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的收益分配(逃债而生的沙县小吃想上市)

沙县小吃的收益分配(逃债而生的沙县小吃想上市)(1)

沙县小吃的收益分配(逃债而生的沙县小吃想上市)(2)

沙县小吃的收益分配(逃债而生的沙县小吃想上市)(3)

沙县小吃的收益分配(逃债而生的沙县小吃想上市)(4)

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街头巷尾的弹丸小店,与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前者正在努力向后者转变。

2014年12月8日,沙县小吃节期间,国有独资企业沙县小吃集团与正大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小吃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年过去了,人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沙县小吃似乎并无根本性变化。沙县小吃,究竟能否走上县政府设定的“保牌、提质、连锁、上市”之路?

标会倒 小吃起

福建沙县,闽中腹地,千年古城,群山丘陵环绕,人口26.65万。沙县小吃的崛起,是典型的“祸兮福所倚”。

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标会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融资形式。具体到福建沙县,因从1988年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一大批人拆掉旧房后要盖新房,手头缺钱,就去标会。中标者,钱来得快。投标者,拿的利息比银行高得多,所以参与者越来越多,几乎人人入标会。

因为来钱实在太快,在一些赌徒的疯狂加码下,一月一标成了半月一标,再到一周一标,最后成了天天都标……

终于,1992年8月,沙县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灾难爆发,标会纷纷倒闭,“八大会头”逃了,不少参与者也纷纷逃往外地。

邓世奇就是其中一个跑路者。他是沙县湖源泉乡锦街村人,初中毕业先回家种地后入伍,退伍后在县城承包一家照相馆。他借了30多万参加标会,后来会头跑掉,他欠下23万外债,天天被债主上门逼讨,“差一点上吊”,只得和老婆原冬英带上剩下的5000块钱,坐上9小时的火车逃到厦门。

当年跑路的沙县人,大多卷起铺盖就走。邓世奇和老婆却还带上了菜刀、擀面杖、煮馄饨的鸳鸯锅、做肉馅的木槌……沙县的小吃传统有上千年历史,原冬英的父亲是沙县民间烹饪高手,原家几个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手艺,夫妻俩还在县城开过“原家小吃店”,现在逃到外地,做小吃自然成了救命稻草。

第一家店因为房东中途要搬,夫妻俩几乎血本无归,邓世奇“差一点去跳海”。无奈,他们摆了两个多月地摊,才在厦门湖里区找到12平方米的店面,挂上“沙县原家小吃”招牌,卖起扁肉(馄饨)、拌面、茶叶蛋。本想一天能做50块钱差不多了,不料第一天就有388元进账。

像邓世奇原冬英这样,外逃者中那些有手艺的人慢慢站稳了脚跟。

消息传开,很快,一批出门追债的人也开起了小吃店,老家的人更是坐不住。短短几年,沙县小吃门店在福建、广东沿海几个城市逐渐扩散。

政府推手

1995年,邓世奇还清债务,还盖起了房子。

1997年,时任沙县县委书记刘道崎在夏茂调研,听到满街都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一问,原来是铁匠师傅日夜加工鸳鸯锅,当地农民背着外出开店挣钱。

刘道崎马上就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是条致富门路。很快,沙县有了全国唯一一个小吃办公室,小吃办主任则由民政局长乐相森担任。

乐相森,1946年生于沙县城关,父亲曾是南平市公认技术最好的糕点师傅。乐相森从小耳濡目染热爱做饭,17岁进沙县糕饼厂当学徒,此后历任糕饼厂厂长、食杂公司干部、政府办干事、商业局副局长、政府办副主任、体改委主任、民政局局长……

靠着不断钻研,乐相森编写出《沙县小吃高级工培训教材》、《沙县小吃经营与制作工艺》、《沙县名点名小吃秘方汇编》、《沙县小吃技术问答》等教材,免费开班培训6镇4乡两个街道的居民和农民。他成了官方和民间一致公认的“小吃大师”和“沙县小吃第一人”。

当时红头文件还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名副科级干部留薪留职,外出开店带头做小吃,如果店开得好,同样提拔重用。很多干部刚开始很不情愿出去,嘟嘟囔囔出去后就尝到甜头。全县一共有200多名干部外出经营小吃,夏茂镇原党委副书记罗维奎两年多就开了18家“罗氏小吃店”。

2000年,常在火车站门口卖东西的张昌潮也抑制不住,外出加入小吃大军。但做了三个月后,他发现配料经常不够用。于是,他回沙县开始专门做小吃配料。

如今,沙县小吃办数据显示,沙县小吃全国店铺超过2万家,6万多从业者,年营业额近70亿元,店铺规模是肯德基的五倍,配料公司也有几十家。

而年过六旬的邓世奇已经成为沙县原家小吃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在“沙县小吃文化城”拥有2000多平米酒楼,在小吃一条街拥有十几家店面,在全国各地有数百家加盟连锁店。

上市“拦路虎”

从1996年到现在,沙县政府班子成员已经换了四届,但对沙县小吃的推动从未停止过。

1998年开始,沙县政府成立沙县小吃办公室和沙县小吃同业公会。2008年起,国有独资企业沙县小吃集团成立,由福建省沙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控股。这三大组织是沙县小吃产业化的基石。2011年,沙县小吃对外公布上市计划。“保牌、提质、连锁、上市,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沙县小吃提出的总体思路。”

但当地也意识到,标准化程度差、管理不规范、经营分散,是沙县小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致命障碍。

为此,2014年12月,沙县小吃集团与正大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三年内整合6000家,五年内新增发展4000家沙县小吃终端,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将沙县小吃打造为中式连锁餐饮第一品牌”。

但签约快一年了,沙县小吃依然没有大的动静。在北京的小吃业主罗光华加入了沙县小吃集团和正大集团,他告诉记者,“听正大的人说,北京区域已经有一千多家小吃店加入。加入之后,正大集团会统一供应食品,现在店里卖的套餐饭就是他们供应的”。

目前,北京地区有三千多家沙县小吃。“大部分人还在观望。”罗光华说。

记者调查发现,沙县小吃上市存在诸多“拦路虎”。

工商总局商标查询网站信息显示,在2006年到2014年间,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共申请9个“沙县小吃”、“沙县小吃SHAXIANSNACKS”商标,但其中5项商标均被驳回,状态显示为“无效”,另有4项于2014年申请的商标仍处于异议申请阶段。

此外,在现有2万多家店面中,沙县政府一直推动的品牌化、标准化店面只有3000余家,占比不足15%。

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作为沙县小吃最大的组织者,要将分散在全国的2万多家沙县小吃店进行股份制改革,获得控制权,实现连锁经营,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表示:“沙县小吃的小股东过于分散,这个过程中还要平衡小股东和国资公司之间的利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改制过程。”

曾投资周黑鸭等知名连锁品牌的天图资本投资总监冯卫东则认为,沙县小吃“这块牌子只能算作某种品类,简单做商标授权,市场风险太大,整个餐饮资本市场还没有一个凭借商标授权就上市的先例。它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品牌连锁商业逻辑”。

(综合《南方周末》《新京报》《都市快报》报道)

作者 综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