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也越发多样化,而国内优质高校数量繁多,也为学生们提供着许多的选择机会,减少出现“无学可上”的情况。

国内高校的实力并不相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实力也会有着“三六九等”之分,而若说起最受家长和学生青睐的,莫过于985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尤其是985高校还自带“名校光环”,也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1)

但985大学仅有39所,自然实力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有的高校实力进步迅速,但也有的高校却走上了“下坡路”,而这所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曾经风格无限,如今热度下降直叫人哑言!

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曾经风光无限,如今热度下降直叫人哑言!

考上一所好大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还能增长学生的眼界与格局,并提升学生交际圈的“含金量”,关键是还能获得“名校光环”,在就业、生活等方面获得优势。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2)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沈阳,属于老牌985高校,但学校却随着时间的流动而逐渐变“冷门”,曾经风光无限,如今报考热度下降直叫人哑言。

毕竟该校作为东北“老大哥”,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的考生前来报考,但对比辉煌时刻,热度下降的却不是一点半点,而该校在1952年可谓是发展到了“巅峰”,不仅学科实力突出,而且还各具特色,就连清华、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科都被并入该校,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3)

但不知从何时起,该校却逐渐走了“下坡路”,学科评估也只有4个A类学科,不见A 学科,再加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北方的冬天也格外严寒,这也是生源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而且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有所变动,不负往日的辉煌,自然报考热度也有所下降了,原因也直叫人哑言,但其实东北大学依然属于985高校,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保研率便很值得学生报考。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4)

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2%以上,硕士就业率更高,而且保研率也在15%左右,再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能让学生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对考研更是“事半功倍”。

东北大学虽然报考热度下降,但报考门槛却并不低,学生怎样才能顺利报考?

每所985高校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即使东北大学的报考热度下降,但学生想要报考也并不轻松,若是没有个630分左右很难博考,尤其是王牌专业的录取分要更高一些,所以学生可别掉以轻心。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5)

高考本就是“一分挤掉千万人”的考试,学生也需合理运用好每一分,争取报考“性价比”更高的大学,尤其是“压线”的考生更要谨慎报考,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并为自己保留好“退路”。

笔者认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北大学虽然逐渐变冷门,报考热度也有所下降,但是学科实力依然很强悍,也是毋庸置疑的985名校,学生可不要错过实力院校,并争取报考该校的王牌专业,不断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争取做到“学有所成”!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6)

若学生想要报考东北大学,除了分数达标之外,还需注意哪些细节之处?

高考是“走出去”的好机会,但学生也需考虑好地理环境的因素,尤其是南方学生报考北方高校,也会面临着生活环境、人物风俗等变化,就连饮食也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南方学生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若是不能适应北方环境的话,那不如留在本地报考适合的大学。

学生也应报考王牌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文科生也可以选择哲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科实力都很出色,学生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报考。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7)

学生也需提前打好学习的基础,争取大一便准备好入党、入学生会等,并提前为“保研资格”做好准备,可别等到大三、大四在准备那就来不及了,而学生也要保持端正的学习心态,正确的看待大学阶段,争取多多充实自身“含金量”。

笔者寄语:东北大学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实力等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985高校,虽说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报考热度也逐年下降,但依然很值得学生报考,而学生也不要凭着“片面之词”去了解学校,以免错失真正的实力院校,也希望学生能够金榜题名,报考心仪的大学!

没落的两所985大学(逐渐变冷门的985高校)(8)

话题:你认为东北大学的报考热度下降了吗?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