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守护农村发展的希望(不让贫困代际传递)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大英在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指导孩子们刺绣(7月24日摄)。本报记者向定杰摄
“打篮球,我可以打全场。”“往针眼里穿线,我两下就找准了。”时不时,快73岁的王大英嘴里会冒出几句“大话”,让人感觉像个孩子。
这或许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太久的缘故。作为贵州省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王大英虽然2002年就已退休,但仍没有离岗。
“教了50多年,学生都是我学生的学生了。”她常对来访者念叨。不过,只要一换上苗族服饰,重复起蜡染、刺绣的工序,她又瞬间像打了鸡血,因为这是她一辈子与贫穷战斗的“武器”。
从以教女红为条件让苗家姑娘上学堂,到开办农民夜校、女子春蕾班“扫盲”普及汉语知识,到如今坚守工作室、传习所让民族记忆活态传承。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大山外面的世界已经翻天覆地,但王大英改变家乡面貌的初心不变。
女娃可以上学读书
2018年9月7日,记者第一次见到王大英。那天阴雨绵绵,从开阳县城到高寨乡平寨民族小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车,路上偶尔还有滑坡。近两个小时后,一条狭长的山谷间,传来学生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踏进校门,身穿百褶裙的王大英冒雨迎上前来,还没多说话,她粗糙的手便伸了过来,在湿冷的天气中带着一丝暖意。在她带领下,记者来到学校专门为她设立的民族文化传承名师工作室,屋里挂满了蜡染、刺绣的样品以及学生们的民族服饰。
“我每星期都要回来,给学生上民族文化课。”王大英说,退休后自己也带孙子在隔壁乡镇上学,所以两边跑。拿出一块蜡在小火炉上慢慢融化,王大英坐在矮矮的板凳上,用蜡刀蘸着蜡汁,在布上娴熟地演示着如何画出工整的花纹。
这些技艺她从五六岁就开始接触。王大英出生的高寨乡是开阳县一个偏远乡镇,与黔南州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隔河相望,全乡约有三分之一为少数民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苗族,蜡染、刺绣是女人的生活必须。
“从小就开始学,因为苗家姑娘出嫁时,家里必须要准备十多套衣服,衣服越多、越漂亮,娘家人就越有面子。”王大英说,小时候家中有七姊妹,她排行第五,那时虽然条件很困难,但开明的父亲反对重男轻女,坚持让她去县里的幼儿师范学校读书。
1961年,由于粮食紧张,学校被迫停办,她又转学到开阳中学。“我不懂汉语,就不想去读。”王大英回忆,那时自己看课本,除非青蛙、玉米等有配图,否则根本不晓得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就退学回家继续学了一年刺绣。
1964年,赋闲在家的王大英17岁了,听说当地有一个顺岩河教学点停办6年了,一直缺老师,她就自告奋勇要去试一试。“根本不像个学校。”她清晰地记得,教室里几块石头支起来就是桌凳,茅草盖的房顶有碗大的洞,所谓的教师宿舍也是牛圈改造而来。
“我打算第二天就走,但是我又想,如果我都怕苦不敢留下来,那谁还会来这里教书呢,我们苗家的孩子不是永远没有希望了吗?”考虑再三,王大英毅然选择留下。
从农家借来锄头、撮箕,王大英很快把教室清扫干净。随后,她又搬来几块石头、搭起木板、铺上谷草当床,寝室也有了。劳动中途饿了,她就在山上捡来柴生火,煮一点自己带的苞谷面充饥。
硬件条件基本解决了,紧接着,王大英开始走村串户,动员孩子入学,可来的11名孩子中没有一个女生。为了让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样上学,她白天上课,晚上又继续做动员。
“我一说让她们读书,就把房门关起,躲着不见人。”“大人也不相信我一个小姑娘。”王大英说,碰了几次壁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告诉家长,女孩来学校可以学刺绣,做嫁妆。就这样,一下子23个女孩走进了学堂。
慢慢地,学生越来越多,就连临近龙里县的都有。学校也有了5个年级,可仍然只有王大英一名教师、一间教室。为了让学生能正常学习,她让1到3年级的学生早上来上课,4到5年级的学生下午来上课。1969年,嫁到顺岩河的王大英,看着教学设备太差了,忍痛把家中唯一的肥猪卖了80元钱,又以丈夫的名义贷款150元,为学校添置了20套崭新的课桌。
1983年,因为一直坚持在偏远山区教学,王大英获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当时轰动了开阳县。”王大英笑呵呵地说,轰动的原因不仅是得了荣誉,还因为自己的工资涨到了20块5毛。
大人必须“扫盲”识字
1975年7月的一天,时任顺岩河大队队长班正明把全村群众的布票领了回来,自己不识字,特地来找王大英帮忙。村民大多不识字、买卖不会算账,这对王大英的触动很大,让她萌生了开办业余农民夜校的想法,白天教小孩,晚上教大人。
王大英说,“村民没文化闹出过不少笑话,比如有大人去街上赶集,买肥料觉得80斤比100斤多,因为只知道8比1大。”
同年8月,王大英的流动夜校开班了。她先用汉语讲,再苗语翻译,教村民怎么丈尺寸,认识圆角分。有时候,为了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她要不厌其烦地教上10遍、20遍。冬天冷的时候,她还会在自家点起煤油灯教书。
不久后,政府送来了蜡烛、课本、粉笔、墨水等,随后,很多地方都来学习经验。经过培训考试,王大英带的第一批63个农民,有57个合格,第二批93个人则全部脱盲。从1975年到1982年,农民夜校帮助当地数百人脱盲。
1992年,顺岩河教学点撤销,坚守了28年的王大英调到平寨民族小学。虽然从一个偏远的村民组到了中心小学,但王大英深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非得读书不可。
在一次走访中,她得知当地还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姑娘没读过书,不会说汉语,于是她就在妇代会等场合呼吁关注这类现象,次年学校同意申请,专门设立了苗族女子班,后来改名春蕾女童班。
“办了两届,38名贫困苗族女孩得以进校学习文化课程,有的还考上高中、升入大学。”王大英说,现在平寨民族小学有几位老师就是毕业于这个班,李中兰就是其中之一。
从平寨民族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李中兰继续读书,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考回家乡平寨民族小学当老师。“王老师人很好,是她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李中兰表示,现在学校本科毕业的老师越来越多,教育正在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1994年,因为对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王大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大英打开一个柜子,里面堆满了奖杯和证书。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她获得过“全国十佳春蕾园丁”等3项国家级荣誉以及9项省级荣誉。
民族记忆应该世代传承
2002年,王大英光荣退休,但考虑到学前班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有很大障碍,她没有回家,又主动承担学前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学生进行苗族蜡染、刺绣、苗族芦笙舞蹈等民族技艺辅导。
“学校有老师可以用汉语、苗语双语教学,但他们教的都是高年级,一二年级和幼儿班必须用苗语交流。”“我也担心,民族文化这一块,没有接班人,要失传。”王大英说,每次民族文化课上,看到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学苗家的传统文化技艺,她就觉得开心。
2019年7月24日,记者第二次见到王大英,学校已经放暑假,前往学校的山路正在新铺一层沥青。这次见面的场所换到了一个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
“是去年成立的。”在王大英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家传习所还同时加挂着“开阳县小花苗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牌子。原来,王大英的孙女袁龙艳2013年从贵州省贸易经济学院毕业后,也回到家乡,来接奶奶的班。
按照计划,合作社将发挥培训带动作用,让当地妇女通过制作工艺产品挣钱致富。“两个月时间,培训了100多名妇女。”王大英介绍,孙女很棒,也很有想法,参加过蜡染刺绣设计能力培训班,得了很多证书。尽管目前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自家贴补很多,但哪怕不挣钱,也会努力坚持下去。
“右手在架子上,左手在架子下,拿好针线,一针一针来,注意每一针之间的穿插……”在这个全新的工作场地,王大英还是那样耐心地教授孩子们苗绣技艺。
“王老师就像我的奶奶,在生活中非常照顾我们,对我们很关心。”12岁的初一学生兰群说,学做刺绣很麻烦,要从一些传统图案、最基本针法开始学起,但有小学时跟随王老师打下的功底,现在她越来越上手了。
“王老师默默付出,不计回报,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平寨民族小学党支部书记焦文富说。
1985年就入党的王大英,2017年被评为贵阳市道德模范。到各区县进行事迹巡讲报告会时,她在讲稿里写道:“党的政策进苗乡,苗乡儿女进学堂,教育战线向前进,声声高唱共产党。”
已经两鬓斑白、四代同堂的王大英,站在演讲台上依然精神矍铄,她饱含深情地说道:“我想继续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只要身体没问题,就一直干下去,我想干到80岁。”(记者向定杰、肖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