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笋种植广西(马蹄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蹄笋的种植具有很广泛的价值,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能够带来很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高产高效的马蹄笋栽培技术。

马蹄笋种植广西(马蹄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一、选地整地

造林地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宜,避开陡坡、高山风口及低洼积水、地下水位过低的地段。按株行距5×5米的规格进行块状整地,穴的规格为100×100×40厘米。

二、母竹选择与种植

一般挑选上年产生的生长壮健、分支较低、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竹为母竹,整株掘取后再选具有色鲜黄、芽饱满、根密而发达的壮龄鞭的种株,生活力强,以后发笋长竹好,并早发新鞭。清明前后1周种植最为适宜,种植实施腐熟栏肥50公斤/穴作底肥,在底肥上盖5厘米细土,母竹茎秆斜向栽植,芽眼向两侧,叶芽平行于山坡坡向。

三、肥水管理

母竹种植28天后发根,以后每隔10-15天可施1次粪水,先稀后浓,立秋后停止施肥,以免新株受冻害;成林全年施肥4次,第1次为春肥,在春分后15天左右进行,施腐熟栏肥100-150公斤/丛;第2次为催笋肥,时间为5月,施进口的复合肥、尿素、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以促进多发芽、长好芽,施进口复合肥或尿素0.5-1.0公斤/丛,或人粪尿25公斤/丛;第3次为增产肥,时间为7-8月,此时是出笋旺期,结合挖笋后的笋穴封土施尿素水溶液或人粪尿,以促进多出笋、长大笋;第4次为落山肥,在9月上旬发笋末期,施入有机肥或焦妮灰等50-100公斤/丛。采用环状施肥法。在割笋期间,若遇上六七天不下雨,应及时浇水。在梅雨期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低洼处积水烂鞭。

四、调整竹林结构与覆盖保暖

做到“去四留三调一二”的原则,即全面清除四年生以上的老竹,三年生竹留一部分,二年生竹留大部分,一年生竹基本留,使竹林结构一年生竹、二年生竹、三年生竹的比例为7:2:1,从而使立竹数稳定在12-15株/丛。用锯末或稻草在冬季进行全面覆盖,通过覆盖增加土壤的温度、湿度、增强防冻保暖的作用,从而提早出笋和增加笋的产量。

马蹄笋种植广西(马蹄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

五、病虫害防治

马蹄笋主要病虫害有竹煤病及竹牙虫、竹织叶野螟等。发生病虫害时及时清除枯枝,可用50%乐果喷雾防治竹煤病和竹牙虫;用90%敌百虫(1:200)或氧化乐果(1:1000)喷雾防治竹织叶野螟等虫害。

六、采收与加工

挖笋的原则是:采里留外,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弱留强。在出笋初期(5月前)和末期(10月前)每隔5天挖1次;在出笋盛期每隔2-3天挖1次笋,同时留5-6株/丛粗壮笋作为母竹,保留笋基残兜有1-2个饱满的芽眼,以出“二水笋”。对笋穴进行施肥和封土处理,浇施尿素水溶液100克/穴左右,但必须在笋体切口结膜后才能浇施。在自然状态下,马蹄笋保存时间不长,只有运用保鲜技术,对马蹄笋进行深加工,生产水煮笋、切片、笋干等一系列软包装产品,提高其附加值,才能增加马蹄笋的效益。

马蹄笋种植广西(马蹄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3)

农民通过掌握以上马蹄笋的种植技术,可以带来更大的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