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故事和道理(文字的故事解)
小的时候,每近年关,爸爸就会宰鸡杀鱼,我则会守在一旁看。看着大公鸡在爸爸手上变成了鸡块,我既同情鸡,又佩服爸爸的刀下功夫。
当年的孩子,现在都变成父母,我们也围着锅台转,体会生活的滋味,可是眼前又是年关,操刀向猪羊这种事情,我还是做不来,实在没有能力和心理准备。把一只鸡肢解成鸡块,对我来说难以做到。
马上又要过年,继续在厨房里忙碌,今天必须面对一只鸡,终于鼓起勇气面对一整只鸡,手持砍刀,还是无从下手,在那一瞬间,我对屠夫产生了无限敬佩,也自然想到了庄子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就在我犹疑不决的时候,想起了《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一个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跟别的屠夫不同,他是屠夫中的艺术家。他宰牛的时候,就像是在跳舞,一切都应付自如。原本是一件看上去有些血腥的事情,让他做得如此艺术,梁惠王也被眼前的场景震撼,问庖丁为何会有如此娴熟和高超的技术。
庖丁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
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的身体结构还不了解,宰牛也很费劲,总是又砍又割。三年之后,我眼中已经没有牛了,只是看到牛的内部肌理筋骨,现在宰牛的时候,我是用精神接触牛的身体,不必用眼睛去看,分解牛的时候,依顺着牛的身体结构下刀。
在庖丁眼中,最初牛是一个难题,难以下手,经验日积月累,慢慢熟悉,一切就迎刃而解了。我也就明白,自己连一只小小的鸡都没有办法切好,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迎刃而解的方法。而我终究不是庖丁,只好在一顿乱砍乱剁,好好的鸡肉变成了碎肉沫。想要完美的解开一个难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今天来学习的这个字便是“庖丁解牛”中的“解”字。
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角部》中说:“解,判也。从刀判牛角。”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也说:“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会意。”可见,解是一个会意字。
可是,从何会意呢?我们来看:
看“解”的字形变化,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时期的“解”字,都有两把刀的存在,有牛角与牛,这两把刀便是分解牛角的关键。这正符合了许慎与段玉裁对于“解”的释义:“判也。从刀判牛角。”所以,“解”的本义为将牛剖开。
“解”虽然最初的意思是将牛剖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的意义慢慢扩大,运用到对任何事物的分解,所以“解”便有了一个引申义——“解开”。
南唐时,南京的清凉寺有位大和尚,叫一泰钦法灯禅师,此人生性豪放,平日里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的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一日,法眼禅师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 大家再三思考,无一人答应。
这时正巧法灯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和解牛一样,想要处理难题,就必须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对问题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了,自然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就不会太难,所以“解”便又有了一个引申义——理解、懂得。
看懂了“解”的字源字形,明白了它的意义,我们就能明白为何我们在小学、中学做数学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答题的第一行写一个大大的“解”字,这个字不仅是做题的仪式感,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要调动心里相关的知识,开始一次“解牛”的经历了。
-END-
作者 | 荷马识字,专栏作家,大学教师。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文字温度的妈妈,寻找文字里的故事,认识故事里的汉字。
责编丨杜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