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王婆评价(水浒中最尴尬的脏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就的长篇小说,书中的大白话虽通俗易懂,但仍存在一些艰涩莫名的市井俚语,让人不知所云。

比如在水浒原著(120回本,下同)第24回中,王婆就曾不无炫耀地向西门庆自夸为“马泊六”。

“马泊六”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完全无法理解,但这个意味深长的词语,却在中国的文字发展史中留下了深刻一笔。直到现在,“马泊六”还没有消失,它换了一副马甲,仍大摇大摆地存在于当下的光怪陆离之中。

水浒中的王婆评价(水浒中最尴尬的脏话)(1)

《水浒传》中一共出现了三处“马泊六”。第一处就是24回中王婆的自卖自夸。

当时,西门庆对潘金莲一见钟情,两日内数次来到潘金莲家对面的王婆茶馆里闲坐。王婆虽两眼昏花,但心似明镜,早就看穿了西门庆的花花肠子。于是,王婆一直用言语来搔抓西门庆的心头之痒——“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王婆自我标榜为“马泊六”,仿佛这是一个足以流芳千古的褒义词。我们结合上文分析,王婆不仅是“马泊六”,还会做媒、做牙婆、收小的,这些都与古时男女关系相关,因此推断,“马泊六”应该也与男女之情密不可分。

水浒中的王婆评价(水浒中最尴尬的脏话)(2)

《水浒传》第二处“马泊六”,出自郓哥儿之口。

在水浒原著第25回中,郓哥儿和武大郎密谋去王婆茶馆抓现场。为将王婆调虎离山,郓哥儿冲进茶馆直接骂道:“便骂你这马泊六,做牵头的老狗,直甚么屁!”

这里的“马泊六”,却是一句粗俗的脏话,从少年郓哥儿嘴里骂出来,显得格外刺耳,又带着些许无奈。虽不知其为何意,但此词显然绝非善意。

《水浒传》第三处“马泊六”,是在第101回中。当时童贯侄女娇秀,见了王庆这等风流人物,“侍婢与一个薛婆子相熟,同他做了马泊六,悄地勾引王庆从后门进来,与娇秀勾搭”。

结合上下文,这里的“马泊六”似乎是中间人、介绍人的意思。那么,“马泊六”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

水浒中的王婆评价(水浒中最尴尬的脏话)(3)

“马泊六”,又作“马伯六”、“马八六”、“马百六”,原本是宋、元、明几朝相当流行的网络红词。

关于“马泊六”的来历,古人也做过不少推测。明人陈继就在《群碎录》中说,北方的马群,每一匹母马都忠贞地跟随公马,粗略计算一下,每匹公马能拥有六匹母马,这也许就是“马泊六”的由来。

“北地马羣,牝皆随牡,不入他羣,……愚合计之,亦每伯牡马用牝马六疋,故称马伯六耶?”——陈继在《群碎录》

另外,在《后汉书》中,也有一段类似“马泊六”的记载:“秦人居陇地而逐土人,每有俘者,男皆奴之,唯女留之于马槽而伯(泊),以供兵士!故兵士皆以马伯留为乐!”

这段话的大意为,秦人将女性俘虏留在马槽边,供士兵娱乐。“马泊六”或由此而来。

水浒中的王婆评价(水浒中最尴尬的脏话)(4)

到了宋明时期,“马泊六”的意思便逐渐引申为撮合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人。清人褚人获就在《坚瓠广集·马泊六》中明确写道:“俗呼撮合者马泊六。”

在《水浒传》中,恬不知耻的王婆,正是因为成功撮合了文学作品中最臭名昭著的不正当男女关系,才被郓哥儿怒骂为“马泊六”。而薛婆子为王庆、娇秀牵线搭桥,也被称为“马泊六”。

随着时代变迁,“马泊六”已经逐渐退出了人们的书面和口头,但其丑恶行径却依然存在。现在所谓“拉皮条”者,即是换了马甲的“马泊六”。更有甚者,公然大规模组织“马泊六”行为,以致走上了犯罪道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