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过程(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

作者:陈方亮

版权:杭州智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通过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进行企业总战略的制定和经营战略、经营策略的制定;以此获取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从而获取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即超额利润。

依照企业战略咨询实践和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总结分析;我们可将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基本战略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和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

其中,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更多是通过企业外部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后。依照企业面临的基于和威胁而采取的战略模式。

另外、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则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分析后,针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而采取的战略模式。

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过程(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1)

一、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

产业机构模式(I/O模式),准确的说是一种“机会决定”或“机会带动”的战略竞争模式。企业依照产业机构模式(I/O模式)所获取的“机会”通常来自于企业外部,通过发掘企业、市场、行业以外的“机会”(或称机遇),以此赢得超过其它同行业竞争者的超额利润。

企业发掘市场“机会”(或称机遇)的方法论有两种:

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的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有关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后,找出企业现阶段可能存在的机会以及可能面临的威胁,由此,找出适合企业经营发展,并运用SWOT分析工具,匹配和找出有可能获取超额利润的经营决策和策略。

2、 产业“五力模型”分析;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中,以产业经济学的SCP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五力模型”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

同时、迈克尔波特教授针对企业竞争、企业获利方面提出了企业最常见、最常用的三种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超额利润的竞争策略,即:差异化、低成本和专业化竞争策略。

以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为基础的战略建立的步骤:①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环境;②选择具有超额利润潜力的产业;③对该产业进行深入分析后,根据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出相应的战略;④购买或培育实现战略的资产和关键技能;⑤推略的实施;⑥获取超额利润。

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过程(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2)

二、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

如果说产业机构模式(I/O模式)是一种“机会决定”或“机会带动”的战略竞争模式,所获取的“机会”通常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话;那么、相反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则更多的关注企业自身,依靠深挖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以此发掘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赢得和获取企业超额利润回报的经营模式,即: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

相对于产业机构模式(I/O模式)的“机会决定”或“机会带动”的战略竞争模式;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则是一种“资源和能力决定”的模式;通俗点可以理解为“有多大笼屉蒸多大馒头”,是一种“能力带动”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式。

企业的资源分类很多,如厂房、设备、机械、工具等“硬性”资源,以及财力、物力、专利技术、营销能力、团队凝聚力、组织能力等“软性”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企业以不同的“资源整合”能力去搭配和运作这些资源会受到不同“效益”的汇报,因此、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更多的考量企业管理者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支配能力。

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过程(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3)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结构模式有以下假设条件: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是因为其独特资源和能力;资源和能力难以模仿和转移。在该模式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不同的资源和能力的特定组合,企业通过不断地获取不同的资源并发展独特的能力获得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种资源和能力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资源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

以资源结构模式为基础的战略建立的步骤:①分析企业内部的资源,确定在产业中相对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②确定企业已有的能力;③分析企业有哪些能力具有竞争优势;④选择能获取超额利润有吸引力的产业;⑤制定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机会;⑥赚取超额利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