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安九高铁沿途景点(合福高铁开启旅游新时代)

合安九高铁沿途景点(合福高铁开启旅游新时代)(1)

见习记者 高海超/文 尹建生/图随着7月1日的临近,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合福高铁已进入开通倒计时。“这将是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市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福高铁的开通将为宣城旅游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合安九高铁沿途景点(合福高铁开启旅游新时代)(2)

写在开篇

进入火热的六月,宣城人民正以火热的心情,迎接着我市历史上第一条高铁——合福高铁的正式开通。当前,合福高铁正在进行开通前的最后调试和准备。为配合高铁的开通,营造高铁开通氛围,今天起,本版开辟“合福高铁通我家”专栏,多视角、全景式地展现合福高铁宣城段的建设始末,第一时间报道合福高铁宣城三站的准备情况,记录与高铁工作人员相关的点滴故事。

A

机遇——“后花园”里藏着金矿

“泾县、旌德、绩溪别具特色的历史风光、山水人文一下子被合肥人、北京人尽收眼底。”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韩军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变成宣城旅游的“推销员”。

从泾县上车,向北一小时可到达省会合肥,向南半小时左右可抵达黄山。即使是首都北京,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也只需花半天工夫就能把乘客送到宣城。

“宣城是有许多好山好水的富集区,徽文化、传统民俗、明清建筑太多,但这些很多都是待在闺中无人知。”市长韩军认为,合福高铁的通车使宣城一下子就变成了合肥的后花园,泾县、旌德、绩溪的皖南风光可以进一步带到北京人眼中,对旅游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对我们旅游企业而言,高铁的开通意味着南北方旅游市场的打开、客源的增加。”宣城中青旅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华表示,他们的业务主要以地接为主,以往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较多,“7月1日合福高铁开通后,会有来自福建的旅行团,以后来自北京的旅行团也会越来越多。”

B

挑战——严防高铁“擦身而过”

巢湖的半汤温泉、闻名遐迩的黄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福建武夷山……从旅游资源的丰富性而言,这是一条“中国最美高铁线”。而对沿线城市来说,从中切下属于自己的“蛋糕”,让乘坐高铁的游客留在本地“吃、住、行、游、购、娱”,是每一个地方的“同一目标”。

“真正的皖南特色,我觉得在宣城体现的比黄山好,黄山是大川,江南特色在宣城。”对于宣城旅游的“潜力”,市长韩军予以“力挺”,但现实的竞争和挑战不容忽视。

“高铁的速度决定了游客的脚步,不做好从旅游营销到本地接待这一系列功课,列车就可能擦身而过,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市旅游发展委市场开发科负责人阮文武认为,“快旅慢游”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宣城必须把握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高铁开通后,乘坐列车的将以散客居多,他们自身经济条件较好,如果前期营销力度不够,游客说不定就直接去黄山了。”阮文武说,相比其他城市,宣城境内有三个停靠站,“这一先机必须把握。”

C

行动——全方位出招打响品牌

有机遇自然有挑战,面对新趋势,我市各部门精心谋划,力求打出具有宣城特色的旅游品牌。

今年初,市旅游部门就已将合福高铁旅游营销列入年度工作计划:5月,参加在福州举办的宣城旅游(福州)推介会暨两地高铁旅游合作恳谈会;6月,“福州万人高铁游宣城”启动暨首发仪式举行;7月及之后每个月,将陆续前往合福高铁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举办旅游产品推介会……

与此同时,市汽运公司将在7月1日开通市区至泾县高铁站的直达班线,在畅途网购票还可享受半价优惠;而市旅游发展委也正与各景区景点协商,以最大幅度的门票优惠举措,吸引外地游客前来。

打响名气是首要任务,做好服务是核心工作。为打通乘客与景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无缝对接”,我市旅游部门还计划在泾县、旌德、绩溪高铁站分别设立旅游咨询中心,使游客下车进入高铁站后便能一目了然地获知各地旅游景点。

“相比合肥等省内其他已通动车或高铁的城市,合福高铁就是一条为包括宣城在内的沿线城市铺设的旅游专线。”阮文武表示,无论是营销、旅游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完善,都是对宣城旅游品牌的全力打造。

D

未来——更多“黄金线”正在建

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旅游形态已从最基本的团队游拓展为江浙等外地人来宣的自驾游、本地人前往周边的短线游等。而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宣城旅游业将从过去依托公路跨入“高铁时代”。

记者从市铁路办获悉,2013年底开工建设、设计时速250公里的皖赣新双线计划于2018年建成,同年计划建成的还有设计时速250公里的杭黄铁路。而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商合杭高铁建设项目。届时,宣城、绩溪将成为“高铁枢纽”。

面对宣城境内越织越密的“高铁网”,依托同程网宣城旅游官方旗舰店推出的“酒店 景点”自由行旅游产品、“高铁 公路”环线旅游、高铁周末游系列精品线路等产品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快旅慢游”将成为宣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

“合福高铁的建成通车不仅会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市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带来利好,杭黄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商合杭高铁等,都将进一步促进我市与长三角城市的紧密互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与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市发改委交通科负责人王炜表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