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

提示:我们的祖国曾经有过很多名字,“桃花石”和“契丹”便是。透过这些名字,今天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喀喇汗王朝的“桃花石”,“契丹”中国或者中国的“契丹”,都在向我们述说着一个千年未变的史实。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1)

西辽

我在新疆喀什,忽然想到了我的两位朋友,他们说他们是契丹人。我在他们身上没有发现与我不同的地方,但他们依然说他们是契丹人。

几天前,在喀什的影院里,我看张艺谋的《长城》,我不知道影片是讲何朝何代的故事,但我记住了影片里的长城是用来防止契丹人入侵中原的。我知道那不过是影片里的一种说法,艺术的语言与真实的历史无关,就像影片里虚构的怪兽一样。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2)

喀什高台民居神秘凝重

这就是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啊。在这里,我知道了中国曾经有一个名字“桃花石”(《长春真人西游记》:桃花石,谓汉人也);在这里,我也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名字叫“契丹”;在这里,我还知道了喀喇汗王朝的可汗们都因为在自己的头衔上加上“中国”而深感自豪。比如:阿里特勤在发行的钱币上称自己为“桃花石·博客拉可汗”,亦卜拉金·不·纳速鲁也有“桃花石·博格拉·哈剌可汗”。另有,11世纪统治可失哈尔(今新疆喀什)的阿三·不·失烈门的称号也是“桃花石·博客拉可汗”。(详见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3)

契丹文物2

1980年3 月,在新疆阿图什县发现了大批喀喇汗朝的钱币,其中十余枚背面铭文中有“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字样。“苏来曼卡得尔桃花石可汗”就是苏来曼·本·玉素甫可汗。

这些可汗们的国家与民族的自尊心就这样体现在了“桃花石”里,除了“桃花石”,他们还说自己是“东方与秦之主”。在一千年前,我的祖国就被这些可汗的称谓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4)

喀什夜景

喀喇汗王朝是由漠北回鹘西迁到葱岭以西的一支,《宋史·回鹘传》说:“先是,唐朝继以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之后皆因之。”喀喇汗王朝可汗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宋史·于阗传》)。亲情与爱国之情,在这些简单的文字里,简单到了只有一种力量叫人泪流满面。

《松漠纪闻》记载:“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时,有入居秦川为熟户者。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

回鹘人与汉族人成了有亲戚的一家人,他们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优先嫁给”汉族人。我遥遥远远地想着他们,心里依然是那种感动。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5)

契丹人

大约自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为二,西汗为阿里后裔,通称阿里系,领有河中地区及费尔干纳西部,以撒马尔罕、布哈拉为都城;东汗为哈仑·卜格拉汗后裔,通称哈仑或哈散系,领有怛逻斯、白水城、石城、费尔干纳东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尔,以八剌沙衮为政治、军事都城,以喀什噶尔为宗教、文化中心。

1089年塞尔柱王朝攻下布哈拉,西部喀喇汗王朝从此在政治上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东部喀喇汗王朝在1130年,也曾一度表示臣服于塞尔柱王朝。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6)

契丹文物3

1124年,辽国灭亡,辽国贵族耶律大石带领少量部众逃亡至东喀喇汗汗庭请求避难,不料此时的汗朝自顾不暇,耶律大石遂联合那3万帐“异教游牧部落”,驻扎叶密立,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1134年,东部喀喇汗王朝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逻禄首领和康里首领不和,发生冲突,请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耶律大石趁机发动政变,占领巴拉沙衮,作为自己的都城,把东部喀喇汗王朝降为附庸,从此东部喀喇汗王朝的辖地只有喀什噶尔、阿克苏与和田地区。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7)

契丹人出行图

耶律大石,契丹族,西辽德宗,他的姓名是西辽的象征,在他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径以大石指称西辽。他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进士。

1122年,金兵日益逼近,辽天祚帝流亡,耶律大石与众大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耶律淳死后,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卫燕京。耶律大石因劝阻天祚帝不要妄自出兵攻金,天祚帝不从,耶律大石心中不能自安,于是杀死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领铁骑二百乘夜逃遁。

现在,我似乎还能听到那出逃的声音。在漫长逃循里,到了1130年,耶律大石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西域的门便向他敞开了,勇气与机遇让他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8)

耶律大石

1132年,耶律大石和他的西征军到达今新疆额敏县,这里已经是喀喇汗王朝境内,他阿赫马德汗被安排了下来,安排在了额敏这块水草丰美、宜于放牧的风水宝地上,但耶律大石同时也看到此处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不可能长期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于是便有了谋略在中亚打出一片新天地想法。

然而,当他翻过天山,向西推进的路上,却遇到了东喀喇汗王朝的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他的军队被击溃,只好退回高昌回鹘王国他接受了这次出征的教训,继续“养兵待时而动”。 同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族的拥护,使自己的疆域空前扩大。西辽王朝创立就在这时逐渐完成了。

1132年,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额敏登基称帝。1134年三月建西辽,1141年率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十万中亚联军,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9)

新疆额敏县

西辽就这样威名远播至欧洲。其直辖领地以虎思斡耳朵(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楚河州托克马克境内的布拉纳城)为中心,北至伊犁河,南至锡尔河上游,西至怛罗斯(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南部塔拉兹附近),东至巴尔思罕(今伊塞克湖东南)。

11世纪突厥族学者可失哈里写成著名的《突厥辞典》,里面收录了“拓跋—桃花石”,并称桃花石是马秦(中国南方),马秦距契丹有4个月的路程。秦(中国)分为三个部分:上秦,中国南方);中秦,契丹;下秦可失哈尔(今新疆喀什)。桃花石与“马秦”是同意词,而契丹与秦是同意义词(详见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噶里<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10)

契丹人精华文物

千年以后的今天,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称呼中国直译过来是“契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俄语名称,直接翻译过来是“契丹人民共和国”。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契丹),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相传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寻传说中的契丹。在中世纪从中亚直到西欧,“契丹”一直是对中国的一个通称。在他们眼力认为契丹是古代中国的代名词,可见契丹民族的对世界的影响。“契丹”作为中国通名的主要原因,是经过辽金两代的民族融合,“契丹”已经成为华北主要各族(契丹、汉人、女真、渤海等)的通称。(详见《天朝落日·烟消云散:辽朝覆亡真相 》 东方出版社出版)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11)

他也是契丹人

然而,契丹族人却随着当年西辽灭亡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这个答案分明有些简单,我们确实已经无法依据史料,追溯大部分的契丹人究竟去哪了,但有学者研究发现北方的独特“ao”音多音字,让我们知道,汉人与契丹人的孩子,与孩子的孩子的孩子,曾经很真切地在历史上活着。下次吃药“yào”时,或许你会想到,那个曾驰骋在中国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汉语字词的读音,经过时间的竞争与演变后,这个“药(yào)”也只剩下契丹式的发音了(其实在很多方言里,药仍然念做“yùe”)。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12)

达斡尔族人

只是不知道我的那两位自称契丹人的朋友是否知道这些呢?我们的祖国曾经有那么多的名字,我们的祖国永远也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喀喇汗简介(喀喇汗王朝告诉你我)(13)

契丹人浮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