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

2月21日晚上7点,窦店镇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继续按照中央、市区对防控工作的新要求抓好落实。

要求各村、社区对疫情防控工作绝不松劲,继续加强出入口管理,人员、物资配备,继续鼓足干劲,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建引领,巩固堡垒

基层疫情防控力量有增无减,在党建引领下,提高站位、全面部署、广泛动员

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群众代表、团员参与到这场全民阻击战中,疫情防控队伍不断充实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2)

1、目前,全镇125名机关干部全天候下沉各村、社区督导、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令行禁止;

2、各村、社区共设立129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和志愿服务岗,24小时全时段值守;

3、确立网络803个,党员和村民代表包片地毯式动态排查,确保全空间管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

窦店镇团委也号召团员青年立即行动,众志成城,科学有序参与防控工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入户排查、公共场所消毒、物资发放等工作。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3)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4)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5)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6)

团员青年在用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为遏制疫情扩散、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总结经验,沉着应对

各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总结适合本村本社区的防控策略,归根结底是全力提高百姓的安全感

同时,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尽力做好居民生活服务,提高百姓的获得感

社区启动“24小时线上真人服务”

乐汇家园社区启动“24小时线上真人服务”。为更好地开展防控工作,乐汇家园社区专门准备了工作手机并注册了工作微信,主要用来联系需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的外来返京人员,保障居家医学观察居民的生活需要。

添加工作微信的住户被统一备注成楼号-单元-门牌号-姓名,所有的聊天记录均可查询,便于24小时在线的值班人员随时了解跟进外来返京人员的信息和需求,做到服务不“断档”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7)

启动“12345”工作法,即“一支队伍、两类预案、三次排查、四项服务、五大宣传层面”,覆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方面。

“岗哨前移”、进出“三色管理”登记

消灭风险于未萌,河口村整体确定了提前行动、“疫”路向前的防控思路

接到通知后,河口村迅速制定防控工作方案。

考虑到本村实际情况,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岗前移至返京人员的集中活动场所,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发现返京人员立刻上报并帮助其开展居家医学观察,避免外来返京人员与村民接触。

此外,河口村还实行“红黄绿”三色出入证制度。本村村民、非本村但未出京的人员分别持“绿色”和“黄色”出入证进出,临时或有特殊情况需进出本村的则持“红色”出入证,保障村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8)

开足马力,有序复产

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窦店镇认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促进镇域内重点企业复产复工

1、要求重点企业参照社区实施封闭管理模式,强化“四方责任”落实力度,督导各重点企业切实履行单位责任;

2、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防控操作指南,严格管理企业出入口、集体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责成专人轮班值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1、不断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宣传,同时积极为各重点企业协调配备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全心全意为企业开复工提供保障和服务。

2月14日,在长安汽车北京公司生产线上,戴着口罩的工人按照生产工序忙碌着;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9)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0)

九和药业的生产车间马不停蹄地生产药品,工人加快产品出库;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1)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2)

窦店利元车业支援小汤山医院建设的运输车辆有序出库……

除此之外,作为北京市农业产业强镇,窦店镇内各农业企业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已陆续复工复产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3)

借助现代化产业链的优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新鲜果蔬和肉类等综合性农业产品,保障市场供应

梨园内,工人们对三百亩梨树进行剪枝作业,储存的三万斤黄金梨已打包完毕,将捐赠给市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4)

蔬菜大棚内,各类蔬菜挂满枝头,带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采摘、包装新鲜的果蔬,准备投放市场。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5)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6)

窦店镇范围(窦店镇加码)(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