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1)

孔子曾说,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社会问题渐渐浮现。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父母的关怀。

未结婚的年轻人想外出闯荡,却少了时间陪伴自己正逐渐老去的父母。这便诞生了两个热门词汇,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而人们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反而不如对待幼龄孩童那样足够宽容和理解。

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意识不够清醒,需要人没日没夜地守在身边。我国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长,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安心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享晚年。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2)

那么如果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身边来,他们是否就能够感受到子女的关爱了呢?撒贝宁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就是把父母接到身边来。

念及亲情将父母接到身边

撒贝宁出生于广东湛江,小时候因父母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经常带着小撒一起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令他备受艺术熏陶。母亲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在音乐上带给他不少有益的熏陶。父亲刚正不阿稍显严厉,但母亲却极其温柔,二人给予小撒温暖又欢乐的家庭环境。

小撒从小便展露出对音乐舞蹈的喜爱,父母带他参加文艺汇演,他在台下学习演员的舞蹈动作,回家后跳给父母看,常常使父母捧腹大笑。他们对小撒可谓是任其生长不加干预,

直到撒贝宁十一岁时登台表演一场自导自演的节目,父母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和语言能力。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3)

上了初中,撒贝宁爱上了演讲,常常对着镜子练习。他说他喜爱在舞台上对着人们直抒胸臆,这让他倍感自信。父亲时常陪伴他一起练习,并纠正出他的不足之处。

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令他受益匪浅,培养了自信乐观的品质,也为他后来成名奠定了基础。

撒贝宁保送北大读研的第一年,今日说法在学校招募主持人。同学推荐他去报名参加试镜,没想到他匆忙准备的片段令导演组十分欣喜,两天后打电话希望他尽快加入运作。

撒贝宁接触主持人之后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他想象中容易,编导组破格录取零经验新人也让他感到压力倍增,除了完成每日的课业,还要坚持练习播音主持基本功录节目,每每感到难过,便打电话给父母,在父母的安慰下,他硬是坚强渡过了那段日子。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4)

这也是撒贝宁主持人生涯的开端。当他参加了主持人大赛,正式签约央视成为一名主持人后,便留在了北京工作,回家次数越来越少,同父母更是聚少离多。

几年后,撒贝宁的妹妹同样成为了一名主持人,也到北京来工作。撒贝宁觉得儿女均在外工作,两位老人年纪大了怕无人照料,便提议把他们从武汉接到北京来。这件事成为了撒贝宁做过最后悔的事情。

好心办坏事

撒贝宁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安顿两位老人,并负责老人的日常开销。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父母在身边,他也常因为工作原因加班或者聚餐,深夜回家倒头就睡,早晨匆匆起床工作,与父母的交流比从前更少。

更悲伤的是,两位老人来到北京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人带着他们出去,两位老人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朋友亲人。

父亲喜欢在公园看人下棋,喝茶逗鸟,母亲参加了老年合唱团,在暮年仍旧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晚上就和他父亲一起在公园散步或者打打太极。但来到北京后,他们甚少出门,二位老人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家里看电视,四目相对,倍感无聊。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5)

撒贝宁忙于工作,一开始并未察觉父母的失落,认为父母想念子女,现在每日都能见到,一定会非常踏实安心。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有空闲功夫陪着父母出来转转,父母却拒绝了。

撒贝宁发现自己的父母并没有之前那么快乐。撒贝宁想了很久,终于明白父母脸上为何逐渐失去笑容,追悔莫及。父母知道孩子的好意从未表现出搬到北京后有任何不习惯或者不快乐,总是安慰儿子让他放心,但自己因为工作原因竟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父母为什么不快乐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6)

撒贝宁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将父母接来之后,他给父母的陪伴更少了。每个人少年时代,父母不管多忙,到家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或者做游戏,但孩子长大后,往往因工作原因忽略了父母的感受,与父母交流甚少。

很多年轻人志向远大,想在大城市立足,闯荡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认为把父母接到身边就是最好的,可父母年纪大了,没有时间精力再去适应大都市的环境,他们习惯家乡慢节奏的生活和质朴的乡情,离开了熟悉的地方,新的环境会让他们郁郁寡欢。

随着年龄增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越来越低,所以即便老人缺少陪伴,在熟悉的环境和朋友们相约一起听戏晒太阳,总会把平淡的生活过的乐趣十足。

撒贝宁的父母不在了吗(我很后悔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7)

结语

人们成长后会发现自己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许多都不能割舍,才会更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或许年少轻狂时,认为父母不通外界,也不够支持自己,但真正出去闯荡之后,才能理解父母说的那些道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父母,父母年纪越大对子女反而越小心翼翼,他们期盼渴望你的关心,却又害怕给你添麻烦。千万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就忽略自己的父母,人们成年之后,留给父母的时间也就不多了,不要让自己的父母成为空巢老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