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摘除扁桃体后果可怕吗 孩子出现哪五种情况

这个暑假,小儿割扁桃体再迎高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儿童摘除扁桃体后果可怕吗 孩子出现哪五种情况?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儿童摘除扁桃体后果可怕吗 孩子出现哪五种情况

儿童摘除扁桃体后果可怕吗 孩子出现哪五种情况

这个暑假,小儿割扁桃体再迎高峰

今晚8:00-9:00,浙大一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周水洪驻“浙医在线·耳鼻喉科圈”在线答疑

前两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周水洪又做了两台扁桃体摘除术,患儿一个11岁,一个8岁。同时,周主任隔壁手术室也先后做了两台这样的手术,也是两个孩子。

“每年一到暑假,科室会迎来一大批来看扁桃体、腺样体问题的患儿。现在,我们平均每天要做三四台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以学龄前的孩子居多,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四周岁。”

周主任说,很多家长对这个手术还是有所忌讳,常常犹豫不决,那些真正决定手术的,大都病史已比较久。“确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做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但若经过正规医院专科医生诊断后,建议手术的,还是尽早手术为好。”

“浙医在线·耳鼻喉科圈”是由快报微信公众号“浙医在线”联合浙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共同打造的。今晚8点-9点,周水洪主任将在线答疑,主题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及如何治疗鼾症。

当然,如果你有耳鼻咽喉科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向周主任咨询。

5年前因睡觉打呼噜,查出扁桃体肥大

一拖再拖,鼾症严重,还诱发心律不齐

听到孩子打呼噜,不少家长会觉得很可爱,甚至认为这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

5年前,杭州的李女士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后来,儿子的呼噜声越来越响,起床后老喊嘴巴干,白天精神状态差,她才意识到儿子这种情况可能是个问题。

“我观察了好几天,发现他总是张着嘴巴睡觉,呼噜声和大人没什么区别,有时候睡着没声,也不出气。”李女士带儿子上医院,医生检查发现,考虑为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鼾症,由于她儿子伴有呼吸暂停,每次约10-20秒,建议做扁桃体摘除术。

得知要手术,和很多家长一样,李女士犹豫了,一方面是儿子太小,才6岁,怕承受不了手术;另一方面,听说扁桃体是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怎么能随便切呢?

一年前,李女士儿子的症状明显加重:鼾声越来越响,有时隔着一扇门都能听到;晨起口干的现象也进一步明显;睡眠呼吸暂停的时间越来越长,频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李女士还是下不了决心。“我听说,随着年龄增长,扁桃体会萎缩。既然是这样,那就没必要挨一刀了。”

直到一个月前,儿子因突发胸闷不适,来到浙大一院就诊。

“心电图发现,她(李女士)儿子窦性心律不齐;心超显示,三尖瓣轻度返流。此外,他双侧扁桃体II度肥大,结合其他检查指标,我们考虑是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而这正是引起他的心律不齐,胸部不适症状的原因之一。”周水洪主任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除了会导致白天嗜睡、犯困、疲惫、晨起口干外,还会造成大脑、心脏等脏器因缺氧而受损。部分孩子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差,学习成绩下降等。”

明确诊断后,李女士的儿子再次被建议手术治疗。纠结了一个月后,她终于在上周下定决心,找到周主任,给儿子做了扁桃体摘除术。

手术很顺利,当晚,儿子就不再打呼噜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没喊口渴。

很多孩子会出现扁桃体生理性肥大

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应及时手术

“临床上,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周主任说,“人体咽部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咽淋巴环,包括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等。老百姓常说的扁桃体,即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而常说的腺样体其实是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咽淋巴环位于呼吸和进食共同的通道内。因此,被认为是抵御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扁桃体本身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潜伏着一些条件致病菌(如,链球菌),它们会伺机侵犯机体,尤其是当机体劳累、感冒、服用药物后,免疫力下降时,易引起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脓肿,咽痛、吞咽困难、气道狭窄、发热,影响生活、工作、学习。

周主任说,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是儿童常见的现象。人在小的时候,扁桃体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长大,在3-5岁孩子身上表现最为活跃,能帮助孩子抵御外界感染,增强其免疫力。6-8岁会逐渐萎缩,12岁左右退化至正常大小,免疫作用也会随之减弱,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希望等孩子再长大一些来考虑是否手术的原因。

若孩子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手术——

1.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甚至一个月要发作好几次的。

2.肥大影响到了呼吸、吞咽、发音、打呼噜、口腔狭窄等症状,尤其是伴有面颌骨变长,口腔腭骨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唇厚,并且表情冷漠、目光呆滞,临床称之“腺样体面容”,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越长越难看的原因。

3.临床诊断为易成为病灶性的扁桃体炎,如,易诱发IgA肾炎、心脏病等。

4.扁桃体周围脓肿,即便在发作期,也应做扁桃体切除,可达到脓肿引流的作用。

5.扁桃体的良性肿瘤。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医生基本功 研究显示:切不切对机体免疫功能不会有影响

很多人误以为,扁桃体切除后,一旦感冒,由于没有扁桃体阻挡,就会出现气管炎、肺炎等。

“这也是临床常见的误区。”周主任说,其实,扁桃体切除后,只会出现一过性的免疫力改变,短时间内即可恢复,鼻咽部会代偿其免疫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国内外临床基础研究都已表明,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功能在近期和远期并无显著差异。

部分家长对扁桃体摘除术犹豫不决的原因还在于,担心孩子承受不了。

周主任说,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基本功,手术已非常成熟。此外,目前,手术是采用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术后复发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患儿都可以耐受。

当然,这种手术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周主任提醒,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手术——

1.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建议在病情控制的两周后,再考虑手术。

2.无法耐受常规手术者。

3.女性月经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