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

《魏略》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亮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石广元等三人果然只做了省部级的官,而诸葛亮则官拜丞相、位级人臣。不仅如此,晋代的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李白也赞赏:“孔明披书,每观于意”,也用此法“览于载百家之书”。其实,这是没有理解“观其大略”的真实含义。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1)

崔州平

首先,这里的“略”是指文章的主旨、提纲和中心思想。而非读书时的态度,也就是后世读书人美其名曰的:“泛泛浏览、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略”并不是指“粗略地了解”这个过程,而是指读完书后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这个“结果”。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海量的信息知识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第一步在于学会将“厚书变薄”,即具备提炼文章要旨的能力。往往3、5000字的一篇文章,默记于心的可能只有百十字。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2)

不求甚解

其次,这里的“略”也指思维和智慧。诸葛亮在读书时,涉及思维和智慧的详细读、没有涉及的简略读,涉及战略层次的思维和智慧精细读。孔明自比“管仲乐毅”,自身定位决定了他的读书内容选择是战略决策,而非专业技能。因此,“大略”是选择题的答案,不是简答题的字数。现在,各类信息知识爆炸更替更快,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3)

管仲

文章哪个部分该精读、哪个部分该详读、哪个部分又只需要略读,合理选择读书内容非常有必要。记得以前企业有一个董事长,每次读文件时多则30秒,少则1、2秒,马上就签字了。有时我还提醒他要认真看一下,这个还是很重要。他却说:“每日的文件信息多则10余份,真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办事的时间都没有了。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4)

堆积如山的文件

其实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类似于这样的1、2000字的文件,通篇可能只有2句话是最重要的。你只要找到这2句就能揣摩出最新的精神导向了。”忽然想起《女王》里的一个情节,新来的秘书办工作交接时,办公室主任要求她3分钟时间看完桌上几十份文件才算合格,这或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5)

必须记得清清楚楚

其三,掌握大略也需要艰苦的治学。现在,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体会。级别越高的公文或者讲话往往简意赅,而越往下形成的文字却越来越多。往往是中央一句话,基层一篇文。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真正的“大略”往往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比如隆中对里“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向宛、洛,将军身率……出于秦川”,这句话大家都懂。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6)

隆中对

两路出兵嘛,很简单呀。可真要落实,”天下有变“这四个字就可能耗费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去研究。什么叫天下有变?哪个时候才叫天下有变呢?没有艰苦的治学得不出正确的答案。因此,“观其大略”更需要严谨的考证、艰苦的思考和扎实的治学。简单讲:叫“薄书变厚”。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7)

高平陵之变

其四,大略要和实践相结合。前有赵括,后有马谡,也是读书“观其大略”的代表。和诸葛亮比,为什么诸葛亮一出道即巅峰,前两人却身败名裂。答案是知行合一很重要。也最难。比如,同样是隆中对里“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这个战略方针。简不简单?简单。难不难?也很难。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8)

赵括

诸葛亮出使东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打得屁滚尿流。按其集团的实力来讲只配当孙吴的客将。但在诸葛亮的外交努力下,孙刘两家却成了旗鼓相当的盟友。后期孙权杀关羽,破刘备,完全就是血海深仇。可诸葛亮却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形势,顶住压力保持“联吴抗曹”的方略几十年不变。这才是“观其大略”最厉害的地方。有想法,知厉害,能落实。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9)

舌战群儒

所以,诸葛亮最后位及人臣,而孟公威三人只能做精熟的实操官僚。观其大略,最难的在于第三步—艰苦的治学。这也是现代人最不愿意付出努力的阶段。因为掌握技能、明白道理很简单,但研究、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很难。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克制住情绪,付得出时间。

鬼谷子一招胜读十年书(何为观其大略)(10)

先生治什么经典

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国家公布阵亡烈士名单这件事,其正确时机的选择和稳定的战略定力,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攻坚克难时学习。因为决策往往又是简单的,我们又叫“厚书变薄”。于是综上所述,读书的过程也就是努力学习把书变薄,把书变厚,再把书变薄的过程。几个反复,积累经验,拓展视野,提高把握大局能力,方能有所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