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你踏上旅途,当你远远望见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当你感受一个千百年来在路上的民族,你会由衷的被这样的生存方式深深震撼。

新疆阿勒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的广袤土地,因为与众不同的游牧生活,因为每年候鸟般的生存方式让我们对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方式肃然起敬,让我们心生向往。

千年的古牧道见证四季轮回,天苍苍野茫茫的诗句仿佛萦绕耳畔。歌里唱的总是诗情画意,脚下的旅途总是艰辛,餐风露宿风雨兼程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成为了家常便饭。远离了都市,贴近了自然。流动的家园似乎与流浪无关,而真真正正的生活天天都在路上。

衣食住行在转场的路上,喜怒哀乐在转场的路上,甚至生老病死也在转场的路上。也许这样的生存就是终生的修行,这样的生活每天都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往返。

哈萨克人与牛群羊群马群那种亲如手足的关系,我们可能很难理解。既是家庭的财富也是家族的成员,休戚与共风雨同舟,那种爱就像对自己子女亲人一样的关爱。关注温饱关注冷暖。也许动物牲畜这样的词在他们生活中是多余的。

朝迎旭日暮送夕阳,转场的队伍经常白天在路上迁徙。晚上就要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憩,安营扎寨。主人也好,牲畜也罢都在银色的月光下共享大自然的宽广怀抱。

哈萨克族的一日三餐以肉食为主这是得天独厚的美食。茶、奶也是不可多得的饮品。对哈萨克人来说,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砖茶或者茯茶加工出来的茶水或奶茶是哈萨克牧民的最爱,飘香四溢的浓茶加点盐巴,掺点奶和奶皮、酥油,传统主食馕或炒面、炒小麦,这就是经典的早餐和午餐。晚餐以肉、面为主食,茶饮不仅仅助消化同时,驱寒或者解暑的功用包含其中。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让如诗如画史诗般的画面留住你的脚步。让哈萨克民族千年的古牧道成就永恒的神话。出发时草木繁茂,归来时早已秋意正浓。踏破铁鞋只为了春华秋实,周而复始的生活故事代代相传。

我们迷恋新疆阿勒泰的壮美风光,我们由衷的为美丽中国的绿水青山感到骄傲。

中国的版图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的风情争奇斗艳。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西北大漠的广袤无垠。从巍巍昆仑的绵延不绝,到蔚蓝无限的辽阔海疆。我们在哈萨克族的金边的衣衫里,在冬不拉的乐曲中感受一个民族的气壮山河。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1)

新疆阿勒泰生活着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哈萨克族,阿勒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2)

在路上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繁衍生息始终在路上,为了丰裕的牧场,为了牛羊的肥壮。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3)

拉家带口几百公里的长途跋涉,勤劳的骆驼身负重任,牧羊犬尽然成了领路人,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4)

告别家园扶老携幼,咩咩的羊羔得到了骆驼妈妈的照顾。也许这就是生存,这就是互相照应。同舟共济共赴苍茫。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5)

扬鞭策马只为奔赴他乡,错把他乡当故乡。天地之间郁郁葱葱的牧场才是让人向往的远方。生命的延续就这样轮。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6)

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分不清是你被催促的脚步,还是你被队伍催促的马不停蹄。象流淌的河流一路向前。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7)

有一种地动山摇,有一种轰轰烈烈,有一种紧锣密鼓,在牛羊的声势浩大,在奔马的风驰电掣间一路高歌。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8)

日出日落向远方,生死相依奔他乡。漫天的尘土见证传说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滚滚的红尘早已踏过万水千山。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9)

哈萨克民族的坚韧与勤劳有上天作证,在歌里,在画里,在史诗般的典籍里深深铭刻。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徜徉。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10)

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归来,不畏路途艰险,只为牛羊温饱。如果有一万种的选择,最好的选择还是转场的路上。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11)

气壮山河何须惊涛骇浪,何止是江山如此多娇,还有生生不息的春华秋实。流动的家园在四季变换中成长。

沙漠住民的历史(以天为盖地为庐)(12)

以天为盖地为庐,千年古牧道上哈萨克族可歌可泣的生存故事。在斗转星移间代代流传,大地苍茫处处是我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