界,十里不同天。棋盘关,在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号称西秦第一关,是四川连接秦岭以北的东北、华北、中原以及西北的唯一道路枢纽。正读应为七盘关,有诗为证“蜀道雄千古,严关峙七盘。霜搜红树直,山锁白云寒。”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6)

十一点一刻抵汉中,下高速路口集合,展开地图研究,商议行程,顺带装模作样的摆拍了一番。一行人都没到过汉中,于是决定先进城,车游一番,寻一家特色店吃午饭。跟着导航到了市中心的古汉台,附近停了车,去一家热面皮店排队。店小人多,隔壁同样的店却门可罗雀,换作我图撇脱,肯定不会在这挤热闹。耗了好一阵时间,味道很普通,不符合大多数川人口味。不过,价格便宜,七元一大碗,吃都吃不下。照理说,都说四川话,但对美味的理解却存在不小的偏差。

汉中说的四川话,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实不管语言、习俗还是气候都更接近四川。这是由于四川盆地易守难攻,汉中是蜀地重要的出川门户,陕西辖制汉中,是为了防止四川割据。汉中位于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的汉中平原,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位置。历史上,汉中和四川长期捆绑到一起,直到元朝少数民族政权采用“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行省制度,导致汉中划入陕西,使得原本易守难攻的蜀地失去了北部的重要屏障,自然无法轻易形成割据。

随后在古汉台游览,跑马观花,来不及细看,说是刘邦在汉中称王时的府邸。公元前206年的那场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委身于此。我们从后门进的院子,进去有一池子,曰“镜吾池”,我以为是自省吾身之意,细查才知深意竟是“明镜高悬”之渊源,此镜照得出忠奸良善。往里走是一敞院,居中一座八角宝塔形建筑,分三层,叫望江楼,庄严威仪,造型别致,猜测魏晋风度大抵如此吧。后面跑马观花看了一圈,园内一隅有个六角亭,亭内有一个合抱之大的玉质石鼓,说是刘邦的上马石,近看确有通透碧玉之质。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8)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2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0)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1)

两点启程,向北走316国道,朝留坝,正式进入秦岭。走到石门栈道景区前堵了一阵车,即将进入秦岭的心情有些期盼和躁动。石门栈道景区现在是石门水库,因东汉时在此开凿石门洞穿鸡头关,成为历史上最早的通车隧道,故得此名。上世纪60年代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众多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战国时期,秦国崛起,向南拓展,就修筑了褒斜道。褒斜古道起于汉中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长200多公里。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栈道,经过历代修葺完善,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精巧的栈道工程,堪称交通史的一大奇迹。传说这里还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里的那个宠妃褒姒的故里(公元前770年左右),当遥远的历史和眼前的时空连接上时,令人恍然大悟又错愕不已。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3)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5)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6)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8)

从石门水库往北便开始爬山,离开汉中平原,进入秦岭。按照计划我们没去石门栈道景区挤热闹,石门水库的修建已使古老的栈道沉没于碧波之中,近看仿制品不如远观旧山河。于是在水坝下游的开阔处停车,俯瞰水道,饱览山形。褒斜水道由于上游水库蓄水,干涸如平地,只有汩汩流水。对面是景区,狭长布局,游人如织。未多停留,继续开车往北走,到水库大坝以上的路旁停车区。高峡出平湖,山青水秀,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小孩子们兴奋的撒欢,大人们各种拍照合影,初入秦岭便有如此景色,不由对之后的风光充满期待。观光处有一亭子,上书“衮雪”,不知其意误以为跟褒斜通假,原来是曹操驻兵褒谷关,见褒河水汹涌激荡乱石飞花,挥笔写“衮雪”,随从提醒少写了三点水,曹大笑,一河之水,岂缺这三点水,引为美谈。据说此二字是曹操唯一能见到的真迹。赏了景,也长了见识。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3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0)

路对面有个牌坊,背后一条沿湖小路更为幽静,拍了会照。不知不觉已快四点,随后继续沿着316国道往留坝走。路上经过一处,路牌写“萧何追韩信处”,但据考证“萧何追韩信”发生的地点应是米仓道上的四川南江截贤岭,而非褒斜道上的留坝马道。一个历史典故冒出多个出处,有以讹传讹,也有附庸典故,就像经过这一路的著名历史人物,江油的李白、广元的武则天都不止一个故乡。这么久的事情了,谁都说不清楚了,看来自古以来就喜欢蹭热度,自然就形成了花开一朵,各表一枝的局面。后面经过的秦岭炎帝陵也是这样的,湖南也有个炎帝陵,各说各有理,皆自圆其说。

五点到留坝县城。群山里的小城,街两旁并无新奇,住宿也无,遂决定继续往北。十多公里路,经过留侯老街,转了一圈,也无甚看头。孩子们自得其乐,跟着河边一群鹅撵。天色不早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决定今晚到七十多公里外的凤县投宿。开车上路走了没多久,路旁是张良庙,六点了,天色已暗下来。张良是西汉功臣,“汉初三杰”之首,当年功高盖主,选择急流勇退,淡泊明志来到紫柏山隐身修行,得以明哲保身。富贵不骄,为而不恃,以史为鉴,发人深省。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3)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4)

这也是个景区,临近闭馆,天又暗了,众人权宜只在外逗留,只夫人张大进去快速溜达了一圈。站在路旁,但见青砖砌成的山门,上方横刻“汉张留侯祠”朱红大字,留侯为张良受封的官位名,左右刻着一副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圮桥三进升云霞”。典故“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即是刘邦对张良的盛赞。稍留片刻,张大出来,说里面极大,道教全真教圣地,殿宇庄严,古意盎然,值得一看。

继续上路,还有七十多公里的山路,穿行秦岭,前途未卜。四台车不约而同的加快了速度,趁着天黑前多走些。这一路几乎没有来往的车辆,落暮时分格外清净孤美。路上听到夜不行秦岭的说法,有点三碗不过岗的意思,当做笑谈没放心上。

六点四十前后翻柴关岭,经过关楼便是凤县。说来也巧,刚穿过关楼,前面飞来一只黑凤凰(乌鸦),姿态优雅,“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我脱口而出“看,有个黑东西,有凤来仪”。虽赶路,但还是忍不住驻车下来拍照。此情此景,一首诗恰可形容“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留坝到凤县的这一段路,典故多,风光更美,但是对我们来说时间点有些尴尬,最好的路段都在赶路。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5)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6)

七点左右到一岔路口,路牌显示高桥铺村,岔路上有个钢架路框上写“中国最美山村”,左右书“温馨家在此山中,秦岭云深不知处”,这是之前攻略上提到的最美高江路,是一条废弃的备战公路。于是将三台车并排路标下,车灯齐开,一行人站车旁肆意挥洒,拍照合影。之后打算往高江路进去看下,哪知不远处在施工,道路泥泞,遂调头回国道,继续北上。此时行车需要开灯了,往来罕见车和人,越暗越清净。

前车老朱那边说刮大风下雨了,我就纳闷,如此静谧祥和的傍晚,怎么能说刮风就下雨。果不其然,没开多久,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草木随风癫狂,枝飞叶落,折断的树枝径直打到挡风玻璃前,空气顿时紧张起来。这股风来得突然又诡异,饶将乾坤翻转,黑山老妖要出场的节奏。这荒山野岭的地方,一路上都有新折断的树枝,生怕被砸中,不由加倍小心。远处天空突然一道红色的闪电,划破半边天,闪电不动声色,不闻雷声,感觉前方危机四伏。不一会雨落下来,风雨交加。本以为枯燥的夜路让人犯困,这下都莫名的兴奋起来。山路弯多,这一程又是风又是雨,乔同宣坐的陈表叔车,担心她晕车,打电话问了下,好在没事。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8)

继续摸黑走,雨时大时小,时急时徐,盘山路七绕八弯、上坡下坎。雨下得急,路面消水不及,积水成洼。地面水雾升腾,路更看不实在了,还添了些许诡异气氛。有一段,雨大如注,雨刮器扫雨不及,前方的路根本看不清,只得降速下来,摸着石头过河。本来平坦的路,开始变得轻微颠簸,起初以为是修路地段的碎石,越行越颠簸,才惊觉是山体滑坡下来的泥石。说来运气也好,一路都少有车,突然前面一货车打着大灯对向过来,正好照亮了这一程最烂的路段,好在大车来得及时,不然雨水蔓延下如同暗礁的烂路,定叫我们吃亏。秦岭夜晚的天气确实诡异,这段路的经历让人难忘。

经过艰难跋涉,八点到达凤县县城。这一路风雨洗礼,终于见到了人间烟火,长吁一口气。落汤鸡来觐凤凰了。县城也在下雨,导航的红绿灯路口堵车,于是换了一条路。陌生的地方也搞不清东南西北,误打误撞碰见凤凰湖的音乐喷泉表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感觉还是不错,彩色水柱随音乐高低起伏,气势恢宏。快到住宿处又出了点小插曲,住的地方离县城一公里,说是在公路隧道口,导航过去啥也没有,黑灯瞎火的,酒店电话也打不通。来回绕了一会,才看到桥另一端亮灯的大楼仿佛就是。说是酒店,其实是个康养中心,条件很普通,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能挡风遮雨也算不错了。晚饭还没吃,外边凄风冷雨,进城吃饭车也不好打,时间也不早了,也累了,索性各自回房吃泡面。

今天从广元出发,过宁强、勉县,经汉中、留坝至凤县,从大巴山深处开到了秦岭腹地,先高速后国道,走了330多公里路。经历丰富,人困马乏,倒头即睡。

Day 3

清晨,四下静谧,下楼去查看了一番。原来门前的这条河就是嘉陵江,这时候水不多,水流平坦,好似碧带,缓缓流向城区。今天要去往它的源头,溯流而上探寻它的身世。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4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0)

这里的早饭如同住宿一样撇,胡乱吃了些填肚子,继续今天的行程。老朱一家先返程了,颇为遗憾。八点四十,从住宿出发,先去县城转了一圈。县城不大,在嘉陵江两边不多的平地上,围着凤凰湖而建。可能早上的缘故,城里没见有多少人,安静祥和。这里明显比留坝更有城市气息,作为古长安通往巴蜀的必经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我们在凤凰湖逗留拍照,湖中塑有一只巨大的金凤凰,大概是山中飞出一只金凤凰的寓意。查史载,“凤鸣于岐”,凤县确实取名自凤凰。湖水混浊,偶闻其臭,不知是否跟昨晚的雨有关,还是一直如此,若为后者那就只能说这是一只出淤泥而不染的凤凰,凡事我们总能找到它积极的一面。

凯一家今天也要遗憾的返程,在凤凰湖分道扬镳,剩下陈和我两车继续翻越秦岭,向宝鸡走。从凤县到宝鸡大约100公里路,走号称秦岭最美公路之一的212省道,这是条路的前身即是周秦时期已经开通的陈仓道。

路上停停看看,一路通畅,风光之美自不必说。经过凤州古镇,远眺消灾寺,近看宝成铁路。遇到一个从太白县过来的西安人,说昨天上午在太白境内遇冰雹,胡豆大小的雹子,差点把车玻璃砸碎,吓得不行。看来我们运气还算好,昨晚的风雨对于秦岭来说算是温柔的对待我们了。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3)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5)

这里有个很新的牌坊,上刻“凤州古城”,实际上除了前面有个据说的古城墙土堆外,没见什么古代的痕迹。可能都在地下吧。十一点的太阳正烈,四下无人。乔蹲在花圃旁捡拾花瓣,她是采集爱好者。宣宣带我去火车道旁探险,他喜欢轨道。铁路两侧用铁丝网拦住,向两头无限延伸,这应该是曾经往返多次经过的地方。凤县站在宝成线上是个小站,记忆中慢车经停,快车不停,过了略阳就是凤县,一般经过都是晚上,没景色可看。印象深的是凤县出产红富士苹果,便宜的很,经停的时候,月台上小商贩都涌到车窗前叫卖苹果,一网兜四五个卖一两块钱。那时候火车夜行秦岭,从阳平关到凤县一段,都觉得乱哄哄的,有经验(教训)的乘客都会格外看护好行李。

太阳照的人睁不开眼,不敢久留,于是继续沿212省道,向东北方向出发。原以为会有很多长坡和弯道,但实际路况非常好。开起来很顺畅,风景爽心悦目,所谓旅行在路上的感觉也大抵如此吧。唯一不足是路上货车稍多,但一点也不影响行车和赏景。路上看到有个半坡人遗址的牌子,人类文明的曙光。

开了约一小时,导航提示,快到嘉陵江源头了。经过嘉陵江源头第一村东河桥村的指示牌后,道旁正好有一条清净的小路,靠边停了车做休整。看得出这是条有故事的水泥路,已经被碾烂了,年久失修,满是裂块,青山绿树掩映下,倒有种旷世孤独的美。不知原来通向哪里,又因何弃置,只有高耸的道旁树无声作见证。不远处有停车区的地方是个破旧的景点,是个什么主题公园,里面有湖,说是嘉陵江水汇聚的湖。湖里有游船,本想租一艘游湖,却没有电动船,于是作罢。这里有个纪念碑,上刻“同饮一江水,保护母亲河”,说的是嘉陵江流经了四省(陕西、甘肃、四川、重庆)30来个县区,立碑纪念和保护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等。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6)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8)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59)

继续上路,这一段有长上坡,山地气候多变,要到分水岭了,气温明显转阴变凉。经过岭南公园,爬上最后一道坡,见公路上横跨一座白色牌坊门楼,横刻“羌族故里”,顶悬羊头雕像,背面相同位置刻“七彩凤县”。这里恰是路程一半的位置,也是凤县与渭滨交界处,右边就是嘉陵江源头景区。此时天阴,像是刚下过雨,下车凉意袭人。两个娃在车上不愿出来,非得下命令。

这里有两个地标,一是炎帝塑像,一是秦岭碑。炎帝塑像高大威仪,头上长角,也称神农氏,左手捧麻衣,右手持农具,双手不得空。底部基座正面刻“人文始祖”,四周浮雕记述其开化人智的功绩,都是传说。来这的人必要在炎帝塑像下拍照留念,我们也不例外,跟始祖合了张影。凭栏俯视下方,十八道弯山路一目了然,一个接一个的U形弯道,连接雾中的远方,这些弯也是我们前往宝鸡即将要走的路。弯多的地方一般都是在翻山,正如人生,困难多的阶段往往正走上坡路,心急不得,要有耐性和韧性,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走点弯路又何妨。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0)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2)

秦岭碑在一角,通高三米左右,比较新,据说靠凤县一侧有个旧碑,是民国时期所立。这里海拔并不高,约1700多米,却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线。以南是长江水系的嘉陵江。以北则是黄河水系的清姜河,于宝鸡注入渭河。

不远处是景区门,嘉陵江源头好像被景区围了起来,从外边看不到,我们也没打算进去,再说今早凤州古城遇到的老哥也说这景区没意思。不过,有没意思完全在个人,来了不看也无所谓,正如东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一点半又上路,从秦岭碑往北下去是连续10公里的下坡,也就是之前俯瞰的十八道弯。往下走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翻越秦岭了,从秦岭南麓到了北麓,所谓的十八弯,也远没有预想那么艰难,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困难,一则路宽,二则坡缓。有意思的是,通常说山路十八弯,一般都泛指弯多,然而这里每道弯处都竖一木牌,标记为第几弯,我们从第18弯走到第1弯,挺较真的,不多不少正好18道弯。下山一路风景秀丽,绿树盖古道,白云绕青山。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3)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5)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6)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8)

半小时的样子,经过路边一名曰“大散关”的景区,看样子有些名头,遂靠边停车。但见一红柱青瓦的两层砖木门楼赫然于前,上匾金书“古大散关”,或是怕人不知其来由,下边一行醒目的黄色大字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历史典故发生之地”。一旁还有一首与此地有关的古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凭这首诗的意境,大致明白了。在售票处打听,里面是大散关遗址森林公园,进去要爬山,来回两三个小时,估计大人愿意,小孩子也吃不消。于是作罢,只在门口看了下,是时毒日当空,晒得背痛。

路对面是怪石嶙峋的河道,乔早就瞄上了,拉着妈妈去找下河的路。穿过草丛下去是一片巨石乱滩,白石居多,大如斗室。河两旁浓翠蔽日,中间露天曝晒,水流狭处湍急,宽处平缓。对面一股山间急流,如一道白练,奔流入河,卷起千堆雪。湍流水声震耳,带着秦岭深处的清凉扑面而来。当年王维隐居秦岭终南山,是否因这相似的景色才写出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这是夏日理想中的石头河滩,儿时记忆中似曾相识,以前的白水河、银厂沟也应是这般景象。两孩子兴奋不已,完全不顾烈日当空,埋头四处寻宝石。这里的石头确有奇特之处,有的似矿,结晶通透,折射金光。有的如玉,碧如翡翠,质拟和田。乔喜不自禁说,我们家有矿了!后来得知,折射金银光芒的确实是矿,云母。巨石之上,有人工开凿和嵌钉的痕迹,开凿口十公分见方,口内塞满沙土,不知深浅。嵌入的铁钉,说是铁爪更合适,手指般粗,虽然锈迹斑斑,却与石头融为一体,牢不可破。猜测这些都是古栈道留下的开凿痕迹,古人之智之力,不可小觑。宝鸡出土青铜器数量国内之最,号称青铜器之乡,想必铜矿也出自此山中吧。在河滩里待了好一阵,后颈都晒痛了,小朋友还不想走。乔更是脱了鞋下河边捞石头,沉浸在野趣之中。几番催促后,才清点好宝贝,往岸上走。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69)

告别大散关,开始从秦岭北麓进入汉中平原。这里离宝鸡市中心不到20公里,经过神农镇、石鼓镇后,四点前到了宝鸡金台区。此时偏西的太阳仍旧晒得火爆。若干年前曾来过宝鸡,当年放寒假回家,挤春运,从北京到成都这一段没买到火车票,于是同老乡经留宝鸡辗转。当时一腔孤勇,在西安下车后已是夜晚,买了张月台票,挤上了到宝鸡的火车。老乡的同学在当地一家军工厂上班,于是去对付了一晚。当时对宝鸡最大的印象是站在街上抬头就看得到山坡上的农舍和牛羊,如今却大不一样,俨然大都市了。

投宿在市中心,周边方便。略作休息,从酒店出来,经过闹市。路旁有一块石头雕塑,形状似鼓,引得注意。定睛细看是仿的石鼓,上面镌刻篆字如天书,此石鼓名曰“灵雨鼓”,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鼓文,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记得读纳兰时,有个入读国子监后瞻仰石鼓的故事,如今也是他曾看过的其中一个了,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见字追远,见字如面。石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发现于唐初,宝鸡陈仓石鼓山,共十枚,各刻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其内容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行千里路,如读经卷。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0)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2)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3)

傍晚时分到渭河旁的河滨公园散步,两娃埋头玩起沙子。小孩子的乐趣,自与大人不同。站在桥上凭栏看风景,昏黄的渭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缓缓东流。大河无声,清浊任评说。晚上进商场吃了顿火锅。两天没沾米饭了,中午也都零食打尖,连乔也主动要吃肉了,适时饿一下也不是坏事。

晚饭后已经九点,星夜兼程,又打车去才听说的西府老街。西府老街位于宝鸡市区的一个山坡上,准确的说是塬上(四边陡,顶上平的高地),西北独特地形。老街根据三秦大地古建筑样式复建,修旧如旧,还原了古陈仓历史人文和市井生活场景,古韵十足。这里极具特色,将陕西美食汇聚一堂,即便深夜游人络绎不绝。走走歇歇,或许这几日都早醒早起,夜尚浅就犯困,逛古街载瞌打睡少了些兴致。加班加点的耍,最后困极了。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5)

今天从秦岭深处的凤县往东北方向翻越了秦岭,历程100公里,夙愿达成。秀色可餐,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Day 4

一早才定下了今天游玩的行程,并按计划今日开始返程。

早餐点了外卖,摆了一桌当地特色早餐,胡辣汤、豆腐脑、小米粥、面筋、面皮、煎包……味道总的还不错,张大明智。退房前,两娃在服务台卡座又争分夺秒的玩起了街霸游戏,简直是无师自通。小孩子的视角和兴趣点的确不同,我一直都没注意到还有个游戏机。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6)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8)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79)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0)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1)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2)

九点出发,去位于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参观青铜器博物院。日上三竿,其光灼灼,在博物馆入口旋了一阵,登记后免费入场。这里原名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后更名为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此处堪比三星堆。博物院很气派,筑于石鼓山高台之上,高台门阙,气势恢宏,威仪四方。站在远处仰观,白色建筑向上层层递进,各层像一只四平八稳的鼎,所谓“平台五鼎”形制,五鼎拥簇一斜面圆台建筑,斜面如日晷,又似纵目。居中建筑颇有设计感,我揣测哈,日晷象征时间,代表文明久远,纵目象征空间 ,表达文明扩张。优秀的设计巧妙的融合了多种元素,你可能看到日升日落,我想到的却是星辰大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3)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4)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5)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6)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7)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8)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89)

一楼展厅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个展厅,从青铜器的角度展现周秦时期的制度礼仪生活,的确是青铜铸文明。最有名的是何尊,所铸铭文为目前发现“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西周早期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今宝鸡市陈仓区。据说当年被卖到废品站,后才被发现保护了起来。二楼有对镜贴花黄和明月照琼琚(琼琚是一种精美的玉佩,出自《诗经•卫风•木瓜》)等展厅,展示铜镜、玉等器物。印象深的是一块刀形玉,解语为化干戈为玉帛。不知不觉看了小半天,还是跑马观花的看,由于小孩子不太感兴趣,时间也不待了,于是中午时分开始返程。

运气也好,早上还因山体滑坡关闭的244国道这时通了,不用从眉县、太白绕一圈,省了100公里路。回程相当于从另一条线翻越秦岭,总体感觉244国道风景不如316国道。也或是回程疲倦,没多少精力去发现景色。上高速后,误朝凤县多走了一段。中途在勉县服务区休息后上路,遇到前面一大货车连续S形摆尾,吓得脚趾拇都抓紧了,紧急降速避险。当天是开不回去的了,傍晚时分到广元,明天再继续返程。

Day 5

早六点,拂晓时分,天蒙蒙亮,伴着清晨的凉风,踏上归途。一路通畅,九点半到,旅程终。

这几日往返千里,一路风尘仆仆,见山见水,怀古照今。天地之大,时空之远,来如风雨起,去似微尘降。

大美秦岭自由之旅第三季(纵贯山河南北照见人文古今)(90)

乔说还未尽兴。

那就来日方长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